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口较少民族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献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十分有利,但目前民族文献阅读推广相对薄弱。本文通过介绍民族文献的特点和价值,论述民族文献阅读推广的重要性,并探索组织开展民族文献阅读推广的有效措施,促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交融,让民族文化的精神发挥其魅力,根植于思想。

  • 标签: 民族文献 阅读推广 探讨
  • 简介: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稳定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论述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稳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稳定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在当前维持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稳定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 标签: 人口较少民族 社会稳定 意义与措施
  • 简介:德宏,正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跨越之路上,在党的政策光芒照耀下,发出大踏步前进的跫音。从昆明到德宏,近八百公里的车程。距离的遥远,没有阻挡人们前往这个美丽的地方的脚步,没有阻挡来自各级各地的帮扶,更没有阻挡人口较少民族的欢声笑语。

  • 标签: 人口较少民族 倔强 民族发展 党的政策
  • 简介:近代广西瑶族人的变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以都安县瑶族为例,1936年都安县有万余瑶人,随后在国民党特种教育等政策的影响下,瑶族人数不断减少。及至1947年前后,该县仅剩四千余瑶人。然而,1950年代初期,在新民族政策的影响下,当地瑶族人数突然增多,并迅速超过民国时期的统计人数。因而,从瑶人变为普通民众或方向相反的变化,明显受到了瑶人外部的政治因素的影响。

  • 标签: 都安 瑶人 特种教育 中央民族访问团
  • 简介:江永县地处湘南边陲,全县总面积1540平方公里,总人口25.45万,有瑶、汉、壮、侗、苗等29个民族,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15.86万,占总人口的63.2%。现有源口、兰溪、千家峒、松柏等4个瑶族乡与110个瑶族聚居村,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占全县总面积的87%,是一个少数民族过半而又尚未实现区域自治的“少、边、穷”山区农业县。2006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同意江永视同少数民族自治县,比照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受政策待遇,并被湖南省列入湘西开发范围,被国务院纳入国家中部地区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范围。

  • 标签: 少数民族人口 江永县 经济社会发展 少数民族聚居区 西部大开发政策 扶贫开发工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延边朝鲜族人发展呈现出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又有别于中国各民族的特点,即在社会经济还很不发达的条件下,延边朝鲜族人发展表现为城乡各地陆续出现了死亡人口超过出生人口而导致的人口总量绝对减少的现象。这一变化与人口学中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特点完全一致,就人口负增长的实质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延边朝鲜族社会人口总量逐渐减少的现状属于人口自然负增长。同时,全球化时代的延边朝鲜族人负增长又体现出其特有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 标签: 人口负增长 人口转变 社会文化变迁 人户分离
  • 简介:一、研究意义此项目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SH021),其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新疆农村贫困地区多为少数民族集聚地,人多地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与新疆、内地其他地区贫富差距悬殊。在某种程度上,贫困是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极易被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等所利用,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 标签: 农村贫困地区 外出务工 人口就业 维吾尔族 新疆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简介:三、对藏族高师教育的新要求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民族教师关键靠民族高师教育的培养。藏族人文化和经济现状对藏族高师教育的新要求是:既要服务于藏族地区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工程,面向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技兴省的战略,又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转变”。所以,藏族高师教育既要突出师范性、民族性,又要调整专业,拓宽办学路子,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积极主动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 标签: 高师教育 新要求 藏族教育 人口文化 藏族地区 经济现状
  • 简介:精准扶贫背景下,对人口较少民族精准帮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运用公共政策执行理论中的马萨综合模型,选取江西省唯一的人口较少民族(京族)及其扶持政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相关扶持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创新路径:制定并出台更多普惠式的帮扶政策,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建立扶持资金拨付督促机制,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加大政策宣传,激励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 标签: 精准扶贫 人口较少民族 政策执行 马萨综合模型
  • 简介: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面临困境,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难题。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不同程度开展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也面临不少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群众要求将本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呼声和愿望日趋强烈。学校教育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在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大有可为,相关部门尤其是学校必须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 标签: 人口较少民族 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 文化传承
  • 简介:民族情感计算和识别研究有利于分析和理解不同民族之间情感表达的差异性,而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分析和识别研究需要以多民族情感数据作为数据基础。利用情感诱导视频等方式采集人的面部表情和眼动数据,建立了包含5个民族6种基本表情的多民族情感数据库。其中包含11328幅表情图片和196个眼动轨迹信息。实验过程中对图像和数据文件名构建编码规则,对取得的表情图片数据进行灰度化、人脸关键部位截取等图像处理,同时提取眼动仪记录的眼动数据,将表情图片及眼动轨迹信息进行整理,进而组成多民族情感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对多民族情感识别和智能人机交互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家促进作用。

  • 标签: 情感数据库 命名规则 图像处理
  • 简介:清理出土的唐代碑志,发现房氏族姓的碑志中多有族源为非汉民族——高车族屋引氏所改而來的,这些房氏人物多称河南房氏。谛视其中一些非汉民族改姓房氏人物的碑志,在著录籍贯与家族等关键信息时,会冒籍汉族房氏后裔,从而造成非汉族房氏与汉族房氏家族人物混淆不别的现象。今清理出新出土的房德墓志和早前出土的房宝子、房仁愻、房基等四通墓志,发现它们均是出自非汉民族屋引氏所改的房兆家族后裔,而且,根据这些墓志还可以将史籍中缺载、误载的房兆家族从南北朝延续到唐代的世系连接起来,系联出比较清晰明确的人物谱系。一方面丰富了唐代非汉族的人物面貌,得出《新表》中房严一支就是房庆(房兆之父)一支的不同结论;同时又做到了对《隋书》、两《唐书》等史书中阙漏、讹误予以纠正。

  • 标签: 唐代碑志 非汉民族 房兆家族 考订
  • 简介:旧西藏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在长达数百年政教合一的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西藏劳动人民由于连人身自由都没有,更谈不上任何人权问题.和平解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政治上的真正平等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争取人权、不断改善人权状况的历史.

  • 标签: 西藏 和平解放 人权
  • 简介:本文以东北内蒙古地区为重点,探寻教育公平与人口较少民族和谐发展问题;提出“教育振兴是人口较少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国内外成功的教育模式证明“教育的追赶一定要优先经济的追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关键在教育。现阶段“应尽快对人口较少民族学生实施全额免费教育”。

  • 标签: 教育公平 人口较少民族 和谐发展
  • 简介:我国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关注不仅有政策上的扶持也有法律体系上的保障,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发展权益均有相关规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规定存在过于原则无法具体操作等诸多不足,导致人口较少民族各项权益无法获得充分的享有与行使。制定人口较少民族权益保障法成为当务之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加强人口较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权益保障的法律路径。

  • 标签: 人口较少民族 权益 保障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元代岭南少数民族迁移的历史状况、特点及其意义,以从更多方面认识古代岭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特点与规律。

  • 标签: 岭南 少数民族 人口迁移
  • 简介:现代:蒙古族的新生1912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腐朽不堪的满清王朝,终于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王制度。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为之焕然一新,也使内蒙古各族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发生根本转折。从此,内蒙古蒙古民族英勇地投入到全国人民共同推翻三座大山以求解放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中。1923-1925年,中共北方地区组织在北京蒙藏学校发展党团组织,蒙古族青年多松年、李裕智、乌兰夫、奎璧、吉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 历史现状 口历史
  • 简介:京族,四百多年前因追捕鱼群由越南涂山迁徙而来,是我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全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京族三岛的5个行政村,人口约1.58万人。2005年,国家决定对人口较少民族进行专门扶持,至2010年,仅国家和自治区级对京族地区实施的挟持项目就达100多个,总投资近5000万元,京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随即发生了巨大变化。

  • 标签: 人口较少民族 京族 广西 海洋 纪实 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