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博罗县麻疹流行状况,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博罗县2000~2004年麻疹报告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应用流行方法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2000~2004年博罗县麻疹报告病例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0/10万.麻疹病例呈高度散发,2~6月份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15岁的病例有65例,占全部病例数的89.04%;全部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的30例,占41.10%;免疫史不详的39例,占53.24%.结论博罗县麻疹发病呈散发状态.今后应定期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建立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梧州口岸出入境人员连续开展梅毒血清学监测,掌握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梅毒防控的干预对策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在梧州口岸17253人次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17253人次监测对象中,共检出梅毒感染者39例,检出率为0.23%,以男性为主。感染年龄段以30~59岁检出率最高,占92.31%。感染人群类型以船员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76.92%。感染途径以婚外性接触感染为主。结论监测结果显示梧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率高集中在船员及旅游探亲人群,应重点加强该类人群的梅毒监测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敦促感染者及时前往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 标签: 梅毒 出入境人员 流行病学
  • 简介:对535例婴儿腹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流行。年龄最小的1个月,最大的2岁,男、女比例为1.66:1。婴儿腹泻的好发年龄为7个月至2岁(占总数的80.56%)。其原因可能是7个月龄以上的婴儿从单纯母乳喂养普遍转入添加辅食,和外界接触增多,其免疫机能尚未健全之故。本组病例来源于城镇和农村的比例为1.14:1,城、乡病例数无明显差别,这与以往国内报道的情况有所不同。可能是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后该地区农村环境与家庭卫生状况改善,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提高有关。婴儿腹泻的好发季节多见于秋末冬初(占总数的85%)。这与国内报道的发生季节规律基本上相一致。临床特征其起多突然,无明显诱因。粪便性状均为水样和稀便,无脓血便。实验室粪检均未找到霍乱弧菌。根据腹泻与其他疾病关系分为三类:①单纯性腹泻;②Ⅱ营养不良并腹泻;③支肺炎并腹泻。临床治疗选用中药双黄连(BerberiniSybrochioridum)加5%糖盐水静脉点滴,并用东莨菪碱(Scopolamima)足三里穴位封闭,其效果相当显著。特别是对单纯性腹泻在2~3天内即可100%痊愈。。

  • 标签: 婴儿 腹泻 病例 临床资料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鸡西市2007一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鸡西市2007~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结果2007—2009年鸡西市共发生麻疹病例95例,其中2007年31例,2008年48例,2009年16例,无死亡病倒,发病率为4.75/10万。5-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共发病71例,占总数的74.74%。病例以0岁组和15岁以上组为主,占总发病例数的80%,呈“双向移位”。结论应重视春季麻疹的防控工作,要达到消除麻疹目标,除要做好儿童常规免疫外,加强成人麻疹监测和免疫也具有重要意义。解决麻疹发病的“双向移位”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嘉泽镇2003~2011年麻疹病人资料进行流行,为有效控制麻疹疫情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现况分析方法,对嘉泽镇预防保健科所收集的2003~2011年经常州疾控中心通过血清抗体检测确诊的麻疹病人资料,进行流行强度,季节分布及人群分布的分析。结果2003~2011年中2005年发病人数最多占总发病人数的38.27%,2006年以后疫情逐年下降,每年春季3~5月份为流行高峰期,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5岁,常住人口25岁以上年龄组占59.53%,暂住人口主要是1~20岁年龄组,占82.04%。结论麻疹流行人群分布以外来人口为主,尤其是未到麻疹接种时间的婴幼儿及中青年人群,发病季节多集中在2-8月,应加强外来流动人群的麻疹接种工作,达到有效控制疫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包皮手术的患者共160例进行观察,分别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结果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水肿也显著减低(P<0.05),但费用相对较高。结论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较传统环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痛苦小、美观、术后水肿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而传统手术费用低廉、适应症广、技术成熟,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临床上究竟选择何种术式,需综合考虑患者经济条件及病情的需要。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包皮过长
  • 简介:目的了解出入境人群梅毒发生及流行规律,为制订控制梅毒的对策提供科学.方法对在28510名体检人员中发现的153例梅毒患者进行流行.结果本次调查的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主要表现为:感染率高,达到583/10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梅毒感染率2.78/10万;梅毒感染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为1.19:1;发病年龄以30-49岁为多,占73.9%;梅毒感染者中已婚者占大多数,占94.1%;职业构成以个体经商者为主,占84.3%.结论加强出入境人员的梅毒监测,根据这一人群梅毒的流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控制梅毒的蔓延.由于梅毒与艾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控制梅毒的感染对于控制艾滋流行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出入境人员 梅毒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疾病传播
  • 简介: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一般经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全年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是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水痘虽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但传染性强,又好发于儿童,一旦在学校中发生往往涉及面广、危害大,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自2005年始,北京市大兴区将水痘纳入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进行规范管理,监测结果显示,2年来报告病例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多起爆发疫情。

  • 标签: 水痘 爆发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两年乙型肝炎流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市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15年1月至2017年1个月我市共累积报告乙型肝炎患者1775例;乙型肝炎年均发生率总体呈现出递减趋势,其中急性乙型肝炎发生概率呈现出递减趋势,慢性乙型肝炎发生概率呈现出递增趋势;乙型肝炎发生概率与季节变化之间无明显联系;发病年龄阶段以20-39岁为主;男性发生概率明显比女性高;农民患有乙型肝炎的占比最多。结论近两年我市乙型肝炎发生概率呈现出递减趋势,男性人群中应重点防治青年农民工,同时针对重点防治地区和人群应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措施。

  • 标签: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疫苗
  • 简介:目的了解卫辉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进一步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卫辉市1965~200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结果1965~1985年麻疹发病呈高发状态,共报告麻疹1440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0.07/10万,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71.55%,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2~3年出现1个发病高峰,整个流行呈阶梯形下降态势;1986~2004年发呈低发状态,共报告麻疹180例,其发病率波动在0.41/10万~7.26/10万;流行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并存,以暴发为主,暴发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4.44%;3~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占病例总数的75.56%;≤7岁的麻疹病例由1990年以前的91.01%下降到1991年后的36.42%;对1986~2004年麻疹病例的免疫史分析表明,29.45%未接种麻疹疫苗(MV),22.78%免疫史不详.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为控制麻疹疫情应继续加强MV的常规免疫,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加强麻疹监测与报告,及时处理疫点,防止麻疹暴发.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了解阳江市2004-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对2004-2009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得出结论强化免疫活动后阳江市麻疹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结合适时强化免疫活动和加强监测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策略。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1吉林省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吉林省辽源市食品药品管理局吉林辽源136200)摘要目的分析吉林省辽源市近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方法对辽源市2005—2009年麻疹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结果辽源市2005—2009年麻疹共发病415例,其中2006年发率最高,2005年发率最低。每年3—5月份发病高峰。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特征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2004~2012年性病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为制订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省2004~2012年的性病疫情报资料进行发病率等流行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①2004~2012年全省性病发病呈增长趋势,由2004年的37814例(报告发病率为47.54/10万)增至2012年的146469例(报告发病率为139.43/10万),年均增长21.10%,2008年始上升趋势平缓。②全省性病发病较高的地区为珠三角地区。2012年,性病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市的报告发病率均高于250/10万。全省性病报告发病率较低的地市集中于粤东地区,其报告发病率均低于50/10万。③男女性病病例的比例缩小,由2004年的1.80∶1缩小至2012年的1.01∶1。20~49岁的性活跃人群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性病病例数的75%以上。2009至2012年,≥60岁组报告病例数增长率均高于20~29岁组及30~39岁组。结论:广东省性病流行趋势呈持续缓慢增长,性病报告病例地区差异大,≥60岁组构成逐渐增加,应加强性病监测,有针对性地进行性病防治工作。

  • 标签: 性病 流行趋势
  • 简介: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的实施,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然而进入2008年后,象山县麻疹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发病率达到近21年最高水平。为更好总结麻疹防治经验,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现将象山县2008年麻疹疫情分析如下。

  • 标签: 麻疹 流学病学分析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我县麻疹发病特点,更好地指导我县消除麻疹工作。方法资料源于国家传染病疫情信息网华县疫情信息报告网,对我县2005年-2011年的麻疹病例进行了认真核对分析。结果2005年-2011年共发病39例,无死亡病例,2006年发生1次麻疹爆发流行。报告发病率2005年发率1.92∕10万,2006年发率为3.00∕10万,2007年发率,2008年发率0.54/10万2009年发率0.54/10万,2010年发率2.42∕10万、2011年发率1.24/10万。结论我县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流动儿童和麻疹疫苗下限月令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消除麻疹工作刻不容缓。

  • 标签: 麻疹 发病率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为了解扶余县麻疹疫情的流行规律,掌握流行动态及发病趋势,有效控制麻疹的暴发和流行,笔者对全县2005—2007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