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皮肤瘙痒(UP)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74例U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高通量组(37例)和低通量组(37例),分别给予高通量、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患者血清毒素清除、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结果高通量组患者透析后可视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低通量组(P<0.05),瘙痒缓解优良率为37.03%(10/37),显著高于低通量组的5.41%(2/37)(P<0.05);透析后,高通量组患者磷、β2微球蛋白(β2-M)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均显著低于低通量组(P<0.05),两组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高通量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SCF)水平显著低于低通量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35/37),显著高于低通量组的78.38%(29/37)(P<0.05);高通量组患者透析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低通量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UP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血清毒素清除效果,降低周血干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尿毒症 肾透析 皮肤瘙痒 生活质量 干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80例初诊GD患者为GD组,另抽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Treg/Th17,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骨密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组患者第1~4腰椎与股骨颈的骨密度值降低,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及骨保护蛋白(OPG)/细胞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比值亦降低,外周血中Treg/Th17同样降低,而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OPG、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RANKL表达水平增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Th17与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变化以及TGF-β、OPG/RANKL呈正相关(P<0.05),与IL-6、IL-17、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GD患者骨密度的降低可能与Treg/Th17平衡紊乱介导的OPG/RANK/RANKL系统对骨代谢的负性调控相关。

  • 标签: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骨密度 细胞因子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梅毒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价值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早期获得性梅毒患者共60例,设置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进行检查的健康人员60例,设置为参照组。两组均行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以及血清免疫细胞因子测定。结果患有梅毒的实验组经过检测后,其细胞指数变化以及发生率均高于参照组,而健康人员指标未出现差异性变化,两组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对梅毒患者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效果显著,能够准确对梅毒进行测定和诊断,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梅毒患者 外周血细胞 形态检验 意义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健康者和成人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牙龈卟啉菌阳性个体T细胞系中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及γ-干扰素的比例。方法:Elisa法检测牙龈卟啉菌阳性个体T细胞系中CD4+、CD8+T细胞所占比例,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种细胞因子数量。结果:两组间3种细胞因子表达无显著差异,但部分个体γ-干扰素表达高于其他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牙龈卟啉菌阳性个体易患牙周疾病者,γ-干扰素表达增高。

  • 标签: 细胞因子 T细胞 牙龈卟啉菌 牙周疾病
  • 简介:背景:骨骼肌损伤后再生能力有限,细胞因子在骨骼肌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细胞和系列调控分子参与了骨骼肌损伤的修复。细胞打印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构造具有生物活性的三维多细胞体系的先进技术,其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目的:探讨骨骼肌修复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并简述细胞打印技术在骨骼肌损伤中的优势和应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002至2015年有关细胞因子修复骨骼肌损伤,细胞打印技术在骨骼骨损伤中应用的相关报道。通过计算机检索到文献146篇,初筛标题和摘要,排除重复研究及不相关的内容,最终45篇文献进入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等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4等抗炎性细胞因子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细胞生长因子能有效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形成肌管,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对可能取得骨骼肌修复有重要意义;(3)细胞打印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复制和重建缺损组织/器官的复杂结构,在包括毒理学研究、医疗测试和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试验平台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应用,细胞打印技术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 标签: 细胞因子类 骨骼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间质干细胞因其来源广泛,其易于分离、容易被扩增等特点,被广泛应用,给患者带来益处。大量研究显示间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等方式促进间质干细胞迁移及分化,进而发挥治疗作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不祥,本文就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附壁、滚动、趋化、过程中的部分细胞因子作一综述,能更好的了解间质干细胞迁移过程。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迁移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涂片细胞形态与红细胞参数在临床初诊MA与MD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0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结果和显微镜下血涂片细胞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A患者MCV.MCH值高于MDS患者RDW值低于MDS患者,MA患者红细胞异形率明显低于MDS患者。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结合红细胞参数可以初步区分MA和MDS。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AIDS病人的外周血CD4+T细胞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关系。方法检测AIDS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对检测结果进行数理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血红蛋白下降越多,CD4+T细胞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关系。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白细胞也有一定程度下降,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血小板的下降不明显。结论CD4+T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的高低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CD4+T细胞 血红蛋白(HB)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 简介:摘要目的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是一组较为罕见的疾病,它在儿童中发病远高于成人。本研究为了解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HL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状态,明确在HLH发生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及活化情况及其在诊断及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29例HL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面标记和T细胞活化后表面分子的表达进行分析,并以健康儿童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LH患者CD4+T细胞明显下降,CD8+T细胞明显升高,CD4+/CD8+T细胞比值降低,NK细胞明显减低。结论HLH患者CD8+T细胞异常升高,CD4+T细胞增生程度减低,NK细胞功能受损,免疫反应失控在HLH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状态有助于了解HLH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检测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商品名美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前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可能免疫学机制。方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然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观察美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前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作疗效评估,进一步作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因子明显低于正常人,而Th2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美能治疗后,患者Th1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h2细胞因子水平下降。Th1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呈正相关,Th2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美能通过逆转慢性荨麻疹患者失衡的Th1/Th2免疫反应是其达到临床疗效的可能机制之一。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治疗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TH1/TH2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细胞因子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成熟、功能维持、调节免疫应答、参与炎症反应、创伤愈合和肿瘤消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细胞因子的研究成果为临床上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科学基础,特别是利用细胞因子治疗肿瘤、感染、造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1]。随着细胞表面标记及胞内细胞因子标记流式细胞技术的出现,使对胞内细胞因子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流式细胞术也成为了检测单细胞水平细胞因子表达能力的重要检测方法。本文针对流式细胞术在胞内细胞因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细胞内 细胞因子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种肝细胞或肝移植中,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对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敲除猪肝细胞(GalT-KO-hep)的作用。方法利用永生化GalT-KO-hep,与经脂多糖+聚肌胞苷酸激活的h-PBMC共培养。生化分析检测共培养上清中白蛋白、ALT、AST和尿素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alT-KO-hep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alT-KO-hep中Caspase-3剪切体表达以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核因子κB(NF-κB)、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STAT3)和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刺激时间h-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共培养模型不同时间点上清液生化指标含量、GalT-KO-hep中Caspase 3剪切体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GalT-KO-hep与活化h-PBMC共培养6 h组上清液中ALT含量高于共培养24 h和48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培养48 h组AST含量高于共培养6 h和24 h组(P均<0.05);共培养24 h和48 h组尿素含量均高于共培养6 h组(P均<0.05)。GalT-KO-hep与活化h-PBMC共培养24 h和48 h后,细胞中Caspase 3剪切体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程度逐渐增加。与活化h-PBMC共培养0.5、1、6和12 h后,GalT-KO-hep磷酸化蛋白p-STAT3、p-JNK、p-IκBα、p-P38 MAPK、p-AKT和p-ERK(1/2)均被不同程度激活。结论h-PBMC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诱导GalT-KO-hep损伤和凋亡,并促进炎症相关分子通路的激活。

  • 标签: 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敲除猪肝细胞 异种肝移植 免疫排斥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杭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MPP患儿6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病情进展程度将MPP患儿分为急性期组(n=29)和恢复期组(n=31),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MPP急性期组IFN-γ、IL-4水平[(1 235.24±254.64)ng/L、(781.13±113.09)ng/L]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545.38±58.57)ng/L、(331.27±64.18)ng/L](t=14.683、19.108,均P=0.001)和对照组[(477.96±46.61)ng/L、(241.86±39.07)ng/L](t=20.534、30.813,均P=0.001),Th1/Th2水平[(1.65±0.37)]明显低于恢复期组[(1.97±0.42)](t=3.123,P=0.003)和对照组[(2.28±0.56)](t=5.405,P=0.001);MPP恢复期组IFN-γ、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5.729、7.805,P=0.003、0.001),Th1/Th2水平低于对照组(t=2.652,P=0.010)。结论MPP患儿存在Th2占优势的免疫失调。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T淋巴细胞 免疫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谱在老年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体内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于2019年10月,采取回顾性研究,选取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老年矽肺患者167例为调查对象,分为矽肺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15例作为感染组,其中Ⅰ期矽肺41例,Ⅱ期矽肺38例,Ⅲ期矽肺36例;矽肺不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2例作为不感染组;选择同期院内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对象进行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A(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等指标水平检测并统计分析相关实验数据。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感染组的IL-6、IL-10、IL-17A、TNF-α和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感染组治疗前后的IL-6、IL-10、IL-17A、TNF-α和IFN-γ水平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感染组的IL-10、IL-17A、TNF-α和IFN-γ水平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感染组Ⅰ期患者比较,感染组Ⅲ期患者治疗前IL-6、IL-10、IL-17A和IFN-γ水平更高;与感染组Ⅱ期患者比较,感染组Ⅲ期患者治疗前IL-6、IL-17A水平更高;与感染组Ⅰ期患者比较,感染组Ⅱ期患者IL-10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诊断老年矽肺患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IL-6的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910),其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5.2%和98.1%。结论IL-6、IL-10等细胞因子检测在老年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早期诊疗中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及较高的诊断效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医生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 标签: 矽肺 细胞因子 老年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中,细胞因子风暴对重症患者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在风湿病、肿瘤免疫治疗和感染等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中,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参与的细胞因子类型各具特点。在不同疾病背景下,针对特定细胞因子如IL-6的靶向治疗方案呈现出不同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细胞因子风暴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Genistein 对哮喘小鼠 BALF 中 IL-4 、 IL-5的影响。方法: 32只 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 哮喘模型组( A 组)、 Genistein 干预组 (B 组 ) 和 对照组( C 组 ) 。采用卵蛋白(OVA)、氢氧化铝联合雾化吸人的方法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 。 B 组并于激发前腹腔 Genistein 。检测 BALF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依赖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及细胞因子IFN-γ、IL-4及TNF-α的水平变化与MG的关系。

  • 标签: 细胞因子 重症肌无力
  • 简介:糖尿病肾病病因极其复杂,机制未明,目前也无特效治疗方法,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因其后期的肾小球硬化,往往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关于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显示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极其密切。该文就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以及白细胞介素-6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