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经腹部 B 超与经阴道 B 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68 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测确诊。分别经腹部 B 超和经阴道 B 超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确诊率。 结果: 经阴道 B 超的阳性确诊率为 97.06% ,明显高于经腹部 B 超的 70.59% ,两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中应用经阴道 B 超的检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阳性确诊率,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异位妊娠 经阴道 B 超 经腹部 B 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性脑白质病(megalencephalic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ubcortical cyst,MLC)2B患儿及其家系的临床特征与HEPACAM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例HEPACAM基因变异导致的MLC2B患儿的临床、影像资料及患儿母亲、舅舅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1岁7个月,因抽搐就诊,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头围异常增大,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两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呈广泛性长T1长T2信号、右前颞囊肿、脑回增宽、脑沟浅平。基因测序提示HEPACAM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c.437C>T错义变异,其母携带相同变异,父亲未发现异常。母亲及舅舅幼时有头围增大史,成年后母亲头围正常、舅舅头围仍大于正常成年人。结论该患儿携带HEPACAM基因一个杂合变异,诊断为MLC2B。上述变异来源于母亲,MLC2B可能存在外显不全。

  • 标签: 巨颅 囊肿 脑白质病 HEPACAM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后早期N端脑钠肽前体(NT- pro BNP)及B脑钠肽(BNP)在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PDA)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入住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早产儿60例,胎龄26~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生后第3天依据超声心动图,分为动脉导管未闭(PDA)组(40例)、对照组(20例);PDA组分为sPDA组(20例)和无症状(asPDA)组(20例);sPDA组分为治疗组(10例)与非治疗组(10例);asPDA组分为自闭组(10例)和未自闭组(10例)。分别于生后第3、7天测血NT-pro BNP及BNP。结果sPDA组、asPDA组与对照组生后第3、7天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7天治疗组NT-pro BNP[4 082(111~7 566)ng/L]与非治疗组[9 643(2 362~25 000)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闭组[603(27~1 698)ng/L]与未自闭组[4 595(896~9 873)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3天NT-pro BNP与动脉导管(DA)直径、左心房/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DA直径与左肺动脉内径比值呈正相关(r=0.358~0.455,P<0.05);NT-pro BNP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3。结论早产儿生后第3天血NT-pro BNP可作为预测sPDA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N端脑钠肽前体 B型脑钠肽 早产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阴道定植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的血清特点,及其与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early-onset GBS disease,GBS-EO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孕妇阴道GBS定植阳性的32例新生儿GBS-EOD的菌株,并按12∶1的比例抽取同期建卡并分娩的孕晚期阴道GBS定植菌株266例。总共获得298例来自母亲阴道定植的菌株和32例来自新生儿的菌株。用乳胶凝集法测定菌株血清。分析GBS 11种血清的感染情况和孕妇阴道定植GBS血清与新生儿GBS-EOD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相关系数用列联系数C表示,多个样本率的多重分析采用Post hoc检验,根据调整后的标化残差判断各组的差异。结果298例孕晚期阴道GBS定植菌株总共发现9个血清。按定植率高低依次为Ⅲ55.0%(164/298),Ⅰb16.4%(49/298),Ⅰa11.1%(33/298),Ⅴ9.4%(28/298),Ⅱ5.0%(15/298),不可分(non-typeable, NT)1.0%(3/298),Ⅵ、Ⅷ和Ⅸ各0.7%(2/298)。Ⅳ、Ⅶ则未见定植。32例GBS-EOD总共发现5种血清,按发病率高低依次为Ⅲ56.3%(18/32),Ⅰa25.0%(8/32),Ⅰb9.4%(3/32),Ⅱ6.2%(2/32),Ⅴ3.1%(1/32)。ⅢGBS在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的分布比例分别为6/13、7/14和5/5。5种血清在上述3种疾病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654)。32例患儿中,30例(93.7%)治愈,2例(6.3%)死亡。Ⅰa、Ⅰb、Ⅱ、Ⅲ和其他血清(指Ⅴ、Ⅵ、Ⅷ、Ⅸ和NT)在垂直传播造成新生儿GBS-EOD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列联系数C=0.183)。进一步分析发现,Ⅰa调整后的标化残差绝对值最大(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晚期阴道定植GBS及新生儿GBS-EOD的血清中,Ⅲ最为常见,也是早发型脑膜炎主要的血清,但Ⅰa垂直传播率最高。Ⅲ和Ⅰa是毒力最强的血清

  • 标签: 无乳链球菌 链球菌感染 妊娠并发症,感染性 婴儿,新生,疾病 妊娠末期 传染性疾病传播,垂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血浆B尿钠肽(BNP)水平对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式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住院新生儿86例,把符合MAS诊断的新生儿分为合并PPHN组(n=26)和非PPHN组(n=60),所有MAS患儿在出生后24~48 h第1次采血检测血浆BNP水平并收集相关围产期资料,所有MAS患儿在病情加重时均再次采血,检测血浆BNP水平并完善血气分析、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PPHN组与非PPHN组间BNP水平、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2)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BNP水平对PPHN预测的诊断效能及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PPHN组患儿出生后24~48 h血浆BNP水平[1 049.87(787.95,1 484.50)ng/L]高于非PPHN组[344.15(302.75,510.25)ng/L],差异有显著意义(U=68.50,P<0.01)。PPHN组患儿在病情加重时BNP水平[1 435.45(986.50,1 869.20)ng/L]、A-aDO2[(535.72±82.13)mmHg]明显高于非PPHN组病情加重患儿[632.54(479.35,867.23)ng/L,(388.75±78.78)mmHg](U=57.75,t=5.83;均P<0.01),而两组间OI(20.38±3.88,21.62±4.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P>0.05)。ROC曲线分析BNP水平对MAS合并PPHN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0.956(95%CI:0.889~0.989),血浆BNP水平最佳阈值>652 ng/L,敏感度88.46%,特异度95.00%。结论MAS新生儿血浆BNP水平的升高可提示PPHN的发生,其评估PPHN的特异度、敏感度均较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 标签: B型尿钠肽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中APC基因DNA甲基化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发展的关系,分析其对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miRNA135b对APC基因甲基化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的96例DN患者和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APC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用三联法构建Sprague-Dawely(SD)大鼠DN模型,分为DN组、miRNA-135b过表达慢病毒组和空载病毒组,将miRNA-135b过表达慢病毒和空载病毒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大鼠体内,1个月后处死大鼠,测定其肾组织中的miRNA-135b的表达水平和APC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DN患者的APC-1岛的甲基化水平为(3.05±0.6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甲基化水平(2.34±0.56)%(t=5.231,P<0.001);DN患者的APC-2岛的甲基化水平为(1.65±0.3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甲基化水平(1.17±0.29)%(t=4.381,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C-1岛的甲基化水平与血清肌酐和尿酸比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均<0.05),APC-2岛的甲基化水平与尿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DN患者APC-1岛的甲基化水平与mRNA相对表达量间呈显著负相关(r=-0.426,P=0.019);此外,DN患者的APC-1岛的甲基化水平与APC蛋白水平间呈显著负相关(r=-0.569,P=0.004)。miRNA-135b在过表达慢病毒组大鼠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空载病毒组(t=5.432,P<0.001)和DN组大鼠(t=5.812,P<0.001);miRNA-135b过表达慢病毒组大鼠的APC甲基化水平也均显著高于DN组(t=6.217,P<0.001)和空载病毒组大鼠(t=6.446,P<0.001)。结论miRNA-135b可能通过上调APC基因DNA甲基化,降低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参与到DN的发生、发展中。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活化蛋白C DNA甲基化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重组人干扰素 α-2b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 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合并 HPV感染患者 84 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2 例。 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重组人干扰素 α-2b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的宫颈糜烂 疗效及 HPV 疗效 。结果 研究组宫颈糜烂总有效率为 95.2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 HPV 感染总有效率为 88.1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 α-2b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 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 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宫颈糜烂 HPV感染 重组人干扰素 α-2b 保妇康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维生素 B6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 ACTA及 S-100B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 2019年至 2020年收治的 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 B6注射液治疗。治疗 10天后, 对所有患儿临床表现恢复及脑脊液ACTA、 S-100B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意识恢复、惊厥控制、颅内高压的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脑脊液 ACTA、 S-100B指标低于对照组, P< 0.01,差异显著。结论:维生素 B6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维生素 B6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杭州市西溪医院、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应用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治疗的289例初治1b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6例无肝硬化(无肝硬化组)、48例为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组)、5例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索磷布韦(400 mg/片)和达拉他韦(60 mg/片)治疗剂量为各1片/d,治疗12周。289例患者治疗结束后12、24周随访,分别失访15和26例,均为无肝硬化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24周SVR24率无肝硬化组分别为82.2%(194/236)和81.7%(193/236),代偿期肝硬化组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分别为100.0%(48/48)和5/5,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12、24周时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4(6,23)和14(5,72)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2(14,24)和23(15,52)U/L]、白蛋白[46(42,48)和46(34,51)g/L]、球蛋白[(32.6±4.0)和(31.6±3.8) g/L]、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45.0±49.7)×109/L和(142.0±47.4)×109/L]、AST/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PRI) [0.4(0.2,0.4),0.4(0.3,1.5)],与治疗前[44(8,175) U/L,44(23,154)U/L,45(41,49) g/L,(33.0±4.0)g/L,(153.0±53.7)×109/L,0.7(0.3,6.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12周时血总胆红素[(15.4±5.8)μmol/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6.2±1.8)×109/L]、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3.2(1.5,13.7)],均较治疗前[(16.1±5.4)μmol/L,(5.7±1.5)×109/L,3.4(1.2,15.2)]好转(均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有乏力(14.8%,36/248)、头痛(9.3%,23/248)、腹泻(5.6%,14/248)以及皮疹、皮肤瘙痒(4.8%,12/248),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提示,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治疗初治的1b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总体SVR12和SVR24率均较高,安全性良好。

  • 标签: 肝炎 丙型 慢性 索磷布韦 达拉他韦 治疗结果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在现阶段临床中有许多方法都可以用于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但是现阶段最为常用的就是 B超诊断,由于其具备极其良好的诊断效果和诊断准确性,所以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高的使用率。同时 B超诊断又具体分为经腹部 B超和经阴道 B超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各有优点,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因此文章就对以各种 B超妊娠异位诊断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不同方法的效果和应用优势进行了探究,以供借鉴。

  • 标签: 异位妊娠 B超诊断 经腹部 B超 经阴道 B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且分析 B超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方法:抽取本社区医院近 1年经 B超检查的 56例 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阑尾肿大患者8例。在术前患者进入医院后采取 B超检查方法检查患者病情。比较患者术前病情检查与术后证实的符合率,规阑尾炎患者的疾病误诊以及漏诊情况进行总结。结果:经过 B超检查后,阑尾肿大患者是 8例,符合率 14.3%; B超检查急性阑尾炎误诊和漏诊分别 5例、 3例,误诊和漏诊几率是 8.9%、 5.4%。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应用 B超检查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在检查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免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这样都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B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疾病诊断中, 应用 B 超检查的 效果以 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我院收治的 120 例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收治的时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5 月。 对所有的患者实施 B 超检查,以临床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 B 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统计 B 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经分析, B 超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不具有差异性( P > 0.05 )。 结论: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应用 B 超检查可以对甲状腺疾病各类型进行鉴别诊断,而且诊断准确率高,能够为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辨别诊断 B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