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异免疫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选择我院呼吸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特异免疫疗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PEF预计值、FEV1预计值以及ACT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特异免疫疗法治疗,有助于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结果的改善,因而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特异免疫治疗法 支气管哮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在风湿免疫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40)。实验组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疗法。分析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晨僵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晨僵时间为(1.9±0.3)h,明显比对照组的(2.8±0.4)h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20.0±13.1)mg/L、血沉为(40.1±30.5)mm/h,明显比对照组的(43.4±15.9)mg/L、(73.4±32.1)mm/h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风湿免疫疾病中积极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有助于促进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缩短晨僵时间。

  • 标签: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 应用价值 风湿免疫疾病 甲氨蝶呤
  • 简介:<正>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膀胱原位癌(CIS)癌症演进的远期风险,和膀胱内灌注卡介苗(BCG)是否可以降低CIS的癌症演进。材料与方法:本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了自1994~2008年间在DenmarkArhus大学附属医院Skejby收治的163例原位癌患者,这些患者入

  • 标签: 膀胱原位癌 卡介苗 前瞻性队列研究 风险 材料与方法 膀胱内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免疫平衡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月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治疗的8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的4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中医免疫平衡疗法治疗的4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9%(444/4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0%(361/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采取中医免疫平衡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免疫平衡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近年来在血浆置换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疗法,即免疫吸附。这是通过吸附除去内源性和外源性致病因子,净化血液,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免疫吸附是通过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除去致病因子,主要是血浆吸附,从而避免了离心式和一次膜血浆分离大量丢弃血浆的弊端,因此利用血液直接吸附和血浆吸附,能特异地选择性地吸附血浆中特定的病因物质。

  • 标签: 免疫吸附疗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应用 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血浆置换 致病因子
  • 作者: 严海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苏州科技城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的护理中,对早产儿的确切影响作用,为今后的早产儿护理提供新方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根据护理方案将其随机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综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院内感染率。结果:经过护理后,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早产儿体重、身长和头围发育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此外,在住院期间,研究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结合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率,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袋鼠式护理;早产儿;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血疗法结合紫外线治疗银屑病并提高免疫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门诊治疗室治疗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血疗法结合紫外线治疗,对照组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及免疫功能提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分别15%、85%、5%,对照组分别为2.5%、90%、70%,治疗组患呼吸道感染或呼吸道过敏占总人数的7.5%,对照组为30%。结论自血疗法结合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可降低复发率,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自血疗法 紫外线治疗 银屑病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以疏风清热、活血化瘀立法治疗过敏性紫癜(HSP)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Th)1/Th2及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方法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6例住院患者血常规,统计其中的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住院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及调节性T细胞。结果HSP患者治疗后(恢复期)与治疗前(急性期)相比较,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D3+、CD4+、CD19+降低(P<0.05),CD8+、CD16+CD56+、Th1/Th2、CD4+CD25+升高(P<0.05);HSP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较,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D3+、CD4+、CD19+明显升高(P<0.05),CD8+、CD16+CD56+、Th1/Th2、CD4+CD25+降低(P<0.05);HSP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D19+升高(P<0.05);CD16+降低(P<0.05);CD3+、CD4+、CD8+、Th1/Th2、CD4+CD25+无差异(P>0.05)。结论以疏风清热、活血化瘀立法治疗HSP,能明显干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及调节性T细胞,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明确,临床效果显著,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疗能力。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淋巴细胞亚群 辅助性T细胞 抑制性T细胞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以期获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的神经免疫性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接受常规剂量内固醇治疗的神经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远高于参照组的54.0%,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出现血糖升高及肝功能异常的分别有1例,且两例患者均接受过口服类固醇治疗但效果不佳,两例患者在停药后均恢复正常。参照组中有4例儿童患者发生肾上腺皮质萎缩,有5例患者出现关节疼痛难忍的现象,另有8例患者出现向心性肥胖,血压、血糖升高者各1例,此外还有2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较过往口服内固醇的治疗效果有明显提升,且显著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免疫性疾病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外科ICU中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影响。方法:将2028.03-2028.02期间本院外科收治的ICU病例随机选取56例进行抽样分组护理对照,参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探究组则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结果:两组经不同营养支持疗法后探究组病患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各项免疫指标水平、HAMA评分与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SF-56生活质量评分都优于参照组。结论:在外科ICU病患中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控制病患的感染情况,同时提升其免疫功能,并且病患的心理状态也得到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也更高。

  • 标签: 外科 ICU 肠内营养支持疗法 感染情况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口腔免疫疗法(OIT)对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全面查找自建库至2020年10月发表的关于OIT应用于早产儿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累计干预组早产儿351例,对照组早产儿3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IT可降低早产儿VAP的发病率[RR=0.36,95%CI(0.23~0.56),P<0.05]和气管导管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RR=0.33,95%CI(0.18~0.59),P=0.000 2],同时能够缩短住院时间[MD=-6.70,95%CI(-13.34~-0.06),P=0.05]。但两组干预后的机械通气时间、口咽部致病微生物检出率以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IT可以降低早产儿VAP的发病率以及气管导管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住院时间,但今后仍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婴儿,早产 初乳 肺炎,呼吸机相关性 口腔免疫疗法 Meta分析
  • 作者: 耿一超 张秋宁 卢冰 王小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省肿瘤医院肿瘤科,贵阳 550004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 730000 兰州重离子医院 730000,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省肿瘤医院肿瘤科,贵阳 550004
  • 简介:摘要近年来重离子束因其放射物理学及生物学特性在恶性肿瘤放疗方面受到高度关注。重离子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局部肿瘤控制率高是其一大优势,但在多数恶性肿瘤治疗中转移病灶的控制仍然至关重要。常规放疗与免疫疗法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提示两者联合不仅可以控制原发病灶,还有可能减少或完全消除远处转移性病灶。而高能量线性传递射线尤其是重离子束在联合免疫治疗方面可能具有更强的潜力,故本文重点综述了重离子束调节抗肿瘤免疫效应及与免疫疗法联合应用的基础研究进展。

  • 标签: 恶性肿瘤/重离子疗法 恶性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就诊次序乙211比例分为治疗I组60例、治疗II组30例I组采用三联疗法+干扰素治疗,并设对照组30例,1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HbeAg、抗HbclgM、HBVDNA阴转率,治疗I组分别为69.09%、70.37%、71.03%,治疗II组分别为48.90%、45.83%、48.15%,对照组分别为4.17%、4.00%、0.00%。统计学显示治疗I组与治疗II组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干扰素联合免疫三联疗法CHB安全有效,联合用药比单用疗效好,且费用低廉,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干扰素 左旋咪唑擦剂 潘生丁 基因酵母乙肝疫苗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匹多莫德辅助免疫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间接诊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舌下免疫治疗,观察组则增加使用匹多莫德,各35例。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提示观察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免疫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伴哮喘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匹多莫德 免疫疗法 变应性鼻炎伴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HIFU联合CIK治疗后,观察外周血CD3+,CD4+,CD56+、sIL-2R、NK细胞百分率及嗜银蛋白(AgNORs)水平的变化。结果HIFU联合CIK治疗后,CD3+,CD4+,CD56+、NK细胞百分率及AgNOR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sIL-2R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HIFU联合CIK治疗可以通过有效的免疫激活作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杀伤细胞 肝门部胆管癌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母乳喂养对体质量增长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出生的76例早产儿选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配方奶喂养,观察组给予母乳喂养联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统计比较两组喂养状况、生长发育状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奶量达到120 ml/(kg·d)时间分别为(5.27±0.89) h、(16.91±3.15) d、(15.65±2.29)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14±1.03) h、(23.06±3.43)d、(22.56±2.79)d(t=8.47、8.14、11.80,均P<0.05)。观察组头围增长速率、体质量增长速率分别为(0.96±0.11)cm/周、(11.66±1.19)g/周,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的(0.80±0.10)cm/周、(9.53±1.14)g/周(t=6.63、7.97,均P<0.05),而两组身长增长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31.58%(χ2=5.07,P<0.05)。结论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母乳喂养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早产儿喂养状况与生长发育状况,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产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母乳喂养 体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实施一般治疗)和试验组(n=64,实施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治疗),评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显著性治疗效果,适宜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