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最近召开的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把蚕桑作为陕西十大主导产业之一纳入“九五”规划。在这之前的陕西省农业工作会议已把蚕桑作为1996年十项农业骨干项目,确定今年重点扩大植桑规模,积极推广小蚕共育等技术,在汉江、丹江流域及陕北、渭北建设25个蚕桑基地县,建设一个省级原种场及3个蚕种场,扩大蚕种供应能力,提出了1996年产茧2000吨、2000年达到4000—5000吨的目标。

  • 标签: 农业工作会议 主导产业 丹江流域 供应能力 蚕桑基地 陕西
  • 简介:2014年6月9日至12日,台湾蚕丝同业协会理事长王慧珍女士带领台湾部分蚕丝企业负责人共计24人,先后深入南部、西充、阆中、嘉陵考察蚕桑基地及部分丝绸企业。6月12日召开座谈会,双方就优良蚕种交换、桑叶及桑葚深加工、原料加工基地建设、投资政策等进行了详细的交流。王慧珍女士对南充蚕桑规模大,产业链完备,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回台之后将尽快拟定投资项目,并及时与南充进行对接。

  • 标签: 蚕桑产业 南充 蚕丝 台湾地区 协会 企业负责人
  • 简介:近年来,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云南省蒙自县因地制宜大力实施“果业强县”战略,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发展特色优势水果种植。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全县水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目前,全县以甜石榴、大枇杷、

  • 标签: 农民增收 主导产业 石榴 水果种植 种植规模 农民收入
  • 简介:通江柞蚕抗病力强、抗逆性强、体健好养、茧大丰产、一化二放等特点,在国内柞蚕一化性地区声望极高,如河南南召、方城、鲁山、湖北随州等蚕区更是称赞有加,资源和技术优势明显,提高科技水平与综合效益空间巨大。1市场背景目前,全世界天然和人造纤维消费量约2500万t,而柞蚕丝纤维产量不超过5000t,仅占全世界纺织纤维总量的0.02%,世界人均年消费不足1g。

  • 标签: 柞蚕生产 纤维产量 湖北随州 消费不足 技术优势 蚕区
  • 简介:概述阆中市蚕桑产业发展成就和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蚕桑产业的调查分析,提出充分利用东桑西移等项目,加强产业基础投入,推进土地流转,扩大巩田桑树基础,培育龙头企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健全技术服务网络,推广优良桑蚕品种,建好科技示范园,加快蚕桑资源综合深度开发。

  • 标签: 蚕桑产业 土地流转 技术服务 资源开发
  • 简介:本文通过对昭平县桑蚕产业的全面调查,提出了发展桑蚕产业的政策性建议和技术措施,在全球金融危机和茧丝绸价格低潮时期,发展桑蚕生产是难得的低成本投入的机遇,为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标签: 昭平县 桑蚕产业 调查
  • 简介: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富安模式”发展桑蚕业的过程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因地制宜、把构建特色产业链和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处理好蚕业、工业、流通,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促进蚕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对“富安模式”蚕业的分析研究和总结,以期对当前中国蚕业产业化发展和中国的蚕业技术创新研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 标签: “富安模式” 运行机制 蚕业 产业技术创新
  • 简介:2014年3月3日,四川省农业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农业[2014]14号),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四川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指导意义。现摘录刊发,以飨读者。

  • 标签: 产业基地建设 蚕桑 产业转型 农民增收 农业厅 四川省
  • 简介:阆中,全省优质蚕桑基地县(市)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完整的产业链。1995年,全市有桑园9万亩(一亩≈667m^2,下同),桑树1.2亿株,发种16.3万张,产茧近500万kg,丝绸行业年产值达3亿元,创汇3000万美元。1995年后因受丝绸市场行情低迷、农产品价格上涨、劳动力大量外出等因素的影响,桑树基础不断萎缩,发种产茧不断减少,到2004全市仅有桑树7000万株,桑园6万亩,发种60680张,分别减少41.7%、33.3%、62.8%。

  • 标签: 蚕桑基地 产业发展 阆中市 丝绸行业 发展历史 市场行情
  • 简介:香蕉是热带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世界贸易量最大的水果,对热区经济贡献很大。本文分析了近十年来厄瓜多尔香蕉的生产、管理和贸易等情况,期望为我国香蕉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香蕉产业 厄瓜多尔 经济作物 贸易量 香蕉业 热区
  • 简介:本刊讯为积极推进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云南葡萄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6月16—18日,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邀请,国家葡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段长青教授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虫害防控研究岗位科学家王忠跃教授、东北林业大学葡萄资源专家王军教授一行,调研了云南省葡萄产业。专家组首先考察了元谋葡萄产业和市场情况,并现场指导种植关键技术,提出了云南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和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等。

  • 标签: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葡萄产业 科学家 调研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研究所
  • 简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杨梅种植历史悠久,是湖南省唯一的杨梅特产县。作为当地颇具特色的“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靖州县发展杨梅产业具有较大优势,但也面临着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管理粗放、营销体系不健全和加工业滞后等系列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标签: 杨梅产业 靖州县 可持续发展 种植历史 朝阳产业 绿色产业
  • 简介:2012年陕西省千阳县通过招商引智、鼓励种植大户建园等方式,规模化发展矮砧苹果产业。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千阳县便建成了全国矮砧苹果生产示范县。成为我国苹果产业耀眼的新星。甘肃省静宁县果业技术人员赴当地考察后认为.千阳县相关经验值得借鉴,矮化密植栽培是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标签: 苹果产业 千阳县 静宁县 矮砧 创新 高地
  • 简介:针对广西蚕业大省蚕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存在问题,分析果桑两用桑经营、综合开发蚕桑大宗副产品、桑园间作套种的蚕桑产业新模式经济效益,提出促进广西蚕桑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

  • 标签: 蚕桑产业 经营模式 经济效益
  • 简介:"十二五"期间,陕西省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果品贮藏加工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全国果业从种植到冷藏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最大基地。截至2015年底,全省果品冷藏能力达到291.2万t,其中气调库贮藏能力56.8万t,果品加工业稳步发展。目前,陕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浓缩果汁加工基地,全省有浓缩苹果汁企业19家,浓缩苹果汁加工厂41个,果品深加工企业215家,主要产品涉及苹果干、苹果酒、猕猴桃汁、葡萄籽油、石榴酒、红枣汁等,产品出口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 标签: 陕西省 产业链 果业 浓缩苹果汁 深加工企业 果品贮藏
  • 简介:可河乡地处参鱼河下游,属干热河谷地带,光照充足,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辖4个村,30个社,1348户,5979人,耕地5846亩,年平均气温20-25℃,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更有利于蚕桑生产的发展。近年来,经过全乡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1998年在实现桑树资源、蚕茧产量、质量“三恢复”目标的指引下。乡党委、政府认真组织全乡广大干

  • 标签: 提高质量 蚕桑生产 共育户 大蚕饲养 干热河谷 管理实施细则
  • 简介:协和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发展栽桑养蚕,由于经济效益好,蚕农积极性高,全乡已发展桑园2000多亩(133.3hm2),最高年发种12000张,产茧量达40多万kg,收入400多万元,人均增收近1000元。蚕桑产业成为协和乡特色主导产业,受到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协和乡的来龙山、雷家井、西岩沟村被县委县府命名为"蚕桑产业科技示范村"。

  • 标签: 产业发展对策 特色主导产业 科技示范 产茧量 效益下降 八十年代
  • 简介:【导读】2007年大竹县从陕西引进秦王桃种植,如今秦王桃生产已成为大竹县极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并带动了赏花、采果等休闲观光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但产业发展还面临融资困难、基础薄弱等问题,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及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倾斜。

  • 标签: 产业现状 大竹县 秦王桃 调研 农业产业 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