学科分类
/ 22
425 个结果
  • 简介:利用1954—2011年邢台市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对邢台市气温日较差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8a来,邢台市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9℃,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化速率为-0.683℃/lOa;四季平均气温日较差中,春季最大,夏季最小,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冬季下降幅度最大,夏季最小;1—12月气温日较差中,5月最大,8月最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月气温日较差下降幅度最大。(2)年气温日较差在近58a存在15a的低频振荡周期和4~7a的高频振荡周期,并在1972、1981、1995年发生突变,在突变点前后,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均表现为增加珲仃减少趋势,且年气温日较差在突变年呈阶梯下降趋势。(3)最低、最高气温非对称的变化是气温日较差下降的直接原因。另外,年气温日较差与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总云量、水汽压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几乎不相关。邢台市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对各类作物的产量、品质有不利影响,但冬季气温日较差的下降减少了果树冻害发生。

  • 标签: 气温日较差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邢台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1979-2018年春季期间( 3~ 5 月) 逐月的CRU 温度场再分析资料,计算出1979-2018年东亚春季的平均气温日较差。将孟加拉湾季风爆发日期与东亚春季平均的气温日较差进行相关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最终挑出有显著相关的地区,分别通过云量,降水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以及季风与云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具体确定季风爆发是怎样对春季气温日较差产生影响的。

  • 标签: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 气温日较差
  • 简介:利用华中区域(河南、湖北、湖南3省)42站1960~2005年逐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计算并详细分析了该区域年(季、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的线性变化趋势、突变性及周期性特征。结果发现:1)华中区域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呈减小趋势,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最显著。2)平均最高气温在春、秋、冬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四季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冬季变化显著;平均气温日较差在夏、冬季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其中以冬季降幅最大。3)全年有4个月平均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其中8月最为显著;平均最低气温在冬、春季为明显上升趋势,其他月变化趋势不显著;平均气温日较差在冬、夏季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1月最为显著。4)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次由冷变暖的明显突变;四季中,平均最高气温春、冬季突变显著,平均最低气温春、夏季突变显著。5)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存在显著的2~4a周期变化。

  • 标签: 华中区域 平均最高气温 平均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日较差 变化趋势 突变
  • 简介:本文选择长白山北坡林线为研究区,以实地测量得到的气温为数据源,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趋势线方程逐级增加拟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林线气温日较差特征和变动规律进行全面分析,得出长白山北坡气温日较差比整个长白山地区小,变化相对平稳的结论,对于长白山林线有一定的生态意义,同时各月气温日较差变化差异显著也对林线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林线乔木-岳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利用气温日变化呈现的有利时机来完成必要的生理活动,最终在林线处艰难存活下来,形成长白山北坡林线的地理格局,研究结果从气温日变化角度分析林线形成机理,对于深入研究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 标签: 长白山北坡 气温日较差 林线形成 单因素方差
  • 简介:利用区域气候系统模式PRECIS(ProvidingRegionalClimatesforImpactsStudies)分析A1B情景下中国区域21世纪3个时段2011~2040年、2041~2070年、2071~2100年最高、最低气温日较差相对于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未来3个时段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呈逐渐增大趋势,日较差呈逐渐减小趋势;最高气温增幅分别为1.7、3.2、3.9℃,最低气温增幅分别为1.9、3.6、4.7℃,最低气温增幅与最高气温增幅相比可达1.1倍以上.未来最高、最低气温冬季增幅最大、春季最小,日较差则表现为冬季减小幅度最大、夏季减小不明显.最高、最低气温日较差变化的空间分布显示,最高气温在东北地区升幅最大,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亦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在青藏高原北部和华南地区升幅较小;最低气温在西北地区升幅最大,在东北和青藏高原北部升幅较大,而四川盆地和华南地区升幅较小;日较差在中国北方地区普遍减小,在青藏高原北部减小最为明显,但在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东部地区日较差则呈增大趋势.

  • 标签: PRECIS模式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日较差 SRES A1B情景
  • 简介:通过对1961~2010年北京—天津—河北及其周边区域均一化处理的194个站点的气温分析,得到了该区域近50年的年平均和季节平均温度日较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区域内北部及西部的高原与山区的年平均日较差较大,中部和东部的平原、沿海、大城市与孤立的山区的年平均日较差较小,各个季节的季节平均日较差具有类似特征,在春季、秋季、冬季和夏季依次减弱。区域年平均日较差近50年下降趋势为0.21°C(10a)^-1,在平原及南部区域下降趋势最明显,季节平均日较差在大部分地区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趋势由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

  • 标签: 北京—天津—河北地区 日较差 区域气候 气候变化
  • 简介:1、单调性与比较法在用“求导法”研究函数单调性之前,同学们在高一的函数学习中,就已经会用“比较法”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了.

  • 标签: 函数单调性 “比较法” 函数学习 同学
  • 简介:杂谈“气温”许敏华大气温度是指距离地面1.5米处的自由大气的温度。气象部门规定把温度表放在一只既能通风又不能被太阳直射的白色百叶箱内进行气温测定。人们实际感觉到的温度叫体感温度。体感温度与大气温度不同,它不仅取决于大气温度的高低,还与空气的湿度等其他...

  • 标签: 体感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 大气温度 水蒸气含量 蒸发速度 干燥空气
  • 简介:该文旨在比较舌鳞癌与其他部位口腔癌患者生存率的差别。对1988-2004年间诊断为口腔癌并处于T1-T2NOM0期的患者进行研究,资料来源SEER数据库。时序检验比较舌癌及其他部位口腔癌的总生存率(OS)和病因别生存率(CSS)。结果:6791患者纳入研究,40%为舌癌。患者平均年龄64岁,舌癌患者的5年OS和CSS分别为60.9%和83.5%,其他部位口腔癌患者为64.7%和94.1%。多因素分析显示,OS、CSS与肿瘤T分期、发病部位、患者年龄、性别有关。结论:舌鳞癌较口腔其他部位的鳞癌预后差,更应对之行综合治疗。

  • 标签: 舌鳞癌 癌患者 预后 总生存率 口腔癌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根据工程建筑限差对建筑施工控制的精度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地建筑施工中监理复测较差的取值做了探讨。

  • 标签: 施工控制 放样 监理 较差
  • 简介:联合国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就会使海平面上升7米,海水将淹没大量陆地,危及2.8亿人的生存;全球气温上升4摄氏度,海水就将淹没6亿人赖以生活的家园,就连纽约、悉尼、里约热内卢这样的大城市也不能幸免.研究报告还预测了当平均气温升高2摄氏度和4摄氏度时,全球几大著名城市的景象.

  • 标签: 气温 海平面上升 里约热内卢 人的生存 大城市 联合国
  • 简介:【命题方向】气候类型是高考重要考点。近年来,形式多样、新颖的气候资料变式图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本组题通过“气温、降水的玫瑰图”来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及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标签: 气温降水 玫瑰图 气候类型 气候资料 地理知识
  • 简介:摘要: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本节课以其中一个要素——气温为重点,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分析能力出发,一方面归纳、综合,另一方面进行比较,与世界气温联系,探索学习中国气温的重要方法。

  • 标签: 世界气温 中国气温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积分入学学生的成绩很难提高,成为教学面临的一大难点。文章以园洲中学为例,探讨了积分入学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一些原因,为研究课题提供依据。期望将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全面提高积分入学学生的成绩。

  • 标签: 积分入学学生 成绩不理想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