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首次报道合成了1个新型卟啉类化合物,即四(3-氯-4-甲氧基苯基)卟吩。是以吡咯、亚硫酰氯、4-甲氧基苯甲醛等为原料,用Alder法制备。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质谱、紫外进行了结构表征。为进一步提高新药研究开发的效率,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做了大量的工作。

  • 标签: 卟吩 Alder法 表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 PPGL)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metanephrines, MNs)是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CA)的中间代谢产物。目前,血、尿MNs均已被广泛推荐为PPGL诊断的首选生化标志物。此外,3-酪胺(3-methoxytyramine, 3-MT)和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 CgA)也可对PPGL的诊断和鉴别良、恶性提供一定的帮助。了解不同生化检测指标在PPGL诊断中的特点、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方法学选择,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合理规范应用。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 3-甲氧酪胺 嗜铬粒蛋白A
  • 简介:目的将创造膝系带并且到压力在不同的膝屈曲侧面的并行的系带(LCL)改变与或没有代替的运动的分析的有限元素模型调节的3-dimensional。four-major-ligament从一个成年人包含了膝标本的方法死于颅骨损害为与精确预先标记的可检测的系带插入脚印,地点和取向扫描的CT作好准备。扫描图象的CT与3-dimensional重建技术被变换成膝的一个3-dimensional模型并且由ANSYS的软件转变了成有限元素模型。模型用另外的科学家获得的试验性、数字的结果被验证。在五个不同的膝屈曲角度的LCL的自然压力变化(0

  • 标签: 三维有限元分析 应力变化 膝关节 韧带 运动 屈曲
  • 简介:在微波辐射和无溶剂条件下,以2-羟基萘甲醛和乙酰乙酸乙酯或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利用环境友好的K2CO3作催化剂,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快速简便的合成了2种3-取代苯并香豆素(3).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优化工艺条件为:2-羟基-1-萘甲醛用量20mmol,乙酰乙酸乙酯或丙二酸二乙酯40mmol,无水碳酸钾用量0.0552g,微波功率300W、温度100℃,无溶剂条件下微波反应3min,平均收率可达82.2%(3a)或85.7%(3b).

  • 标签: KNOEVENAGEL缩合反应 3-取代苯并香豆素 2-羟基-1-萘甲醛 K 2 C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MGA)Ⅰ型患儿的致病变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结合Sanger测序验证对2017年6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1例Ⅰ型MGA患儿家系进行基因检测,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新变异的致病性进行预测,并对新剪切变异的可能影响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色谱质谱结果提示患儿为Ⅰ型MGA。患儿AUH基因检出复合杂合变异c.373C>T(p.R125W)和c.942+3A>G,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3种软件预测错义变异c.373C>T (p.R125W)具有致病性,R125在各物种中高度保守;4种在线分析工具预测新变异c.942+3A>G不影响剪切,但反转录-PCR联合Sanger测序分析表明,该变异引起AUH基因转录产物第9外显子缺失。患儿出生45 d起予左卡尼汀及无亮氨酸奶粉治疗,体格智力发育正常。结论若患儿临床诊断明确,针对临床意义不明变异需进行RNA分析,验证其对剪切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AUH基因的突变谱。

  • 标签: 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Ⅰ型 高通量测序 AUH基因 新变异
  • 简介:摘要2-羟基-3-萘甲酸-2-氯苯胺广泛应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药品、材料等行业中间体中,需有准确可靠,操作方便、成本低的检测方法对其含量进行检测。本文从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对样品进行净化,从HPLC条件优化着手,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质谱(LC-MS)等多种方法对专属性进行确证,并从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定量限等指标对方法进行确认,开发出符合应用要求的HPLC检测方法。

  • 标签: 有机发光二极管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液相质谱
  • 简介:摘要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在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作用方面仍有限,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一方面取决于正向作用的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高效的识别和特异性免疫,另一方面取决于负向作用的肿瘤免疫逃逸。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 (IDO1)作为色氨酸代谢途径中重要的限速酶,其高表达可以发挥免疫逃逸及抑制作用,有望为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文章对IDO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免疫疗法 吲哚胺-吡咯2 3-双加氧酶
  • 简介:以中国产干红和干白葡萄酒为试材,采用LiChrospher100RP-18e色谱柱(250mm×4.0mmI.D.5μm),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直接进样,成功地同时分离了葡萄酒中的C、EgC、EgCg、EC和EcG5种黄烷-3-醇单体并测定了其含量,建立了一种简单、经济、快速、准确的同时测定葡萄酒中5种黄-3-醇单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除张裕干红葡萄酒中未检出EcG外.不同厂家生产的葡萄酒中均检出5种黄烷-3-醇单体。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葡萄酒 黄烷-3-醇单体
  • 简介:目的:从胎盘转运和代谢角度,研究十字花科蔬菜有效单体成份吲哚-3-原醇(13C)口服给药对被动吸烟所致大鼠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妊娠天数明确的Wistar大鼠40只,分成正常对照组、I3C对照组、吸烟对照组、吸烟加I3C小剂量组、吸烟加I3C大剂量组。从妊娠第0天起给予I3C(1和4mg·kg^-1)灌胃,从妊娠第9天起被动吸烟,第21天剖腹取胎,观察黄体数、植入数、吸收胎、死亡数和活胎数,测量胎鼠生长发育指标及胎盘重;观察胎儿外观畸形,同时进行内脏畸形、骨骼畸形和骨化程度鉴定。

  • 标签: 宫内发育迟缓(IUGR) Wistar大鼠 吲哚-3-原醇 被动吸烟 机制探讨 正常对照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3-导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 ECG)与脉搏血饱和度仪(pulse oximetry, POX)测量新生儿生后早期心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经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中胎龄≥37周、出生体重>1 500 g、经快速评估不需要复苏的高危新生儿共42例为研究对象。新生儿擦干后立即同时连接POX和3-导ECG,之后持续监测生后10 min内心率情况。所有操作过程及数据监测均由摄像机记录,研究完成后由专人分析视频资料。比较2种方法连接设备所用时间、获得可靠心率的时间、连接设备至获得可靠心率总时间、出生至获得可靠心率总时间、生后5 min内经设备获得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以及2种设备同时测得可靠心率读数的一致性。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配对样本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组内相关系数检验和Bland-Altman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连接POX与3-导ECG所用中位时间分别为13.0 s(10.0~17.0 s)与23.0 s(18.0~28.3 s);POX与3-导ECG获得可靠心率的中位时间分别为79.5 s(56.2~128.0 s)与11.0 s(10.0~13.3 s),自连接设备至获得可靠心率总时间分别为92.0 s(71.3~139.0 s)与35.0 s(30.0~39.5 s),新生儿出生至获得可靠心率的总时间分别为110.5 s(85.8~153.5 s)与52.0 s(45.0~66.3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050、-5.646、-5.579和-5.579,P值均<0.001)。生后1 min内POX与3-导ECG检测到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分别为2.4%(1/42)与69.1%(29/42)。生后60 s、90 s、120 s和150 s时3-导ECG检测到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均高于POX(P值均<0.001),生后5 min内其他时间点3-导ECG检测到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亦高于POX,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后10 min内3-导ECG与POX测得心率数值中位数分别为161次/min(147~175次/min)和160次/min(146~176次/min),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66(P<0.001)。2种方法检测心率平均差为0.56次/min,95%CI为-4.3~5.4次/min,组内相关系数为0.961,一致性良好。结论3-导ECG在生后1 min内即可准确评估高危新生儿心率,远早于POX,复苏时可考虑应用3-导ECG持续监测新生儿心率。

  • 标签: 心率测定 心电描记术 血氧测定法 新生儿窒息 复苏术
  • 简介:选用新颖的有机配体3-噻吩-5-三氟甲基-2,3-二氢-1-H吡唑(L),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得到2个新的基于Keggin多酸的超分子化合物,{[Ag(L)_2]_3[PMo_(12)O_(40)]}·3H_2O(1)和{[Ag(L)_2]_3[HSiMo_(12)O_(40)]}·3H_2O(2).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对化合物1和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和2同构,包含1个孤立的Keggin多阴离子和3个金属-有机亚单元[Ag(L)2]+.其中多酸阴离子和[Ag(L)2]+片段通过氢键作用力交替连接形成1个一维超分子链.相邻一维链进一步通过氢键连接成二维超分子层状结构.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质表明,化合物1和2具有相同的电化学性能.

  • 标签: Keggin多酸 水热合成 超分子结构 电化学 光催化
  • 简介:以乙酰丙酮和香草醛为原料,一步法合成1,7-二(3-甲氧基-4-羟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通过反应机理指导,研究了乙酰丙酮硼配合物的转化和增加老化时间与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乙酰丙酮充分转化为硼配合物后,增加2天老化时间,产率可达到65%。

  • 标签: 姜黄素 乙酰丙酮 合成
  • 简介:Thesynthesisof(S)-2-(3-arylacrylamido)-3-{4-[2-(5-methyl-2-phenyloxazol-4-yl)ethoxy]phenyl}propanoicacidsisdescribed.TheirstructureswereconfirmedbyH-NMR.

  • 标签: 丙酸 合成方法 分子结构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在尿酸(uric acid)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1)24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MA干预组、高尿酸血症肾病(hyperuricemic nephropathy,HN)模型组、HN+3-MA干预组,每组6只。根据大鼠体重,用蒸馏水将腺嘌呤(100 mg/kg)和嗪酸钾(1 500 mg/kg)混合制成混悬液,每天灌胃制备HN大鼠模型,对照组及3-MA干预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3-MA干预组及HN+3-MA干预组在造模同时每天予3-MA(1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及HN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21 d。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观察肾脏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定位情况。(2)用高尿酸(800 μmol/L)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别用不同浓度的3-MA或转染Beclin-1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 RNA,siRNA)干预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N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上调(P<0.01),凋亡相关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P<0.05)。与HN模型组相比,HN+3-MA干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下调(P<0.01)。此外,高尿酸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而使用不同浓度的3-MA或转染Beclin-1小干扰RNA可明显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自噬在尿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自噬过度激活可能是防治HN进展的新策略。

  • 标签: 自噬 尿酸 细胞凋亡 高尿酸血症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3-甲基腺嘌呤
  • 简介:摘要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activated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δ syndrome,APDS)是由PIK3CD基因或PIK3R1基因突变导致PI3Kδ信号通路过度活化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由Angulo等学者于2013年首次报道。该病临床表现多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良性淋巴结增生、自身免疫病、淋巴瘤等,虽然大多数患者在儿童期发病,但也有成人发病及无症状患者的报道,加之APDS免疫表型多变,通常IgA水平降低,IgM水平可正常或升高,IgG水平多变,首诊时容易误诊,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需及时的基因检测才能确诊。

  • 标签: 磷脂酰肌醇3-激酶δ过度活化综合征 信号通路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淋巴结肿大
  • 简介:丙烯酰胺是食品热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源性化学污染物,能引起细胞毒性。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作为一种果蔬中广泛存在的花色苷,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目前应用花色苷进行AA细胞毒性的干预尚无系统性研究。为了筛选适用于AA细胞毒性干预的细胞模型,对体外培养的HepG2、L02、Caco-2、BHK-21及MDA-MB-231等细胞,通过不同浓度AA和Cy-3-glu培养,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的细胞存活率,最终确定AA最适的作用时间为24h,适宜作用浓度分别为2.5mmol/L和5.0mmol/L;Cy-3-glu的最适预处理时间为4h。筛选出适合Cy-3-glu干预的AA诱导的细胞模型为MDA-MB-231细胞。通过Cy-3-glu抑制细胞内活性生成和谷胱甘肽的降低并验证,10~100μmol/LCy-3-glu预处理表现出显著的AA毒性的保护作用,为毒性干预研究提供模型基础。

  • 标签: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 丙烯酰胺 细胞存活率 体外模型 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