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冯契先生关于佛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册)》一书中,通过截取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时间段,选择佛学如何中国化以及“空有”关系、“心物(性相)之辩”和“理想人格培养”这四大主题作为讨论对象,尽可能多方面地展现冯先生丰富的佛学思想内容。

  • 标签: 冯契 中国佛学 空有 心物之辩 理想人格
  • 简介:九月七日下午,中国佛学院举行茶话会,热烈庆祝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佛学院全体师生及有关领导近百人出席了茶话会。当赵朴初院长、正果法师、观空法师、黄念祖老师、郭元兴老师等满面笑容地来到会场时,全体学生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赵院长首先讲话。他说:“我不是教师,但我是教师们的服务者。六年前,我曾填了一首《金缕曲》的词,现在重新书写出

  • 标签: 中国佛学院 正果法师 黄念祖 赵朴初 满面笑容 金缕曲
  • 简介:中国佛学院四十年──在庆祝中国佛学院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6年10月21日)赵朴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法师,各位善知识,各位老师,各位学员: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法喜充满,在这里隆重庆祝中国佛学院建院四十周年,请允许我代表全国各民族佛教徒...

  • 标签: 佛学院 佛教教育 佛教协会 四十年 中国佛教史 佛教界
  • 简介:在“2001年北京大学东方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恒毓先生发表了《梵文与中国佛教》一文,据该文注①,这篇文章以后又发表于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英文版发表于2001年5月21—23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梵文—东南亚文化融合的因素国际会议”,又于5月24

  • 标签: 恒毓 梵文 中国佛学 大乘佛教 汉语
  • 简介:中国佛学院第三届本科于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七日举行开学典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兼中国佛学院院长赵朴初等参加了开学仪式并讲了话。这届本科从二百多名报考青年僧人中择优录取了三十八名学僧,他们将在中国佛学院学

  • 标签: 中国佛学院 中国佛教协会 赵朴初 开学典礼 一九
  • 简介:本刊讯七月二十二日上午,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在栖霞寺举行了首届毕业典礼.首届毕业生共五十六人,来自全国十九个省的四十三所寺庙。两年来,他们学习了佛教史、佛遗教三经、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唯识三十论要释、戒律、语文、历史、地理、时事政策、外语等十几门课程。据悉,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已报考中

  • 标签: 中国佛学院 百法明门论 五蕴论 栖霞寺 佛教史 毕业典礼
  • 简介:[一片石]一片石头,后专指碑碣。唐《朝野佥载》卷七:“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信(庚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唐李白《襄阳歌》:“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

  • 标签: 韩陵山 方文士 朝野佥载 温子升 一片石 涣若冰释
  • 简介:德清(1546——1623),字澄印,号憨山,与云栖祩宏、紫柏真可、灵峰智旭共称明代佛教四大家。德清一生弘法,曾二上五台山,其人“不但于此山有大关系,实于佛法世道有大关系”。(《清凉山志·重修流通序》)。他融汇诸宗,博通内外,著述甚丰,遐迩闻名,在思想上主张内而诸宗融合,外而三教同渊。在佛教日益衰微的明

  • 标签: 清凉山志 澄印 禅教 智旭 紫柏 弘法
  • 简介: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他以“特立独行、一代直声”饮誉后世。在学术思想上,他自认思想的根本是儒家和佛家。从他为什么会信佛和他对印度佛学研究的贡献及对于儒佛异同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梁漱溟佛学思想不只是他终身服膺的一种思想学说,也是他一生践履的根本动力。

  • 标签: 梁漱溟 儒佛 佛学 阿赖耶识 印度佛教 出入世
  • 简介:摘要:佛学中的“因与缘”实在是神奇,我们理应通过双眼去观察世界,不仅要观察表面现象,也要追究其隐形因素,探索事物与事物、人与人之间的“因与缘”。通过简要剖析日常生活之中发生的琐事以及以丰子恺为例,探索佛教中的"因与缘"的联系。

  • 标签: 佛学体会 因与缘 佛学感悟
  • 简介:阅天下伽蓝于一瞬览世间珍奇通古今中国佛教的发展和寺院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传道送法、刊刻佛经、创宗立派都是以寺院为中心进行的。

  • 标签: 中国 佛教 文化艺术 知识 佛学 佛寺
  • 简介:摘要:亚历山大·格里耶维奇·杜金是俄罗斯当代一位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学者和政治家。他出版了60多部书籍,他经常在俄罗斯电视台做评论节目,是非常知名的当代学者。此外,杜金还对东方哲学中的中国文化有一定的研究。他从整个欧亚主义的和全人类的文明大视野下来看待中国文化的研究,这也是连接当代俄罗斯学者精神文化所特有的哲学世界观的探索。

  • 标签: 杜金 东方哲学 中国
  • 简介:结合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对他的生平、交游以及参与的佛学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受佛学思想影响较早,修为较深的作家。他的佛学因缘启发并丰富了他的山水诗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谢灵运 交游 佛学 山水诗
  • 简介:解脱论是以佛性论作为理论前提和出发点的。隋唐佛学在南北朝讨论佛性论的基础上,对于修行内容、方法和成佛途径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而创造了中国式的解脱论:定慧双修,理事无碍。这些见解丰富了中国伦理学说的内容,并直接间接地为宋明理学所吸取,影响了后世伦理学的发展。

  • 标签: 佛学 解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