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鄂西鹿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槲皮素(1)、二氢槲皮素(2)、木犀草素(3)、山柰酚(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henryiosideA(7)、henryiosideB(8)。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鄂西鹿药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鄂西鹿药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目的:研究马鞭草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测定。结果:从马鞭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可溶部分得到4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异毛蕊花苷(1)、阿克替苷(2)、ParviflorosideB(3)和CampneosideⅠ(4);从石油醚可溶部分得到2个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分别为十六酸甲酯(5)和十六酸乙酯(6)。结论: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5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马鞭草 化学成分 苯乙醇苷类
  • 简介:目的:研究版纳藤黄Garciniaxipshuanbannaensis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版纳藤黄果实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舍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tovophyllinB(Ⅰ),β-谷甾醇(Ⅱ),熊果酸(Ⅲ),1-十八醇(Ⅳ),isogarcinol(Ⅴ),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Ⅵ),木犀草素(Ⅶ),luteolin-7—O-glucuroaicacidmethylester(Ⅷ),胡萝卜亭(Ⅸ),牡荆苷(Ⅹ),β-D-吡喃阿拉伯糖(Ⅺ),蔗糖(Ⅻ)。结论:化合物Ⅰ、Ⅲ~Ⅺ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 标签: 版纳藤黄 果实 化学成分
  • 作者: 牛超王振辉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03-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
  • 机构:[摘要]本文对仙茅70%乙醇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溶剂萃取法、硅胶柱色谱法、ODS柱色谱法、制备薄层法、制备HPLC、SephadexLH-20、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方法,共得到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orcinolglucosideB(1),orcinol-1-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2),anacardoside(3),仙茅苷(curculigoside,4),仙茅苷B(curculigosideB,5),仙茅苷C(curculigosideC,6),仙茅苷G(curculigosideG,7),丁香酸葡萄糖苷(glucosyringicacid,8),苯甲基-O-β-D葡糖苷(benzyl-O-β-D-glucopyranoside,9),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cinnamicacid,10),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5-dihydroxy-4-methoxybenzoicacid,11),1,6-脱水-β-D-吡喃葡萄糖(levoglucosan,12),其中化合物9-12为首次从石蒜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 简介:目的:研究柳杉CryptomericafortuneiHooibrenkexOttoetDietr.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MCI,SephadexLH-20柱层析,ODS反相柱层析分离化学成分,MS、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硅胶柱的氯仿洗脱部分分离得到并鉴定7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crocetindiethylester(1),crocetinmonoethylester(2),5-hydroxy-6,7,3',4',5'-pentamethoxyflavone(3),5-hydroxy-7,3',4',5'-tetramethoxyflavone(4),tetracosanoicacidmethylester(5),behenicacid(6),β-sitosterol(7).结论:除β-sitosterol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

  • 标签: 茎皮 化学成分 硅胶柱色谱 新化合物 首次 LH
  • 简介:目的:进一步对苦味西葫芦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了解其药理活性的作用基础。方法:我们通过活性追踪,确定苦味西葫芦的有效部位,再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ODS等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结果:从苦味西葫芦果实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层中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鉴定为:β-谷甾醇(Ⅰ),对羟基苯甲酸(Ⅱ),胡萝卜苷(Ⅲ),琥珀酸(Ⅳ),腺嘌呤核苷(Ⅴ),果糖(Ⅵ),葫芦素E-2-O-β-D-葡萄糖苷(Ⅶ)。其中,化合物Ⅱ?Ⅳ?Ⅴ为从本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 标签: 苦味西葫芦 对羟基苯甲酸 琥珀酸 腺嘌呤核苷
  • 简介:目的: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Mart.)Grise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并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解析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并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乌苏酸(1)、吲哚-3-甲醛(2)、吲哚-3-甲酸(3)、对-香豆酸(4)、壬二酸(5)、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6)、布卢姆醇A(7)、2-羟基-3-甲基蒽醌(8)、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9)、甲基异茜草素(10)、槲皮素(11)、木犀草素(12)、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基-7-O-β-吡喃葡萄糖苷(13)、莲子草素(14)、豆甾醇(15)和α-菠甾醇(16)。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空心莲子草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研究诺丽籽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反相RP18、半制备薄层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诺丽籽进行分离纯化,借助光谱学手段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20个已知化合物:胡萝卜甾醇(1),乌苏酸(2),19-羟基-乌苏酸(3),1,5,15-trimethylmorndol(4),5,15-dimethyl—morindol(5),东莨菪亭(6),3,3'-双二甲基松脂素(7),3,4,3’4’-四羟基-9,7'α-过氧化木脂素-7α,9’-丁内酯(8),americaninD(9),americaninA(10),americanin(11),isoprincepin(12),去乙酰车叶草苷酸(13),落干酸(14),车叶草苷酸(15),rhodolatouside(16),芦丁(17),4-乙基-2羟基-丁二酸(18),5-羟甲基-2-呋喃甲醛(19),3-甲基丁基-3-烯基海藻糖(20)。结论:化合物9、11、14、16和18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诺丽 黄酮 三萜 木脂素 环烯醚萜 蒽醌
  • 简介:从生藤(Stelmatocryptonkhasianum)的藤茎中首次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α-香树脂醇乙酸酯(1),α-香树脂醇(2),3-乙酰基-齐墩果酸(3),11α,12α-epoxytaraxer-14-3n-3β-yl-acetate(4),β-谷甾醇(5),和豆甾醇(6),并利用2D-NMR技术首次对化合物4的13CNMR进行了正确的全归属。

  • 标签: 生藤 化学成分 中草药 α-香树脂醇乙酸酯
  • 简介:[目的]研究传统中药白芥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和结论]从白芥子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苯基乙腈(Ⅰ)和胡萝卜苷(Ⅱ).胡萝卜苷(Ⅱ)首次从白芥子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白芥子 化学成分 十字花科 色谱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薄叶卷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法对薄叶卷柏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薄叶卷柏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4′,7-二羟基二氢黄酮(1)、4′,5,7-三羟基查尔酮(2)、1,2-二羟基丙醇棕榈酸酯(3)、甘草次酸(4)、木栓烷酮(5)、二氢芹菜素(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以及十七烷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卷柏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为首次从薄叶卷柏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薄叶卷柏 化学成分 二氢黄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桂枝(Cinnamomi Ramulus)属于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依据《神农本草经》所载,桂枝具有味辛、甘的特点,性偏温,可以展现出温通经脉、散寒解表的作用。桂枝作为中药,开展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基于中药桂枝特性,结合近些年来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展开综述。

  • 标签: 中药 桂枝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桃仁皮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研究确定其活血化瘀的具体成分,使我国桃仁皮资源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利用石油醚脱脂,70%甲醇提取苦杏仁苷,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uL;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桃仁皮中的丙氨酸和亮氨酸,按照薄层色谱法,以正丁醇:乙酸:水=15:7:3作为展开剂,以茚三酮试液作为显色剂,95 ℃加热后在白光下观察。结果:处理的桃仁皮均含有苦杏仁苷成分,且桃仁皮薄层鉴定出桃仁皮中含有较高浓度的丙氨酸和亮氨酸。结论:苦杏仁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证实了桃仁皮活血化瘀的作用。

  • 标签: 桃仁皮 活血化瘀 苦杏仁苷 丙氨酸 亮氨酸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中药吴茱萸干燥果实的化学成分,综合运用经典色谱分离技术,利用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经过鉴定为阿魏酸化学成分,本文进一步开发利用了中药吴茱萸资源,为促进其作为药食两用中药做了基础研究。

  • 标签: 吴茱萸 中药 提取分离 化学成分
  • 简介:对分离自南海海绵的真菌R!niciHiumterrestre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1D,2DNMR)确定化合物结构。分离得到的8个化合物分别为cyclo(glyeyl-D—proline)(1),cyclo(L-prolyl-L-alanine)(2),cyclo(L-prolyl—D-alanine)(3),cyclo(L-leucyl—trans-4-hydroxy—L-proline)(4),cyclo(L-leucyl-cis-4-hydroxy-D-proline)(5),cyclo(L-trans-(4-hydroxyprolinyl)-L-phenylalanine)(6),hexylitaconicacid(7),hexylitaconicmethylate(8)。化合物7,8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种中分得。

  • 标签: PENICILLIUM terrestre 化学成分 真菌 环二肽 有机酸
  • 简介:目的:研究蜘蛛香Valerianajatamansi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色谱手段(Silicagel、ODS、HPLC)对蜘蛛香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含氯元素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别为rupesinB(1)、chlorovaltrate(2)、volvaltratesB(3)、1,5-dihydroxy-3.8-epoxyvalechlorineA(4)。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植物蜘蛛香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蜘蛛香 化学成分 环烯醚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