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老子的“”玄妙、虚静、自然,它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的神韵,蕴含有着极其丰富的美学意蕴。在老子“”与玄妙的思想影响下,产生了我国古典审美理论的“意境”论;老子的体虚静思想促生了中国艺术对空灵之美的追求;“道法自然”“复归于朴”的观念促生了艺术以自然朴拙之美为最高境界。

  • 标签: 美学意蕴 老子 道论 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艺术 “道法自然”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中提出的"音乐相和"说与"大音希声"、"五音"的对立范畴,普遍地理解为是对"有声之乐"的肯定,甚至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和音乐的代言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全书以"无"为本,否定一切世俗之"有",旨在泯灭一切文化成果,对于人为之乐亦是如此,以无声之""否定有声之乐,其消极作用是显在的,故对此予以纠正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基于""之本体所蕴涵的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深邃的意会之蕴,及客观上显现出审美经验的普遍规律,则当另作别论.

  • 标签: 《老子》 “无” “五音” “音声相和” “大音希声”
  • 简介:文浅意深却足为万物之至理的道家“无为”二字,如何从哲学的根本之处、以贯通无碍之心,说个透彻明白?本文拟对“无为”多个层次的内涵进行深入解析,尝试整理出一个“无为”的内涵结构。

  • 标签: “无为” “道” 老子 内涵结构 道家 万物
  • 简介:“有”与“无”,是道家和佛教用以表达核心思想的哲学概念,然而由于中国和印度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法不同,二者关于“有”、“无”概念的意涵以及“有”“无”关系的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对道家有无观和佛教的有无观作了粗略的比较和辨析,指出道家和佛教有无观差异表现为:本原与非本原的差异、主宰与非主宰的差异、实体性与非实体性的差异、本体与法性的差异、两体与一体的差异。通过比较辨析,有助于加深认识、佛哲学思想的特质。

  • 标签: 道家 道教 佛教
  • 简介:葛洪《抱扑子外篇》卷五之《君》,以儒家思想为主线,论述了“君臣”治国执政之道。葛洪的“君”治政思想具有独特见解和系统观点,其基本思想和观点是儒道治政思想和理念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葛洪 君道 儒道合一
  • 简介:《易拨乱》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学家、哲学家太宰纯的著作,太宰纯(太宰春台)是信州(长野县)饭田人,生于1680年,卒于1747年,字德夫,小字弥右卫,号春台,又号紫芝园,是古文辞学派(萱园学派)创始人荻生徂徕的门人。著有《古文孝经孔安国传校正音注》一卷、《古文孝经正文》一卷、《古文孝经略解》一卷,太宰纯校刻、音注的《古文孝经孔氏传》被收入乾隆钦定的《四库全书》,还著有:《论语古训外传》二十卷、《论语正义》二卷、《论语古训》十卷等书。森銕大年,又称森東郭,江户时期中期的儒者,名鉄,字大年,生于1729年,卒于1791年,千叶县人,他排斥荻生徂徕之学,著有《非弁弁名》、《易拨乱辨》等书。本文主要解剖《易拨乱辨》对《易拨乱》之辨驳,分析如下。

  • 标签: 江户时期 易道 日本 《论语正义》 古文孝经 《四库全书》
  • 简介:<正>栻是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在后世的影响远不及朱熹,但以栻为代表的“湖南一派,在当时为最盛”(《宋元学案》卷五十《南轩学案》)。朱熹对吕祖谦、陆九渊、陈亮等人多有微词,唯独对栻多有称道祆湓凇洞鹗又亍分腥衔?栻“见处卓然不可及,从游之久,反复开益为多”(《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二)。栻与朱熹的交往比较密切,

  • 标签: 朱熹思想 修养方法 吕祖谦 陆九渊 心统性情 湖湘学派
  • 简介:在中国道教史上,清夜是值得一提的人物。他生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原名尊。字子还。号自牧道人,籍贯江苏省苏州市。少为诸生,善书翰,工诗词,通音律,知识渊博,酷嗜道学,雅厌城阙市廛,心爱山水林园,中年时云游四方,参学悟道,枕青山而卧白云,侣樵牧而友糜鹿。至湖北武当山太子坡,拜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真人余太源为师,出家修道。雍正元年(1723),

  • 标签: 武侯祠 雍正 太子 出家 康熙 籍贯
  • 简介:<正>书嘉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孩,25岁的她,美丽、乐观、开朗、自信,这也是很多人对她的评价,她同样直言不讳对于自己的肯定:"我觉得我是个挺能干的人,我很优秀。"

  • 标签: 涅面 张书 我自己 就这样 第三天 甲书
  • 简介:忆念春波同志高振农春波同志因病逝世已有几年了,作为一名曾与他同在吕门下学习五年的老同学,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他。想当年,我俩同在南京佛学研究班,受学于吕先生,五年之间,朝夕相叙,情谊甚笃。春波同志是吉林长春人。早年在家乡参加革命,对我国东北...

  • 标签: 佛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佛学 一届三中全会 研究生
  • 简介:佛法赖僧传。但自明清以降,僧团的戒律问题就备受社会人士责难;近代以来,滥收徒、滥传戒、滥赶经忏、滥挂单,更是成为严重损害僧团形象、影响佛教健康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对此,以太虚大师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就提出过许多整顿僧伽制度的意见和举措。改革开放之初,佛教尽管百废待举,

  • 标签: 社会人士 近代以来 太虚大师 改革开放 佛教 佛法
  • 简介:近代老学是中国老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社会转型、思潮不断、文化急剧变革的背景下,许多学者致力于老子的研究,并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老子研究著作。相对于古代的、传统的老学来看,近代老学呈现出了新的学术特质。这种特色既表现在研究范式的转变,即普遍采用西方学术分科的方法研究老子,同时也表现在研究内容与价值追求的变化上。对老子之道的阐发,是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拟围绕近代老学中有代表性的论进行分析,以揭示其理论贡献与时代精神。

  • 标签: 老学史 近代 道论 老子之道 学术分科 社会转型
  • 简介:魏晋玄学之所以被称为“新道家”,是因为它对老、庄道家思想的继承和革新。这种革新的具体表现是:王弼、何晏,特别是王弼以其“无”本论对老子“”的抽象性、普遍性的革新;裴颁以其“有”本论对老子“”的具体性、特殊性的革新;而作为玄学思想发展之终结者和集成者的郭象以其“独化”论对老庄“”的“有一无”性内在结构的发掘和革新。经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们对老庄“”的继承和革新,先秦道家思想在魏晋时代发挥出了新的作用,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 标签: 魏晋玄学 独化
  • 简介:唐代道士朱法满的《要修科仪戒律钞》中说“法由圣显,寄人宏”。这就是说,道教的法术、道经、书都是神的意志,而道教的教理教义和组织活动又都是由人来发扬的。在这里起重要作用的就是人,这个“人”主要指的就是我们道士。道教的历史发展就是由无数道门前辈赴后继、无私奉献的结果。在二千年的道教历史上,道士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续弘扬道教。道教的未来同我们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做得好了称职了,道教就能适应这个社会,满足现代道教信徒的信仰需要。反之,道教就会脱离社会,脱离信徒,最后走上衰落的道路。

  • 标签: 道教 信徒 道士 教理 法术 教义
  • 简介:我是《上海道教》忠诚读者,曾看到多篇过去道教活动的报导,使我联想起1946-1949年,即我的童年时代.所见到庙会、出会举行时盛况。

  • 标签: 庙会 追忆 浦东 《上海道教》 道教活动
  • 简介:马祖一是洪州宗的开创者,他的禅学教化思想以"非心非佛"为理论基础.教化对象普涉社会各阶层,尤重下层民众.教化手段,灵活多样,效果显著.从而,使禅宗获得极大发展.

  • 标签: 马祖道一 禅宗 教化思想
  • 简介:南宋时佛教中出了一位不同寻常,形迹癫狂又神异、嗜酒食肉的和尚——济禅师,在《续藏》第121卷(P0001~0046)中收有《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一卷,系宋人沈孟所述,此书并非寻常之禅师语录,看起来就是有关济禅师的演义小说。

  • 标签: 南宋 佛教 道济禅师 生平
  • 简介:《管子》四篇是战国时齐国稷下道家的代表性著作。本文以""为中心,对""的含义,""的两大特征和三种类型,以及""与其他五大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揭示了《管子》四篇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对儒家、法家思想的吸收。最后,本文简要总结了《管子》四篇中道论的线索、特征和影响。

  • 标签: 《管子》四篇 虚无 超越性
  • 简介:老子著《道德经》讲道论德是让世人认识宇宙世界人间及万物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没有任何故弄玄虚神秘的意思,所以开章明义就称:“,非常。”是能够理解和认识的,但这道并不是一般普通的道理可解释的。是有形象可描绘的,你可以从形象中认识,但这形象却不是一般普通所能想象出来的形态,你必须有了正确认识理解,掌握的法则运动规律,就自然而然地认识其形状变化。故老子称:“名可名,非常名。”

  • 标签: 形象 老子 能量 《道德经》 运动规律 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