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护理干预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自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介入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悬液预先洗涤法预防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术中高钾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脊柱侧弯畸形患儿32例,均择期行脊柱侧弯畸形矫形术。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试验组术中异体红细胞悬液经血液回收机洗涤后再输入,对照组术中常规输入异体红细胞悬液。检测两组患儿术前、输血前、输血后和术后血钾。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输自体血、尿量、术中出血量、异体血量、出入量及术中血钾>5.0 mmol/L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输自体血、尿量、术中出血量、异体血量和出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输血前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后、术后血钾明显高于输血前[(4.5 ± 0.7)和(3.9 ± 0.3)mmol/L比(3.7 ± 0.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血后血钾明显高于输血前[(3.9 ± 0.2)mmol/L比(3.8 ± 0.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血后血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3例患儿发生一过性血钾>5.0 mmol/L,其中1例患儿血钾>6.7 mmol/L,术中发生心跳骤停;试验组未发生血钾>5.0 mmol/L。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红细胞悬液预先洗涤法用于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术可明显降低患儿输血后血钾,有效避免术中高钾血症的发生。

  • 标签: 高钾血症 儿童 脊柱侧凸 血液成分输血 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给予地佐辛预先给药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自2015年6月-2017年10月的92例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分组方式为挂号的先后顺序,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则给予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预先给药,对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苏醒时间较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对比对照组(P<0.05);而麻起效时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在麻醉给药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麻醉,而给予地佐辛预先给药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麻醉的效果,且苏醒时间较短,不良反应较少,效果显著。

  • 标签: 地佐辛 丙泊酚 无痛人工流产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以丙泊酚实施麻醉的患者预先给予地佐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且以丙泊酚实施麻醉的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中30例单纯应用丙泊酚;研究组中30例在丙泊酚前预先应用地佐辛。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和留观时间、手术麻醉效果、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和留观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研究组手术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以丙泊酚实施麻醉的患者预先给予地佐辛,能够更好控制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麻醉效果,且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 丙泊酚 地佐辛 麻醉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时机静脉预先泵注甲氧明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手术中对低血压的防治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择期CSEA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ASAⅠ∽Ⅱ),根据静脉微泵注入甲氧明的时机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将甲氧明10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0.5mg/ml)备用。A组:产妇入室安静10min后开始静脉泵注,其泵注速度为25∽35ml/h;B组:CSEA操作注入局麻药即刻开始静脉泵注甲氧明,其泵注速度同A组;C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如术中产妇收缩压(SBP)下降≥20%基础值或SBP≤100mmHg时,单次静注甲氧明2mg,如给药后再次发生低血压,相同药物剂量重复给药一次;记录CSEA注药后1、3、5、10、15、20、30min和术毕各时点的SBP、DBP和HR,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注药后再次出现低血压的情况。结果A、B两组术中输液量比C组明显减少(p<0.05);与C组相比,B组患者CSEA注入腰麻药后10、20min及术毕时SBP、DBP更为平稳(p<0.05);与B、C两组比较,注腰麻药后1、3、5、10min,A组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比较注腰麻药后10、15、20、30min和术毕各时间点,A、B两组HR减慢(p<0.0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A组(3.3%)、B组(6.7%),均较C组(30.0%)低(p<0.05);C组再次出现低血压3例(33.3%)。与B、C两组比较,A组有3例(10%)出现心动过缓(p<0.05)。A、B两组较C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高(p<0.05)。结论采用手术前静脉预先泵注甲氧明方法安全有效,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妇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其中以B组静脉泵注甲氧明的方法术中血压维持好,对心率的影响小,对新生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甲氧明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调节蛋白-1(NRG-1)预先给药对脓毒症大鼠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6只,体重22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6)、脓毒症组(Sep组,n=10)和NRG-1组(N组,n=1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S组暴露盲肠后关腹。制模前30 min时,N组尾静脉注射重组人NRG-1β 10 μg/kg,S组和Sep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24 h时麻醉下处死大鼠取膈肌标本,测定膈肌收缩功能;HE染色后观察膈肌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膈肌TNF-α和IL-6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Sep组和N组膈肌张力-频率曲线下移,TNF-α和IL-6含量升高(P<0.01),出现炎症细胞浸润;与Sep组比较,N组膈肌张力-频率曲线上移,TNF-α和IL-6含量降低(P<0.01),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结论NRG-1预先给药可改善脓毒症大鼠膈肌收缩功能,其机制与减轻膈肌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神经调节蛋白1 脓毒症 炎症
  • 简介:本文使用收入剪刀差概念,基于社会主义视角厘定中国目前存在的个人收入获得与实际付出存在背离的状况,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社会主义本质来考察中国当前存在着收入剪刀差。由于中国社会传统心理、行政方式导致的剪刀差历史和非经济因素等导致社会对收入剪刀差承受限度有限,因而必须进行预先压缩,这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 标签: 收入剪刀差 压缩 收入差距
  • 简介:摘要:肺癌在我国发生率越来越高,但随著医疗水平的提升,肺癌的治疗已从基本的病痛的治疗上升到对伤口大小以及主观感受的变迁。PET-CT引导下肺癌微波消融术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费用少及并发症少等优势而被患者广泛认可,但术中患者因胸式呼吸而疼痛加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究预先镇痛联合呼吸减压法来减轻微波消融术中的疼痛。

  • 标签: 肺癌 微波消融术 呼吸减压 癌症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先注射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焦虑患者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160例早孕女性,年龄18~36岁,术前行Zung’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进行评定,评分≥50分,随机分为四组(n=40)A组对照组,B组利多卡因0.25mg/kg,C组利多卡因0.5mg/kg,D组利多卡因1.0mg/kg,分别复合丙泊酚2.0mg/kg+芬太尼1ug/kg静脉麻醉。记录患者静注丙泊酚过程中的疼痛情况。结果A组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C、D组(P<0.01)。随利多卡因浓度的增加,注射痛的发生率减少。结论预先注射利多卡因能够有效地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且与其量效关系成反比。

  • 标签: 焦虑评分 利多卡因 舒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人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先心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复苏期尿管刺激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科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按照常规插入16Fr双腔管留置导尿;观察组除按对照组条件外,术前访视时进行心理疏导、麻醉前再次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结论预先护理干预可减少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症发生率,帮助病人安全、平稳度过麻醉复苏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预先心理干预 留置尿管患者 全麻复苏期 尿管刺激征
  • 简介:摘要目的地佐辛预先给药对丙泊酚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进行无痛人流的患者60例作为的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麻醉意愿进行分组纳入,即为第二组、第一组各30例。第二组30例患者实行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第一组30例患者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获得较佳的麻醉效果,第二组的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麻醉使用剂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均显著优于第一组,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比对,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预先给药对丙泊酚无痛人流,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有效的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该麻醉方案具有可行性。

  • 标签: 地佐辛 丙泊酚 无痛人流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先放置导丝于导管内在上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植入的上臂输液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前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后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在遇到送管困难的情况下导管内放入导丝,以生理盐水为介质导出腔内心电图,观察组采取先放导丝于导管内再送管,以导丝为介质导出腔内心电图。比较2组患者植入导管时间和获得特征性P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两组时间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植入导管时间为(23.25±3.14)min,获得特征性P波时间为(3.04±0.52)min,对照组患者植入导管时间为(40.50±2.65)min,获得特征性P波时间为(7±0.82)min。结论预先放置导丝于导管内能解决送管困难,并快速获得特征性P波,术中精准控制导管头端位置,缩短了操作时间,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马多预先给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缺血区和非缺血区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探讨痛觉干预在缺血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体重270~300g,随机分为三组(n=6)假手术组(S组)、单纯冠状动脉结扎组(I组)和曲马多干预冠状动脉结扎组(T组)。S组大鼠开胸后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线不结扎;I组大鼠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T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曲马多12.5mg·kg-1,15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各组在手术后计时3h。采用免疫组化、酶免疫试验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蛋白和基因水平观察各组大鼠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SP的表达。结果I组大鼠缺血区与非缺血区心肌SP和SPmRNA的水平均较S组升高(P<0.05),T组低于I组(P<0.05),但仍高于S组(P<0.05)。结论曲马多预先给药可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SP的表达,提示曲马多痛觉干预可能参与缺血心肌的保护。

  • 标签: 曲马多 预先给药 P物质 心肌缺血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先镇痛对经腹子宫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拟行全麻下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DEX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DEX组在麻醉诱导开始时给予DEX持续静脉输注,直至拔除气管导管;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代替DEX。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曲马多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术后3、6、12个月时CPSP和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X组曲马多使用量显著减少,术后3、6、12个月时的CPSP、病理性疼痛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DEX预先镇痛能降低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发生CPSP的可能性。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经腹子宫切除 慢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家庭随访对提高新置管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本中心进行腹膜透析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置管的60例腹膜透析患者设置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中心置管的58例腹膜透析患者设置为试验组。全部患者在本中心置管后接受标准的腹透换液操作培训并通过考核,试验组采用预先告知式家庭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和指导。通过自制评价表通过8项内容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在腹膜透析相关操作时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依从性好44例(75.86%),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好26例(43.33%),试验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院后12个月内,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6例比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正确戴口罩[37例(61.67%)比50例(86.21%)]、口服药正确服用[35例(58.33%)比49例(84.48%)]、正确检查碘帽[28例(46.67%)比47例(81.03%)]、正确六步洗手法[32例(53.33%)比46例(79.31%)]、正确检查透析液包装及有效期[30例(50.00%)比45例(77.59%)] 依从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随访可提高腹膜透析新置管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可发挥腹透新置管患者的内在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膜透析 家庭随访 依从性
  • 简介:摘要:预先医疗指示是指行为人依据本人意愿,在有意思决定能力时作出的适用于其丧失或部分丧失意思决定能力时的医疗安排,强调患者本人高度的意思自治。在预先医疗指示制度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行为人意思自治与公权力的管控这两方面应当达到一个平衡,在不损害他人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保障好每位患者的医疗自主权,但也不能让意思自治无限扩张,应当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规制。

  • 标签: 预先医疗指示 意思自治 行公权力 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