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利用 泰州 市 20 17 —20 19 年闪电定位系统资料,选取雷击密度、雷电流幅值作为雷电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指标,选取生命易损模数、经济易损模数作为雷电灾害承灾体易损性评估指标,采用 4 级分区法对上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将 泰州市 7 个区(县)按照 4 个雷电灾害评估指标的所属等级获取相应等级值,最后根据适当的权重对评价指数归一化处理,形成 泰州 市雷电灾害综合风险。结果表明: 兴化市 为 低风险 区域, 姜堰区、泰兴市 为 中风险 区域, 高港区、医药高新区、靖江市 为 高风险 区域, 海陵 区为极 高风险 区域。

  • 标签: 雷电灾害 评估指标 风险区划
  • 简介:气象灾害是制约茶叶生产并影响其品质的主要因素。为提升江南地区茶叶生产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基于1961~2011年江南茶区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江南茶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的年际及年代际分布,采用层次分析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茶区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综合风险。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江南茶区早春霜冻和冬季冻害发生频率均呈北多南少的纬向地带性分布,且呈逐年代减小趋势;夏季热害年代际发生频率表现为先降后猛增的特征,2000年代发生频率最高,以湖南、江西和浙江省变化最显著。江南茶叶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高风险主要位于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中风险主要位于浙江中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和湖北北部,而江西、湖南及福建大部、浙江南部和湖北南部属低风险,适宜茶叶种植生产。

  • 标签: 早春霜冻 夏季热害 冬季冻害 年代际变化 茶叶 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 简介:通过对杭州市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及200多个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进行筛选,得到杭州地区2004—2010年雷雨大风序列,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环境、防灾能力角度对杭州地区雷雨大风灾害进行风险。结果表明,雷雨大风多发生在春、夏季节;午后及傍晚,地势较低的平原、河谷、峡谷地带。杭州地区雷雨大风高风险域主要分布在城区、富阳、余杭、萧山、临安东北部及千岛湖富春江流域一带;低风险域主要分布于淳安、建德北部以及杭州中部部分地区。

  • 标签: 杭州 雷雨大风 灾害风险 区划
  • 简介:摘要: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我县大风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强化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结合我县实际,在新疆农业气象台的指导下,编制完成叶城县农业气象灾害风险

  • 标签: 叶城县 大风灾害 风险区划
  • 简介: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十分普遍。地质灾害不仅仅是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经济发展的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地域性的特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灾害的防治上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鉴于的特殊国情,灾害从根本上杜绝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中,作为防治手段的一种,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进行区划,开展预防性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大有裨益。

  • 标签: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综合防治
  • 简介:利用1961—2009年苏浙沪地区144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和2008—2010年苏浙沪地区社会经济资料,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度、承灾体易损性及抗灾能力4个方面综合评估和分析了苏浙沪地区高温灾害风险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961—2009年苏浙沪地区高温致灾因子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浙江地区高温致灾因子危险性明显大于上海和江苏地区;孕灾环境敏感度指数呈北部和中部地区高、南部地区低的分布,高温灾害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及浙北的平原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和规模较大的苏浙沪核心城市多为高温灾害承灾体高易损性区,苏北和浙南相对欠发达地区多为高温灾害承灾体低易损性区、次低易损性区或中等易损性区;沪宁杭地区高温灾害的抗灾能力最强,对应的抗灾能力风险较低,而苏北地区和浙南山区高温灾害的的抗灾能力风险较高。综合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度、承灾体易损性和抗灾能力4个方面,苏浙沪地区高温灾害综合风险总体呈中南部地区风险高、北部地区风险低的分布,高温灾害高风险和次高风险主要集中分布在浙江大部及上海、苏南部分地区,高温灾害低风险或次低风险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和浙江沿海地区。

  • 标签: 高温 致灾因子危险性 孕灾环境敏感度 承灾体易损性 抗灾能力 风险区划
  • 简介:根据杭州市1959-2010年降水资料、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要素,综合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环境及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区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编制以100m×100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杭州市伏、秋旱灾害风险图。区划结果表明,淳安西北部、建德中南部、桐庐中部、富阳南部、临安东部以及余杭、主城区,伏旱、秋旱灾害风险均较高。

  • 标签: 干旱 风险 模糊综合评价 空间分析
  • 简介:摘要地质灾害虽然具有一定的偶发性等特性,但仍有规律可循,给人民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不可估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有了比较及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本文主要就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其针对性和综合性兼具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综合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地质灾害也呈现出频发的态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平,相关部门必须要对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治。文章分析了地质灾害风险与综合防治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综合防治 对策
  • 简介:摘要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时间突发性以及空间规律性的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调查统计,在近20年的时间内,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死亡百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本文就我国的地质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 标签: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综合防治 对策
  • 简介:利用GIS技术,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的基础上,根据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将各评价指标的栅格图进行叠加,得到安塞县花期冻害风险栅格图。区划结果显示;安塞县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共划分四个风险等级区域,风险I区主要分布在招安镇、沿河湾、高桥乡及楼坪乡一带,基本无重度花期冻害;风险Ⅱ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的山区,风险Ⅲ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500m的山区;风险Ⅳ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上的楼坪乡及砖窑湾镇西南的山区。

  • 标签: GIS 花期冻害 安塞 区划
  • 简介:利用内蒙古73个旗县气象站点1979—2013年的观测资料、历史干旱灾害资料、马铃薯产量数据和社会属性数据等,通过内蒙古马铃薯花期的降水距平干旱指标,确定了干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分布,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孕灾环境的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内蒙古马铃薯花期干旱灾害的风险性进行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干旱高风险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东北部、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区、乌兰察布市大部、锡林郭勒盟南部和赤峰市部分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15.0%;干旱中风险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南部和北部、赤峰市大部、通辽市西部和兴安盟大部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33.4%;干旱较低风险主要分布在通辽市东部和呼伦贝尔市东南部,所占比例为31.8%;干旱低风险主要分布在具有灌溉能力的河套灌区和辽河流域,所占面积比例为19.8%。

  • 标签: 马铃薯 花期 干旱 风险区划 内蒙古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工工程活动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风险的发生几率也在不断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地质灾害进行预防,需要加强地质灾害发生分析,然后制定相对应的治理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本文主要对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 标签: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地质灾害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环境造成重大影响,而且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隐患。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地质灾害,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地质灾害的防治上愈发重视,但地质工程的日益增多和对自然环境的日益破坏使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仍然十分普遍。因此,对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开展预防性的研究,对于提高地灾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综合防治 解决策略
  • 简介:摘要:对发生在淮南地区近10年的ADTD闪电定位资料进行筛选汇总、对频率分布及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对质量进行控制。利用百分位数法将雷电流强度进行等级划分,绘制淮南地区雷电易发区图。根据各县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密度,土地面积,引用雷暴日数M,经济(GDP)易损模数D,生命易损模数L,绘制淮南地区雷电易损区图。有雷电易发和易损因子,采用加权法,将淮南地区雷电风险分为高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形成淮南地区的雷电风险空间分布图。

  • 标签: 淮南市 雷电 易发 易损 风险 区划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云浮市2001-2019年的雷电灾害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云浮市雷电灾害事件年分布呈下降趋势,雷电灾害事件月分布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6月,人员伤亡事件峰值出现在7月。本文利用雷电灾害频数、地闪密度、人口密度、单位面积的工农业生产总值4个指标对云浮市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区划,得出大部分地区处于极低风险,云城区处于极高风险

  • 标签: 雷电灾害事件 特征分析 雷电风险区划
  • 简介:摘要:在当今世界,森林火灾的频发成为严峻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建立高效的森林火灾风险模型成为预防和管理火灾的迫切需求。本文旨在深入森林火灾风险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提出一种全面而可行的模型,以更好地划定潜在火险区域。希望为森林火灾风险的科学评估和有效预防提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

  • 标签: 森林火灾风险区划模型 建立 优化
  • 简介:摘要:长江航道四川段属于典型的山区河流,航段弯曲,周边山岭阻隔,通航环境复杂多变,灾害性天气频发加剧了航运安全的风险,由气象灾害造成航运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对导航设备落后的轮渡和小型船舶的航行安全产生了重大威胁,本文利用气象、水文等数据运用FloodArea模型计算洪水淹没范围和淹没深度再结合地理信息、社会经济统计以及历史灾情数据划分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等5级的暴雨致灾危险性评估图。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水县冰雹灾害频发,各类经济作物及果园产业等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根据白水县2002—2021年近20年的降雹记录、耕地及果园面积、人口密度和防雹炮点密度等资料,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三个方面,采用综合评价法和自然间断分类法构建白水县冰雹灾害风险,为减少冰雹灾害影响提供参考数据。

  • 标签: 冰雹灾害 危险性 易损性 防灾减灾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火灾风险作为城市防火管理的重要工具,在防火策略制定和应急响应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火灾风险的基本原理,包括风险评估、区域划分和管理措施。针对火灾风险对防火策略的指导意义,从精准防控、资源优化、指导预防和应急响应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 标签: 火灾 风险区划 防火策略 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