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们报道一例以眼内收入我院的男性患者,入院后经抗生素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患者高热、寒战,经肝脏超声及腹部CT检查发现肝脏脓肿,经皮肝穿引流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眼内得到控制,但视力丧失,眼球逐渐萎缩,3个月后眼球摘除治疗。我们报道此例患者为提醒临床医生注意眼内的早期诊治,其多由机体其他部位感染转移而致,一经发现尽早行原发灶的治疗及早期眼部手术治疗,以挽救眼球。

  • 标签:
  • 简介:摘要感染心内膜炎可继发感染动脉瘤。感染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上易被忽视和误诊,通常因血管破裂导致患者死亡。感染动脉瘤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可短期内突然出现,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例患者为青少年,无血管基础疾病,心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感染得到控制准备出院时,突发感染动脉瘤,经及时发现治疗后,病情缓解。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感染动脉瘤的认识。

  • 标签: 动脉瘤,感染性 感染性心内膜炎 继发感染
  •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化脓胆管并发感染休克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例急性化脓胆管并发感染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重点护理内容。结果本组除1例病人因家属放弃治疗、入院后2d死亡,另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5例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休克均得以纠正,经治愈出院。结论及时补充血容量、控制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管道的护理对于保证急性化脓胆管并发感染休克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感染性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收入ICU的急性化脓胆管感染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中心ICU40例急性化脓胆管感染休克,分为内镜治疗(24例)与手术治疗组(16例),记录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ICU监护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病情危重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在治愈率、并发症、ICU监护时间(分别为87.5%、3.7%、9.3±3.3d)均优于手术治疗组(分别为81.3%、20.8%、8.7±3.2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化脓胆管治疗关键在于通畅引流,内镜治疗优于手术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缩短ICU监护时间。

  • 标签: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感染性休克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手术 预后
  • 作者: 周龙江 王苇 张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扬州 225012 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2,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扬州 225012,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感染颅内动脉瘤(infectiou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IA)是一种罕见的感染神经系统血管病变。IIA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未破裂IIA则临床表现隐匿,诊断较为困难。文章主要围绕IIA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颅内感染性动脉瘤 临床诊断 影像学诊断
  • 简介:甲疾病种类繁多,其中甲感染疾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上最常见甲感染疾病是甲真菌感染,但临床上甲感染疾病还包括病毒、细菌、梅毒螺旋体和疥螨等感染,临床工作中容易漏诊或误诊。

  • 标签: 感染性甲病 病毒 细菌 梅毒 疥疮
  • 简介:摘要儿急性喉炎,多见于3个月~6岁儿童,好发于冬、春季节,往往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由于小儿喉腔狭小,喉软骨柔软,喉部黏膜下淋巴管丰富,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发生水肿,加之反应能力差,家属观察不及时,易导致病情加重而发生喉阻塞,引起呼吸困难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38例小儿急性喉炎并喉阻塞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提示患儿入院后应引起高度重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切救治护理应从对患儿病情需要做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 标签: 小儿 喉炎 急性 吸气性呼吸困难
  • 简介:G-菌感染引发的内毒素释放及肠源内毒素易位进入血循环中是启动脓毒症的主要毒素,  4.2.6 大量抗细胞因子IL4和IL10可以减少或消除内毒素诱发的TNFα及IL1的生成,IL4及IL10有抑制或减少TNFα及IL1分泌的作用

  • 标签: 感染性预防 脓毒症感染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感染发热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感染发热患者护理水平的提升,研究就优质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48例感染发热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感染发热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护理水平的提升。

  • 标签: 感染性发热 优质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感染流产患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特点,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采用回顾研究方法对孝感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12例感染流产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流产患者中8例有阴道出血病史,4例有长期阴道分泌物增多情况。有4例患者出现高热,其中1例出现感染休克,9例患者出现胎膜早破,实验室检查提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皆升高。经过抗感染和及时终止妊娠等综合治疗,9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患者由于病情特殊转上级医院,追踪临床结果均痊愈出院。结论 感染流产属于特殊类型流产,需早期诊断,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及时终止妊娠,清除感染灶等综合治疗。同时对存在生殖道感染患者需要积极检查病原体和规范治疗,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流产 ,感染性 ,阴道炎
  • 简介:摘要本组6例感染心内膜炎继发颅内感染动脉瘤(IIA)患者,年龄(29.3±8.4)岁。6例共8个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7个,手术治疗6个,包括血管内栓塞治疗4个,开颅手术夹闭2个。2例发生术后再出血,1例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梗塞,2例动脉瘤手术治疗后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发病后3个月随访提示,预后良好(mRS≤2分)3例,重残1例,死亡2例。重残和死亡病例均为新发脑梗塞和术后再出血的患者。IIA是细菌心内膜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青年男性,因皮肤紫癜、血尿、大量蛋白尿、肌酐升高、高血压就诊,肾组织活检病理示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伴新月体形成,IgA、C3、C1q沿系膜区沉积,电镜示系膜区、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心脏彩色超声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最初诊断为IgA血管,予甲泼尼龙 80 mg 每日1次静脉输液,环磷酰胺0.6 g 静脉输液1次,利妥昔单抗600 mg 静脉输液1次,治疗18 d后出现脑出血,治疗1个月后出现发热伴肾功能恶化(肌酐 351 μmol/L)。心脏彩色超声见室间隔缺损,破口处和二尖瓣前叶赘生物形成;血培养示血孪生球菌,最终诊断感染心内膜炎。予左氧氟沙星 0.25 g 每日1次静脉输液+头孢曲松2 g每12小时静脉输液共8周,转外科行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甲泼尼龙减量为40 mg 每日1次静脉输液并逐渐减停。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血培养持续阴性,治疗后14个月肌酐降至86 μmol/L。感染心内膜炎有时表现不典型,且与IgA血管在临床和病理有相似之处,可能误诊为IgA血管。对表现为紫癜和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应注意除外感染心内膜炎。

  • 标签: 心内膜炎,细菌性 血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