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诉讼会计师事务所验资不实的案件逐年增多,这其中虽然存在少数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缺乏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低下的问题,但涉及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程序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致使验资业务本身存在固有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存在的问题所谓验资,是指注...

  • 标签: 会计师事务所 实物出资 注册会计师 验资报告 产权转移 有限责任公司
  • 简介:今年,河北省平泉县把改善民生作为建设“民生财政”的根本目标,县财政出资1430万注入“十项民心工程”之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该县10项民心工程涵盖了“安居、饮食、上学、就医、出行、养老”等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架起了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投入110万元重点支持了城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力争三年内全部消灭城乡贫困户危房;财政拿出150万元用于农村乡村公路改建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解决农民“出行难”和“饮水难”问题;

  • 标签: 民心工程 县财政 出资 危房改造工程 农村饮水 生活水平
  • 简介:《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对于资本额的确定笔者认为只要能够保持公司的经营,而股权出资主要研究的是新组建公司或资产被注入公司的资产信用问题

  • 标签: 公司出资 出资制度 制度完善
  • 简介:摘要: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对于研发活动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不够明确,对资本化时点的确定仍有很大的主观性,企业会出于某些动机,在会计处理时做出有利于实现这些动机的选择。本文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时点选择和动机进行分析。

  • 标签: 研发支出 资本化时点 医药企业
  • 简介:摘要:《九民纪要》为债权人利益保护开拓了新兴的裁判视角,主要体现在通过适用加速到期制度进一步平衡公司与债权人利益。但由于出资期限加速到期规定散落在各个效力层级中,且不同法官对于同一法律的不同理解,出资加速到期制度的适用存在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为了进一步统一司法适用,实现同案同判,立法层面也应明晰出资期限加速到期制度的框架和具体内容,并在明确加速到期的适用前提与适用范围。

  • 标签: 加速到期,九民纪要,认缴制,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
  • 简介:形式”是西方文论史上内涵极其复杂的基本概念之一。古希腊罗马哲人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提出各具特色的形式理论。作为哲学和美学概念的“形式”兼具不容忽略的神学维度。近代美学家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为丰富形式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形式观念呈现出多元共生局面,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原型批评、格式塔美学、符号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皆有一家之论。中国古代形式思想大体上是对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而未上升到语言哲学和世界观层面。

  • 标签: 形式 理式 合式 语言哲学 美学 神学
  • 简介: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法律的宗旨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我国现行公司资本法律制度未能减少双方当事人的交易成本,反而增加了双方的交易成本。因此,有必要运用法与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反思我国公司的无形资产出资制度,完善我国的无形资产出资立法。

  • 标签: 无形资产出资 立法 中国 公司法 出资程序 法律责任
  • 简介:准确界定民办学校的出资人权利,是完善民办学校治理结构的基础,对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办学校的出资人权利产生于出资人对民办学校的出资行为,集中体现为出资人对民办学校的股权。出资人权利包括财产性权利和管理性权利。其中出资人的财产性权利包括利润分配权、股权转让权和剩余财产分配权。出资人的管理性权利包括出资人在学校决策机构中的成员权、表决权,以及知情权和监督权。

  • 标签: 民办学校 民办教育 出资人
  • 简介:<正>【裁判要旨】股东表决权是股东的一项法定权利。股东表决权应否因股东瑕疵履行出资义务而受到限制,公司法对此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解释(三)]第17条规定可以限制股东自益权,但未指向共益权。表决权作为股东参与公司管理的经济民主权利,原则上属于共益权,但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 标签: 股东表决权 出资义务 共益权 股东会决议 出资比例 股东权利
  • 简介:国有资产的低效运行和流失现象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出资人财务监督机制,已成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当务之急。

  • 标签: 国有企业 出资人 财务监管
  • 简介:学术界和司法机关对中国《公司法》第43条规定的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鉴于股东在股东会会议中行使表决权关乎公司的经营和股东权益的保护,正确理解《公司法》第43条规定的“出资比例”十分必要。该文归纳了理论界对“出资比例”的不同观点,从相关法理的角度对《公司法》第43条的“出资比例”进行了学理解释,并指出,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应将“出资比例”理解为股东认缴的出资比例。

  • 标签: 股东表决权 出资比例 法定资本制
  • 简介:股东虚假出资行为已经违反了《公司法》关于股东应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  对内责任是指虚假出资股东在公司内部应对其他股东及公司承担的责任,《公司法》对于股东虚假出资对公司债权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没有作出具体规定

  • 标签: 个案股东 出资民事责任 股东虚假
  • 简介:黄骅市供销合作社有30个企业,其中零售企业22个。1992年7月,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和企业连续几年效益下滑的情况,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对零售企业普遍推行了"职工白筹流动资金承包班组门店"的办法。到1993年底,有162个班组实行企业内部承包,转卖给职工个人的商品总值达928万元,已收回586万元。交纳承包费245万元,消化"包袱"133万元,归还贷款501万元。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面向农村支援农业,服务农民,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好成绩。生产资料供应总值2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9.2%。由于集中力量甩包袱,处理挂帐损失,使企业初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 标签: 企业内部承包 经营环境 生产资料供应 支援农业 良性循环 资产转移
  • 简介:股东虚假出资行为已经违反了《公司法》关于股东应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  对内责任是指虚假出资股东在公司内部应对其他股东及公司承担的责任,《公司法》对于股东虚假出资对公司债权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没有作出具体规定

  • 标签: 个案股东 出资民事责任 股东虚假
  • 简介:人力资本不能作为股东向公司的出资方式,既是世界各国公司法的通例,也是公司法学界的共识。但是,人力资本理论与公司运行实务均对此提出了挑战,而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突出重要性也要求对此进行探讨。本书围绕着“人力资本能否成为出资”这一问题。

  • 标签: 人力资本出资 出资问题 法律科学
  • 作者: 常素芳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6期
  • 机构:出资者财务包括及时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等,其目标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地增值。与出资者财务目标相对应,出资者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出资者面临的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和资本经营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管理是指提供资本者对其所出资的运动所进行的管理,其根本目标是确保其出资的保值增值,实现资本报酬的最大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资金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被形象地称之为企业的“血液”。企业管理的实践证明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管理为重点。只有保持资金的良好运作,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并不断创造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但长期以来,资金运作存在诸多弊端,资金短缺的问题严重困扰企业,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企业管理 资金管理 资金短缺 财务预测 应收账款 现金预算
  • 作者: 沈娜(浙江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08)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科学之友》 2009年第7期
  • 机构:摘要:所谓债权出资,是指投资人以其对公司或第三人的债权向公司出资,抵缴股款。目前我国公司法以及相关法规与司法解释并未给予明确界定,而是给了很大的理论探讨空间。本文对债权出资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债权出资具有法律上的可行性。其次,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关于债权出资的相关立法经验,对债权出资的适格性要求与风险防范措施提供了相关立法建议。
  • 简介:我国《公司法》禁止人力资源出资,但社会上要求允许人力资源出资的呼声很高。人力资源出资不但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也符合人力资源出资人与其他股东的利益,而且不会损害公司和债权人。人力资源评估难题本质上是一个伪命题,股东之间约定的人力资源价格就是妥当的市场价格。人力资源履行中的移转难题也是伪命题,其本质相当于分期缴纳股款。虽然存在一定评估风险与履行风险,但可以通过股东补缴责任、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股份寄存与竞业限制等加以控制,实现公司资本充实的目的。我国应该修改《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允许人力资源出资,甚至允许商誉等其他无形资产出资

  • 标签: 人力资本 利益衡量 人力资源评估 人力资源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