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第二大疾病,尽管已发展多种治疗方法,目前仍然是医学界所面临的挑战之一。针对癌症发生的根源,我们发展了新型激光免疫疗法。激光免疫疗法有效结合光热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通过局部肿瘤损伤,激发宿主免疫防御系统,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临床前和初步临床研究表明,激光免疫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转移肿瘤,并在对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及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基于原位自体全细胞抗肿瘤疫苗的原理,激光免疫疗法能够局部产生全细胞疫苗,诱发机体系统、长期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本文将介绍激光免疫疗法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 标签: 癌症免疫疗法 激光免疫疗法 转移瘤 光热治疗 糖化壳聚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联免疫疗法在慢阻肺中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08年—2015年接诊的209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三联免疫疗法,对治疗效果加以分析。结果通过对随机观察的209例病例,在第一年处理之后的二至三年中,慢支炎肺气肿病情稳定,急性发作的次数减少70%,患者自身抵抗力增强,生活质量提高,治疗费用降低60%。结论三联免疫疗法治疗慢阻肺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与应用。

  • 标签: 三联免疫法 慢阻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恶性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的100例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行传统的化学药物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组的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完全缓解占比58.00%(20/50),有效率为98.00(4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00%(17/50),82.00%(4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恶性消化道完成第2个疗程后2周免疫指标变化比较,完成第2个疗程治疗后2周,观察组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的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完成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体重减轻10.00%(5/50)、消化道出血12.00%(6/50)、恶心2.00%(1/50)、呕吐2.00%(1/50),均低于对照组传统药物治疗的28.00%(14/50)、32.00%(16/50)、18.00%(9/50)、20.00%(10/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疗法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恶性消化道肿瘤疗效好,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临床症状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具有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恶性消化道肿瘤 化学药物治疗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结合化学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免疫平衡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月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治疗的8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的4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中医免疫平衡疗法治疗的4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9%(444/4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0%(361/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采取中医免疫平衡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免疫平衡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以疏风清热、活血化瘀立法治疗过敏性紫癜(HSP)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Th)1/Th2及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方法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6例住院患者血常规,统计其中的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住院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及调节性T细胞。结果HSP患者治疗后(恢复期)与治疗前(急性期)相比较,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D3+、CD4+、CD19+降低(P<0.05),CD8+、CD16+CD56+、Th1/Th2、CD4+CD25+升高(P<0.05);HSP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较,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D3+、CD4+、CD19+明显升高(P<0.05),CD8+、CD16+CD56+、Th1/Th2、CD4+CD25+降低(P<0.05);HSP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D19+升高(P<0.05);CD16+降低(P<0.05);CD3+、CD4+、CD8+、Th1/Th2、CD4+CD25+无差异(P>0.05)。结论以疏风清热、活血化瘀立法治疗HSP,能明显干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及调节性T细胞,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明确,临床效果显著,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疗能力。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淋巴细胞亚群 辅助性T细胞 抑制性T细胞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医烙灸疗法对佐性关节炎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机制研究。方法正常组(A组)、单纯损伤组(B组)、西药组(C组)、烙灸组(D组),做体重测量、足跖肿胀度测量计算、佐剂关节炎指数评定。结果D组疗效最显著。结论回医烙灸疗法对佐剂关节炎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恢复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回医烙灸 佐性关节炎 大鼠 神经&mdash 内分泌&mdash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小儿难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4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共9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n=46)与联合组(n=46),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疗法,给予联合组患者联合免疫抑制疗法,对两组患者近期外周血常规指标和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联合组近期外周血常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联合免疫抑制疗法可尽早阻断患儿体内免疫系统紊乱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损害,显著提高远期疗效,临床意义显著。

  • 标签: 联合免疫抑制疗法 小儿难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疗效 观察
  • 简介:目的:探究将中西医结合与普通免疫抑制疗法(IST)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运用IST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以传统的IST雄性激素为主治疗。恢复期逐渐减药至停药随访。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关于血常规、骨髓像等的情况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髓容量、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免疫抑制疗法的实施,提高疗效并降低病死率,改善和保护骨髓造血微环境可能是治疗IST无效的SAA的关键所在,而中药的抗菌消炎作用有阻断病情恶化的趋势,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免疫抑制疗法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常规 骨髓像
  • 简介:摘要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控制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可造成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造成恶性增殖。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发展,生物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全新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极具前景。

  • 标签: 肿瘤 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基因治疗
  • 简介:职业疗法(代替疗法)(OT)是已知的中风或手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患者重新学习日程的活动并通过调整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但是职业疗法无法改变人们衰老所伴随的生理变化,如手关节炎、髋关节或膝关节问题所致的疼痛和活动性问题。哈佛附属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职业治疗师艾莉森·皮森斯认为,我们教导患者如何从不同的方法去完成某种原来的动作,这样患者才能在做想做的动作时可以避免无法忍受的疼痛。

  • 标签: 职业疗法 手关节炎 马萨诸塞州 治疗师 综合医院 康复治疗
  • 简介:胃癌在所有癌症发病率中排第5位,死亡率排第3位,全球范围内东亚地区胃癌死亡率最高,其中男性14/10万,女性9.8/10万。大多数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即处于进展期或存在远处转移,此类患者需接受手术,辅助化疗或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化疗是进展期胃癌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以5-Fu加铂类为基础.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FOLF0X(5-Fu+奥沙利铂+左旋叶酸)、S0X(S1+奥沙利铂)、DCF(多西他赛+顺铂+5-Fu)、ECF/E0X(表柔比星+顺铂/奥沙利铂+5-Fu/卡涪他滨)。

  • 标签: 胃癌死亡率 免疫治疗 进展期胃癌 标准治疗方案 奥沙利铂 一线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压抑疗法和遮盖疗法在小儿弱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遮盖疗法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阿托品压抑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压抑疗法与遮盖疗法比较能有效的提高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托品压抑疗法 遮盖疗法 弱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常见的免疫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产生的免疫纠纷情况进行统计,对其纠纷原因进行划分,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究。结果研究中时间范围内产生的基层免疫工作纠纷现象共59例,其中31例是由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4例是由于接种事故;13例是由于患者发生了偶合症;9例是由于患者出现心因性反应;2例为矛盾激化。结论引起免疫纠纷的原因中,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各类纠纷原因进行消除,以提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 标签: 基层免疫规划 免疫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与免疫学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和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腹胀等,体征包括肝肿大、蜘蛛痣、肝掌、面色晦暗、脾大、皮疹、腹水等,多数患者为女性,发病年龄高峰在50岁左右;患者常合并发生2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过敏性鼻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重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显示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谷胺酰转肽酶、总胆红素(TBil)异常,丙种球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G均明显高于正常值;25例患者(65.8%)抗结核抗体(ANA)阳性,此外还出现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特异性胞质抗原性1抗体(LC-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肝细胞膜抗体(抗L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AK)、抗核糖体抗体(抗RNP)、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在我国并不少见,其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生化和免疫血指标等检查结果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炎确诊的重要依据是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

  • 标签: 自身免疫性 肝炎 免疫学
  • 简介:在身边既无医生,又无药物的情况下,疾病发作怎么办?这里介绍利用手指按压揉摩治疗几种常见急症的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往往可解燃眉之急:

  • 标签: 指压疗法 老年人 生活常识 家庭生活
  • 简介: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阅读的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西方的阅读疗法首先是由医生于18世纪提出并付诸实施的,200多年来一直是医生在坚持试验和主导研究。国外图书馆阅读疗法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以1984年国际图联发表《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为标志。之后,阅读疗法逐步成为国外图书馆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并形成了服务于临床、重视临床应用研究的特色[1]。

  • 标签: 阅读疗法 国外图书馆 国际图联 辅助治疗作用 泰山医学院 阅读治疗
  • 简介:IgA肾病(immunoglobulinAnephropathy,IgAN)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好发于青壮年,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较公认的是糖基化缺陷的IgA1分子产生是IgAN发病始动环节[2-4]。糖基化缺陷,

  • 标签: IGA肾病 黏膜免疫 黏膜-骨髓轴 糖基化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