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1961—2009年苏浙沪地区144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和2008—2010年苏浙沪地区社会经济资料,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度、承灾体易损性及抗灾能力4个方面综合评估和分析了苏浙沪地区高温灾害风险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961—2009年苏浙沪地区高温致灾因子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浙江地区高温致灾因子危险性明显大于上海和江苏地区;孕灾环境敏感度指数呈北部和中部地区高、南部地区低的分布,高温灾害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及浙北的平原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和规模较大的苏浙沪核心城市多为高温灾害承灾体高易损性区,苏北和浙南相对欠发达地区多为高温灾害承灾体低易损性区、次低易损性区或中等易损性区;沪宁杭地区高温灾害的抗灾能力最强,对应的抗灾能力风险较低,而苏北地区和浙南山区高温灾害的的抗灾能力风险较高。综合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度、承灾体易损性和抗灾能力4个方面,苏浙沪地区高温灾害综合风险总体呈中南部地区风险高、北部地区风险低的分布,高温灾害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浙江大部及上海、苏南部分地区,高温灾害低风险区或次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和浙江沿海地区。

  • 标签: 高温 致灾因子危险性 孕灾环境敏感度 承灾体易损性 抗灾能力 风险区划
  • 简介:根据杭州市1959-2010年降水资料、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要素,综合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环境及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区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编制以100m×100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杭州市伏、秋旱灾害风险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淳安西北部、建德中南部、桐庐中部、富阳南部、临安东部以及余杭、主城区,伏旱、秋旱灾害风险均较高。

  • 标签: 干旱 风险 模糊综合评价 空间分析
  • 简介:摘要地质灾害虽然具有一定的偶发性等特性,但仍有规律可循,给人民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不可估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有了比较及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本文主要就地质灾害风险区划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其针对性和综合性兼具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综合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地质灾害也呈现出频发的态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平,相关部门必须要对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治。文章分析了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综合防治 对策
  • 简介: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 ,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并随着不断加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危及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区域滑坡作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已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和损失,并一定程度的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性。所以,本文对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进行探索,希望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以有效降低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

  • 标签: 区域滑坡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风险管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兴隆煤矿3号煤层瓦斯条件进行分析,计算了3号煤层的瓦斯基本参数,划定了煤矿的瓦斯危险

  • 标签: 兴隆煤矿 瓦斯 3号煤层 突出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滑坡、泥石流是常见的地质灾害,究其原因是因为雨量的增多以及地质受到破坏,从而对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的同时,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性。而近年来,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下,人们加强了对自然灾害防治的关注度,加强了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以期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基于此,本文主要了解了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的概述内容,探究了我国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历程,并针对危险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在降低地质灾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人们的切身利益,进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 标签: 区域滑坡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时间突发性以及空间规律性的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调查统计,在近20年的时间内,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死亡百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本文就我国的地质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 标签: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综合防治 对策
  • 简介:利用GIS技术,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的基础上,根据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将各评价指标的栅格图进行叠加,得到安塞县花期冻害风险区划栅格图。区划结果显示;安塞县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共划分四个风险等级区域,风险I区主要分布在招安镇、沿河湾、高桥乡及楼坪乡一带,基本无重度花期冻害;风险Ⅱ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的山区,风险Ⅲ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500m的山区;风险Ⅳ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上的楼坪乡及砖窑湾镇西南的山区。

  • 标签: GIS 花期冻害 安塞 区划
  • 简介:利用内蒙古73个旗县气象站点1979—2013年的观测资料、历史干旱灾害资料、马铃薯产量数据和社会属性数据等,通过内蒙古马铃薯花期的降水距平干旱指标,确定了干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分布,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孕灾环境的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内蒙古马铃薯花期干旱灾害的风险性进行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干旱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东北部、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区、乌兰察布市大部、锡林郭勒盟南部和赤峰市部分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15.0%;干旱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南部和北部、赤峰市大部、通辽市西部和兴安盟大部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33.4%;干旱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通辽市东部和呼伦贝尔市东南部,所占比例为31.8%;干旱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具有灌溉能力的河套灌区和辽河流域,所占面积比例为19.8%。

  • 标签: 马铃薯 花期 干旱 风险区划 内蒙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内肿瘤手术中伴有非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1017年9月期间实施颅内肿瘤手术的50例患者,观察组为术中伴有非手术区域血肿(25例),对照组为术中不存在非手术区血肿患者(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肿瘤病灶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合并脑积水与脑萎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肿瘤手术中伴有非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较多,在实际手术中应注重对上述因素患者非手术区域的监测,便于尽早处理。

  • 标签: 颅内肿瘤手术 非手术区域血肿 危险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冶金行业作为工业基础行业发展速度随之加快,规模化和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在规模扩大的同时,配套的辅助设施规模和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冶金企业辅助设施配套也随之出现重大危险源,当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后,对厂区的各生产系统影响程度不一,如何优化配置有限的应急救援资源,通过区域应急救援决策研究,实现救援“效益”的最大化,对企业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冶金企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区域应急模糊决策一、概述某冶金企业是具有30多年历史,从事铅锌冶炼的大型国有企业,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主要生产铅、锌、银等金属产品,为保证公司动力供应,该公司在厂区内有1000m3的煤气储罐3座,位于厂区的西北部边缘,厂区周围比较空阔,周边环境主要为荒山和荒坡,地势比较平坦,针对煤气储罐发生泄漏而导致的火灾、爆炸、中毒事故最具危险性,根据蒸气云爆炸模型计算公式,将爆炸物(煤气)的储存质量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当煤气储罐发生蒸气云爆炸时(计算过程略),爆炸引起的死亡半径为:246m;重伤半径为:518.2m;轻伤半径为:1110.5m;财产损失半径为:1258.5m,将整个厂区都包括在内,同时还影响厂区周边的区域,当煤气储罐发生蒸气云爆炸时,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死亡区域覆盖了几乎整个备料车间生产区域,重伤区域覆盖了变电站、粗铅车间、炼锌车间、炼银车间生产区域的小部分,轻伤半径覆盖了备料车间、变电站、粗铅车间的全部区域和炼锌车间、炼银车间生产区域的大部分,财产损失半径则覆盖了整个厂区和一些周边区域……

  • 标签: 企业煤气 储罐重大 决策研究
  • 作者: 王霞 刘振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5
  • 机构:(1 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西安市 710054)
  • 简介:摘要:通过对泾阳产业新城PPP 项目(一期)所在区域野外地质灾害调查以及相关资料收集,根据区域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结合地质灾害点的发育密度、危险程度以及威胁范围,以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坡度指标、坡高指标、坡型指标,并考虑地质灾害承灾体重要程度,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利用GIS系统对项目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将结果与传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进行对比,论证准确性。

  • 标签: 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GIS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工工程活动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风险的发生几率也在不断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地质灾害进行预防,需要加强地质灾害发生分析,然后制定相对应的治理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本文主要对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 标签: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地质灾害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环境造成重大影响,而且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隐患。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地质灾害,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地质灾害的防治上愈发重视,但地质工程的日益增多和对自然环境的日益破坏使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仍然十分普遍。因此,对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风险区划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开展预防性的研究,对于提高地灾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综合防治 解决策略
  • 简介:摘要:对发生在淮南地区近10年的ADTD闪电定位资料进行筛选汇总、对频率分布及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对质量进行控制。利用百分位数法将雷电流强度进行等级划分,绘制淮南地区雷电易发区图。根据各县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密度,土地面积,引用雷暴日数M,经济(GDP)易损模数D,生命易损模数L,绘制淮南地区雷电易损区图。有雷电易发和易损因子,采用加权法,将淮南地区雷电风险区划分为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一般风险区,形成淮南地区的雷电风险区划空间分布图。

  • 标签: 淮南市 雷电 易发 易损 风险 区划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云浮市2001-2019年的雷电灾害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云浮市雷电灾害事件年分布呈下降趋势,雷电灾害事件月分布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6月,人员伤亡事件峰值出现在7月。本文利用雷电灾害频数、地闪密度、人口密度、单位面积的工农业生产总值4个指标对云浮市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区划,得出大部分地区处于极低风险区,云城区处于极高风险区

  • 标签: 雷电灾害事件 特征分析 雷电风险区划
  • 简介:摘要:在当今世界,森林火灾的频发成为严峻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建立高效的森林火灾风险区划模型成为预防和管理火灾的迫切需求。本文旨在深入森林火灾风险区划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提出一种全面而可行的模型,以更好地划定潜在火险区。希望为森林火灾风险的科学评估和有效预防提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

  • 标签: 森林火灾风险区划模型 建立 优化
  • 简介:摘要:长江航道四川段属于典型的山区河流,航段弯曲,周边山岭阻隔,通航环境复杂多变,灾害性天气频发加剧了航运安全的风险,由气象灾害造成航运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对导航设备落后的轮渡和小型船舶的航行安全产生了重大威胁,本文利用气象、水文等数据运用FloodArea模型计算洪水淹没范围和淹没深度再结合地理信息、社会经济统计以及历史灾情数据划分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等5级的暴雨致灾危险性评估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