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某市医务人员为3-17岁子女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未成年人接种疫苗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某市三所医院有未成年子女的医务人员就病毒及疫苗认知情况与接种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045份。接种意愿:709名医务人员对其未成年子女具有疫苗接种意愿。病毒及其疫苗认知情况:疫苗感染因素认知评分(5.00士1.22)分;疫苗预防措施认知评分(4.79士1.32)分;病毒及其疫苗总体认知评分(6.68士2.77)分。医务人员学历、对病毒及疫苗的认知、观望态度是影响医务人员为其未成年子女接种疫苗的主要因素。 结论 某市医务人员对病毒及疫苗的认知度较低,但接种意愿比较积极。

  • 标签: 医务人员未成年子女 新冠病毒疫苗 接种意愿 认知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医院1 280名医院工作人员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不良反应与抗体水平,为疫苗接种提供研究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1月30日期间,广州某三级医院的1 280名医院工作人员接受北京生物或者科兴中维2家企业研发的灭活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和完成2剂次接种后14 d、6个月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IgM 2种抗体结果。1 280人中新疫苗接种后14 d自愿检测抗体者有375人(A组),接种6个月后自愿检测者有238人(B组),接种14 d后与6个月后均有检测抗体者123人(C组)。其中男469人、女811人,疫苗接种年龄段为18~59岁,分为18~38岁(低年龄组)与39~59岁(高年龄组)。分别统计分析A组、B组、C组内性别之间以及高、低年龄组之间产生的IgG和IgM 2种抗体水平,并且比较C组2种抗体在接种后14 d与6个月时的变化。数据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2 428人次接种信息,监测不良反应信息27条,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27/2 428),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8%(19/2 428),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42/2 428)。A组阳转率IgG为92.0%(345/375),IgM为45.6%(171/375);抗体S/CO值IgG为14.90(5.80,31.70),IgM为0.88(0.30,2.98)。B组阳转率IgG为49.5%(118/238),IgM为0.8%(2/238);抗体S/CO值IgG为0.99(0.35,3.01),IgM为3.00(0.20,0.07)。C组接种14 d后IgG抗体S/CO值为14.80(6.98,29.60),接种6个月后为0.95(0.29,2.80);接种14 d后IgM抗体S/CO值为0.89(0.30,2.94),接种6个月后为0.03(0.02,0.07)。B组接种6个月后IgG抗体以及C组接种14 d后IgM抗体S/CO值男性均显著低于女性(均P<0.05),其他各组接种后14 d或6个月后IgG和IgM 2种抗体均于性别、高低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中无论是男性、女性,还是高、低年龄组,接种疫苗6个月后IgG、IgM 2种抗体S/CO值均较接种14 d后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北京生物和科兴中维2家企业研发的灭活疫苗在该医院工作人员中的应用,取得了近期的预期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产生了免疫抗体。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我市开展3-17岁青少年接种疫苗第一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答卷并分析共性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办法,以求正确引导尚未接种疫苗的3-17岁青少年尽早接种疫苗,同时为后续开展第二及第三针疫苗接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通过随机为青少年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回收并整理问卷中共性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法。结果:共回收2721份有效问卷,得到6个共性问题,其中对疫苗的知识了解和注射疫苗前的担心是家长主要反应孩子的问题。根据性别分组差异不明显,根据年龄分组得到不同组别关注点的明显差异:3-6岁组家长普遍关心在接种前孩子不良情绪的问题;7-9岁组家长关注接种前如何规避不良反应的产生;10-13岁组家长则更关注具体的心理辅导层面问题。家长本人侧重于现场环境及流程对孩子的潜在影响。结论:通过此次调查问卷形式得到不同年龄组家长关心的问题,并做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更加详细的宣教,结果反馈给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新冠疫苗,调查问卷,接种,3-17岁,共性问题
  • 简介:【摘要】我院为我市首批疫苗的临时接种点之一,要求尽快完成本院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然而我院门诊设置没有预防接种门诊,有接种资质的人员配备和预防接种经验显然不足,因此选择运用医联体协作的方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部分工作人员和设备,院内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院内、院外群策群力、优势聚合的工作模式,最终在1.5日内顺利完成了此次大规模的接种任务。由此可见,医联体的建设可以充分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不论是在临床诊疗还是预防保健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优势。

  • 标签: 医联体 新冠疫苗 大规模 接种
  • 简介:摘要:老年人是最易感染病毒的群体,因此接种疫苗的需求格外迫切。本文一方面调研分析了浙江省老年群体对接种疫苗的感知,表现为老年人对疫苗持怀疑态度、缺乏疫情风险意识,感知接种疫苗麻烦。另一方面,分析了浙江省老年群体接种疫苗的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对老年人的普及率低,宣传力度不足、接种渠道少等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站式接种流程在疫苗接种等待时间及受种者疫苗接种体验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年龄在18-59岁的身体状况良好,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市民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市民体验一站式疫苗接种流程完成疫苗接种;对照组市民按照传统的疫苗接种流程进行接种。比较两组接种流程在受种者从进入疫苗接种点到完成疫苗注射所需的时间及受种者的疫苗接种体验满意度。结果:400例受种者完成研究,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两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了受种者疫苗接种等待时间(P<0.005),观察组受种者疫苗接种体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一站式接种流程在疫苗接种中,缩短了受种者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受种者的接种体验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一站式接种流程 新冠疫苗 疫苗接种等待时间 接种体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3例HIV/AIDS患者因接种疫苗引起的严重副反应案例进行调查,分析造成严重副反应的原因,研究HIV/AIDS患者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3例HIV/AIDS接种疫苗副反应案例从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控制、CD4淋巴细胞变化、病毒载量抑制及副反应控制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论 免疫缺陷人群接种疫苗要选择恰当时机,接种疫苗会对免疫缺陷人群的免疫功能造成短期的抑制。讨论 HIV/AIDS患者应在艾滋病毒得到有效抑制、免疫功能良好,没有严重机会性感染的情况下接种疫苗,从而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副反应  调查分析  接种新冠疫苗 HIV/AIDS
  • 简介:摘要: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快速发现传染源。在各地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中,核酸检测是最常用最关键的手段。疫苗接种是预防疫情快速蔓延的关键手段。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需要明确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具体作用,并且要采取有效手段确保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作用。

  • 标签: 核酸检测 疫苗接种 疫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社区的接种护士参与全民免费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体验,为更好的完成大规模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4月16—18日,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参加"第二届西部免疫规划与健康高峰论坛"的11个省份的社区预防接种门诊护士,就其参与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体验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样本量的确定以信息达到饱和为标准;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分析对11名护士的访谈资料,归纳提炼出困难与挑战、心理体验以及组织协调3个主题。困难与挑战主题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常规疫苗接种资源被挤占、网络预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大规模接种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4种体验,心理体验包括责任感强、焦虑累积以及社会认同感缺乏,组织协调主题包括组织接种的有序程度与接种资源的统筹整合方面的体验。结论社区接种护士在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中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今后应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接种效率;加强接种护士的心理建设,协助其疏导负面情绪;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组织接种工作。

  • 标签: 卫生服务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预防接种 护士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的肺炎疫苗犹豫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3月30日至2021年4月10日期间,利用问卷星平台对上海市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居民展开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9.7±13.3岁,男性占49.2%,男女比例为0.97:1。37.8%的调查对象存在疫苗犹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是否知晓疫苗的适用人群、是否了解疫苗接种禁忌、是否相信疫苗有效等因素与肺炎疫苗犹豫有显著关联。结论 社区居民对疫苗的认知、信任是接种犹豫的影响因素,未来可通过提升公众对肺炎疫苗的认知和信任度,以便提高新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新冠肺炎 接种犹豫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EMA)在疫苗接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FEMA项目小组,绘制疫苗接种环节风险评估图,确定疫苗接种管理失效模式,分析确认根本原因,实施改进措施。结果:疫苗接种三查七对一验证执行率、留观时间正确率、接种单信息正确率均显著提升(P<0.01)。结论:应用FEMA对疫苗接种进行管理,可以有效保障疫苗接种安全,提高新疫苗接种质量。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新冠疫苗 接种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造成了全世界的大流行,死亡人群中老年人占比最高,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随着中国社会面全面放开,老年人的感染风险增大,有可能造成医疗资源挤兑。研究表明,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老年人感染率,减轻感染症状。本文就国内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针对性的疫苗接种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老年人肺炎疫苗的接种意愿及接种率,降低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 标签: 老年人 新冠病毒疫苗 接种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给多国人民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现在是抗击疫情的最关键时刻,谁放松就是对疫情的放纵,有些国家,不顾疫情,不惧疫情,在疫情这么严峻的情况下,多国人民大规模上街示威游行,抗疫封城、反对疫情严格管控。坚持举办大型节日活动,再加上医院不堪重负,人满为患,医疗设备、呼吸器、氧气等严重短缺,加快了肺炎疫情的蔓延,多国相继报告发现变异病毒,疫情蔓延的速度不减反增,变异病毒传播速度和感染性明显增强,世界各国的疫情防控不容乐观,肺炎疫情蔓延到几乎整个全球。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抗疫 有效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在进行大规模免费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前调查人们对接种疫苗的态度,以及影响到接种疫苗态度的因素。方法对2021.1-2021.7月份未接种群众开展了问卷调差。结果通过调查发现人们接受接种疫苗率在82.74,而持有犹豫态度的占据了14.73%,反对的有2.33%,此结果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疫苗注射过程应激反应及人员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400例进行疫苗接种的人士,研究组(200例),心理护理,对照组(200例),常规护理,对比纠纷率,投诉率,应激反应率,以及接种的满意度。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纠纷率,投诉率,应激反应率均较多(P<0.05),接种工作满意度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效果显著,疫苗注射过程应激反应率较低,工作的满意度高,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冠疫苗注射过程 心理护理 应激反应 人员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疫苗注射过程应激反应及人员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400例进行疫苗接种的人士,研究组(200例),心理护理,对照组(200例),常规护理,对比纠纷率,投诉率,应激反应率,以及接种的满意度。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纠纷率,投诉率,应激反应率均较多(P<0.05),接种工作满意度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效果显著,疫苗注射过程应激反应率较低,工作的满意度高,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冠疫苗注射过程 心理护理 应激反应 人员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疫苗注射过程应激反应及人员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400例进行疫苗接种的人士,研究组(200例),心理护理,对照组(200例),常规护理,对比纠纷率,投诉率,应激反应率,以及接种的满意度。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纠纷率,投诉率,应激反应率均较多(P<0.05),接种工作满意度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效果显著,疫苗注射过程应激反应率较低,工作的满意度高,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冠疫苗注射过程 心理护理 应激反应 人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