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基因为DNA中的一部分,只占整个DNA质量的2%~4%,却主宰着人类由生到死的整个生命旅程.基因工程是指人工使某特定基因(目的基因)经载体携带,进入某生物细胞并重组入其DNA分子中,经筛选、纯化、扩增,并使之表达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或对人类有益的生物性状的技术.

  • 标签: 医药卫生领域 基因工程技术 DNA分子 目的基因 生物细胞 生物性状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AL患者52例,其中27例在化疗结束后血小板计数(BPC)<30×109/L时开始用rhIL-11治疗.ELISA法检测化疗前及BPC<30×109/L后7、14d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网织血小板百分率(RP%)及其绝对值(RPC).25例未用rhIL-11治疗者为非用药组,从化疗后BPC<30×109/L开始观察14d.3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①rhIL-11用药组第7、14天血小板计数较非用药组明显增高;用药患者组23例需要输注血小板,平均为4~10U;对照组27例,平均为10~15U.②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Tpo水平较对照降低,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P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③非用药组第7天患者血浆Tpo水平,RP%及RPC均较对照及化疗前明显降低,第14天Tpo水平,RP%、RPC有所升高但仍较对照低.④用药组第7天血浆Tpo水平,RP%及RPC均较非用药组高;Tpo水平,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RPC较对照低,第14天均高于对照.结论rhIL-11治疗A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有效;IL-11可能有利于骨髓基质的恢复,具有促进Tpo合成或释放作用,使巨核细胞的血小板生成能力增强从而血小板生成增多.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1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 药物疗法
  • 简介:2006年3月16日,日本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了最近结束的多奈哌齐(安理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这项血管性痴呆试验是在9个国家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我国未参于此项实验。患者被随机地按2:1的比例分到多奈哌齐组和安慰剂组。初步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服用多奈哌齐的患者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认知功能有所改善,但是整体功能(整体临床效果)没有改善。初步的安全性结果显示,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多奈哌齐组与安慰剂组的死亡率不同,多奈哌齐组的648个患者中出现11例死亡病例,而安慰剂组的326个患者中没有死亡病例。

  • 标签: 多奈哌齐 临床试验 出现 公司 日本 血管性痴呆
  • 简介:目的:促红素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中的有效性已经证实,但对华北制药集团生产的促红素的有效性尚未见评价,本文旨在作相应的观察.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41例CRF患者,分别予促红素100~150U/kg·周,皮下注射,观察用药前、用药后第2、4、6、8、12周的血常规及血生化改变.,结果:用药后2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均开始增高,第4、8、12周血红蛋白分别增高(8.5±12.4)g/L,(16.2±11.3)g/L,(21.9±14.1)g/L,红细胞压积增高2.4%±4.4%,4.7%±4.4%,7.1%±5.4%.除第2周白细胞轻度降低外,其它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华北制药集团生产的促红素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疗效显著.

  • 标签: 血红蛋白 肾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目的体外培养雪旺细胞并转染NT-3基因,观察转染后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用预涂有10%多聚赖氨酸的培养瓶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SD仔鼠雪旺细胞并用抗S-100多抗鉴定细胞性质,原代培养12小时后加入10-5M阿糖胞苷,72小时后换成100μg/ml的G-418,连续作用5天后加入2μM氟丝扣林继续培养。用脂质体法转染入质粒pIRES2—EGFP—NT—3,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T—3的表达并用图象分析法定量,观察转染NT—3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体外成功培养了SD仔鼠雪旺细胞,免疫细胞化学证实成功转染了NT-3基因,转染NT-3组有丝分裂期细胞数量较未转染组增高,但是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细胞转染NT-3基因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快,细胞增殖增快。

  • 标签: SD仔鼠 雪旺细胞 体外培养 基因转染 NT-3基因 生物学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山西省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HBV感染谱的相关性.方法用S基因巢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基因型分型方法,对44例携带者、70例慢性乙型肝炎、3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29例肝硬化患者感染的HBV进行分型,并分析了不同感染谱中HBV基因型的分布.结果①177例感染者HBV基因型C型130例(73.5%)和B型43例(24.3%),偶见D型1例(0.6%),未定型3例(1.7%).②各种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HBV携带者的基因型主要为B基因型.结论山西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以C型和B型为优势基因型,与我国北方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相似,但亦有少数其他基因型存在.HBV基因型C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

  • 标签: 山西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流行病学 肝硬化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过去的几年中建立了一些非侵入性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方法,其中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培养的Hp菌体抽提物作为抗原检测血清总抗体或尿素酶抗体。近年国外应用基因工程表达的多克隆或单克隆基因蛋白作为抗原,并结合到固相载体上,同时应用酶标记抗人IgG(或IgA)可以检测相应的血清—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基因克隆 Cag-A HSP-58 UreaA UreaB
  • 简介: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重建衰老免疫稳态的基因调控模式。方法①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定量分析老年组、年轻组及淫羊藿总黄酮组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②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各组淋巴细胞基因表连谱。结果①细胞凋亡百分率:老年组与年轻组比较,淫羊藿总黄酮与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著性(P〈0.01)。②基因表连: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上调的基因有116个,下调的基因有215个。与老年组比较,淫羊藿总黄酮上调的基因有447个,下调的基因有456个。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调控等方面。结论①以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抗调亡基因表达下调为主要特微的表达模式是衰老免疫稳能失横的重要基因背景。②淫羊藿总黄酮的作用规律在于逆转功能对立的促凋亡基因与抗凋亡基因、促增殖基因与抗增殖基因在衰老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异常,重塑基因表达的良性平衡,重建衰老免疫稳能。

  • 标签: 免疫衰老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表连谱 淫羊藿统黄酮
  • 简介:甘露糖结合蛋白(MBP)是一种ca2+依赖性(C型)凝集素,由肝脏分泌,可与甘露糖丰富的病原体表面及巨噬细胞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可识别大多数G-和G+细菌及病毒、真菌等,发挥调理素及诱导巨噬细胞的作用,并能激活补体,导致病原体裂解。亦可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人MBP基因突变,干扰MBP的二级结构,产生无功能的蛋白质,引起血清MBP水平低下和调理缺陷,减弱细胞吞噬作用。研究表明,MBP基因突变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以及HIV、细菌感染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甘露糖结合蛋白 基因突变 感染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腺病毒E1A基因对细菌脂多糖(LPS)所致肺泡上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腺病毒E1A基因转染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经G418筛选、Westemblot鉴定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单克隆,不同浓度的LPS活化,测定不同时间细胞ICAM-1表达。结果与未转染和空质粒转染A549细胞相比较,经LPS活化后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ICAM-1表达显著增加,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腺病毒E1A基因显著增加LPS所致的气道上皮细胞ICAM-1表达,提示腺病毒潜伏感染可能通过放大外界刺激因素所致的气道炎症反应在COPD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ICAM-1 E1A基因 腺病毒 肺泡上皮细胞 A549细胞 LPS
  • 简介:目的探讨脑康灵口服液(NaoKangLingOralLiquid,NKL)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自由落体脑挫裂伤大鼠动物模型;设立对照组、外伤组和NKL治疗组,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基因在脑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24h外伤组及NKL治疗组均检测到高水平表达的Fos蛋白,但NKL治疗组F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外伤组。结论服比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fos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NKL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

  • 标签: 脑康灵口服液 中药制剂 脑外伤 C-FOS基因 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
  • 简介: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因rasP21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患者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rasP21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浸润情况密切相关。rasP21表达与肿瘤复发也具有相关性,在复发的膀胱肿瘤中,P21阳性表达(87.5%),显著高于P21阴性表达(12.5%)。

  • 标签: 膀胱 移行细胞癌 ras癌基因蛋旦P21 预后 流式细胞术
  • 简介: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BRCA1和nm2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BRCA1和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BRCA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0.0%,并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2)nm23蛋白的表达率为40.0%,其表达仅在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标本中有意义;(3)BRCA1蛋白与nm23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联系(P<0.01)。结论BRCA1基因蛋白表达减少甚至缺失与具有较高生物学行为,高侵袭转移性的卵巢癌有关,同时,它可能与nm23在促进肿瘤转移上有共同作用。

  • 标签: 基因表达 卵巢上皮性癌 BRCA1 NM23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盐酸埃他卡林(iptakalimhydrohloride,Ipt)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肾组织KATP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SHR于第12周龄进入实验,实验设Ipt1、3和9mg·kg-1·d-13个剂量组,盐酸苯那普利(benazepril)3mg·kg-1·d-1治疗组及SHR空白对照组,另设同周龄同种属正常血压大鼠(wistarKyotorat,WKY)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2周,观察盐酸埃他卡林对血压和肾组织KATP亚型表达的影响.结果:SHR肾组织SUR2、Kir6.1、Kir1.1mRNA表达较WKY大鼠明显升高,盐酸埃他卡林1、3、9mg·kg-1·d-13个剂量组治疗后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同时下调肾脏高表达的Kir6.1、Kir1.1mRNA水平,而对SUR2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盐酸埃他卡林对SHR降压治疗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影响Kir6.1、Kir1.1基因表达有关.

  • 标签: 盐酸埃他卡林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基因表达 肾脏 ATP敏感性钾通道
  • 简介:目的最大限度提高血友病A(hemophiliaA,HA)患者及家系成员的基因诊断、携带者检出.方法对22例HA患者和两个家系的成员14人首先采用长距离DNA扩增(LD-PCR)技术,直接检测是否为基因倒位及其携带者;对于非倒位的HA家系依次采用FⅧ基因内的位点BclⅠ(RFLP)、内含子13和22中的STR、FⅧ基因外的DXS52(ST14)位点的多态性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22例HA中12例为重型,8例为中型,2例轻型;12例重型中6例为内含子22倒位,占50%,用该基因信息为一家系2名女性进行了检测均为携带者;联合应用间接遗传连锁分析,对2个家系进行检测,家系C中有1名女性为携带者,家系D中2名女性确定为携带者,1名为正常人.结论联合应用四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几乎可以为所有有家族史的HA家系作出基因诊断和携带者检出.

  • 标签: 联合用药 分子生物学技术 血友病A 遗传因素 基因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b-FGF喷雾剂对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口腔溃疡的影响.方法:将34例进入血液层流室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观察口腔溃疡发生情况,愈合时间分布,平均愈合天数及病人口腔溃疡VAS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口腔溃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口腔溃疡伪膜发生率,平均愈合天数及病人口腔溃疡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b-FGF可减少病人口腔溃疡伪膜的发生,使口腔溃疡面提前愈合,提高病人痛阈,降低病人疼痛感,以较好状态度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期.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
  • 简介:为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H-ras基因点突变的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技术,对55例初诊AML患者进行了检测,发现16例(29.1%)存在H-ras基因点突变,此突变与AML的发生及其某些临床指标有一定关系。H—ras基因突变可望成为AML诊断分型、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 标签: RAS基因 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髓细胞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