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相关因子 IGF-1、 MMP-9、 TGF-β1在冠状动脉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循证医学原理、方法系统评价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相关性。结果:对 Pubmed、 Embase、知网、万方、维普 5个数据库全面检索,共纳入 31篇数据最全面的证据性文献用以系统评价, 31篇文献全面系统从基础实验到临床队列研究论证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密切关系,基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复杂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循证医学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其相关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提供了循证证据;这也为进一步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相关因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 。结论:系统分析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其相关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提供了循证证据,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

  • 标签: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冠状动脉硬化 系统性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精氨酸(Arg)对大鼠肝脏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对照组及创伤+Arg组,每组8只,后两组大鼠臀部造成软组织创伤.创伤+Arg组伤后给予占饲料总重量5.0%的左旋精氨酸(L-Arg);其余两组大鼠在饲料中添加等重量甘氨酸代替.喂养7d后测定3组大鼠血清中Arg、鸟氨酸(Orn)、生长激素(GH)、一氧化氮(NO)、IGF-Ⅰ水平,并检测其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及肝组织中IGF-ⅠmRNA的表达情况.另用含不同浓度L-Arg的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测定培养上清中IGF-Ⅰ的水平.结果(1)血清Arg、Or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创伤对照组大鼠无明显改变(P>0.05);而创伤+Arg组较其余两组显著升高(P<0.01).(2)血清GH、NO、IGF-Ⅰ水平:各组大鼠血清G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伤大鼠血清N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创伤对照组血清IGF-Ⅰ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创伤+Arg组较创伤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3)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创伤对照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创伤+Arg组较前者明显增强(P<0.01).(4)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情况:创伤对照组IGF-ⅠmRNA相对丰度为1.08±0.06,低于正常对照组1.19±0.06(P<0.05),创伤+Arg组为1.29±0.06,高于创伤对照组(P<0.01).(5)肝细胞培养上清中IGF-Ⅰ水平:培养液中L-Arg为0.0750、0.7500、7.5000mmol/L时,IGF-Ⅰ水平较L-Arg为0.0000mmol/L时明显增加(P<0.01);当L-Arg为37.5000mmol/L时,IGF-Ⅰ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0.0000mmol/L时(P<0.01).结论Arg可刺激肝脏IGF-Ⅰ的生成,从而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精氨酸 大鼠 肝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调控作用 IGF-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20例,以110例为1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宫腔镜下刮宫术,观察组行宫腔镜联合B超下刮宫术.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前24h及治疗后6、12、24月观察组VEGF水平分别是136.4±32.3、29.8±7.5、41.6±10.5、56.5±14.3,对照组VEGF水平分别是134.7±34.0、35.3±8.9、77.6±19.6、98.7±24.9,治疗前24h两组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12、24个月两组VEGF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24月观察组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宫腔镜电切术能显著减低VEGF的表达,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VEGF;影响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66-02

  • 标签:
  • 简介: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具有多功能的细胞生长因子,对来源于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的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作用。方法:将第5代人牙周膜细胞,以1×108L-1的浓度分别接种到96孔板,随机分成4组,分别加入含0,1,10,100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积分数为15%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在第1,3,5,7天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在第1,7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4组之间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情况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586,P=0.024),随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质量浓度的增大,吸光度值均增大,其中10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吸光度值均大于其他组(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各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00),浓度越大,活性越低(P〈0.05)。结果显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1-100μg/L范围内质量浓度越高,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越强。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口腔组织构建 体外培养 人牙周膜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靶肌肉注射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背根神经节中TM及TrKA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采用硅管桥接,在靶肌肉内注射外源性NGF200μ天,术后3、7、14及28天进行背根神经节中TrKA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术后7天组进行TrKAmRNA原位杂交检查。对照组采用相同的动物模型,以生理盐水进行靶肌肉注射。结果应用NGF靶肌肉注射后,背根神经节中Tdn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靶肌肉注射NGF能逆转神经损伤所造成的TrKA表达下调,表明靶肌肉注射可作为NGF的有效给药途径。

  • 标签: 背根神经节 肌肉注射 NGF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MRNA表达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内皮抑素和VEGF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集的46例HCC切除标本中内皮抑素和VEGF的表达,分析它们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随机资料t检验、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LSD—t检验或TamhanetS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内皮抑素主要见于HCC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细胞质。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的平均光密度(MOD)分别为0.11±0.02、0.14±0.01、0.09±0.01,积分光密度(IOD)分别为(1.8±1.2)×10^4、(3.8±2.2)×10^4、(0.9±0.4)×10^4。肿瘤组织表达较癌旁组织弱,两者的MOD和IO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7.927,P〈0.05)。VEGF主要见于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细胞质,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的MOD分别为0.13±0.02、0.12±0.02、0.11±0.02,IOD分别为(5.4±3.1)×10^4、(3.9±2.5)×10^4、(3.0±3.0)×10^4,肿瘤组织表达较癌旁组织强,两者的MOD和IO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1,8.723,P〈0.05)。内皮抑素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r=0.669,P〈0.05)。VEGF不影响术后复发时间(t=0.892,P〉0.05)。结论内皮抑素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强,肿瘤组织表达较癌旁组织弱,与HCC预后有关,可作为HCC的预后判断指标。VEGF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强,但无法作为HCC独立预后指标。

  • 标签: 肝肿瘤 内皮抑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康复治疗,记录患者康复治疗前后VEGF等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患者VEGF水平未见明显降低(P>0.05);但FMA、MBI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康复治疗有利于帮助脑梗死患者体内的VEGF水平维持在较高浓度水平,减轻患者运动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推荐使用。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治疗 血清VEGF 变化
  • 简介:营养不良导致了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的并发症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而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s),参与机体的多种物质代谢,与CRF并发营养不良有关。现将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营养不良 慢性肾功能衰竭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患者 CRF 并发症
  • 简介:钳夹损伤兔右坐骨神经,于损伤处注射蛇毒NGF400Bu/kg/日,损伤术后1,3,7天和2,3,4,6,8周动态观察脊髓腰段伤侧第Ⅸ板层外侧的大型运动神经元的ACPase活性改变并应用图像分析仪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术后1,3天实验组和对照组ACPase活性的增加;术后3周实验组ACPase活性达高峰,溶酶体数目及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上的电子密度也明显增加,对照组酶活性不如实验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1)。术后6周实验组ACPase活性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ACPase活性才开始回降。本研究显示蛇毒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CPase活性恢复有促进作用,从而对运动神经元可起一定的保护和促进恢复的作用。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坐骨神经损伤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酸性磷酸酶 图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泛素结合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UBE2S和VEGF-D在20例WHOI~II、20例WHOIII、20例WHOIV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同时进行微脉管密度的计数.结果(1)UBE2S和VEGF-D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与低级别相比显著升高(P<0.05).(2)UBE2S和VEGF-D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1).(3)微淋巴管密度与VEGF-D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1),与UBE2S蛋白表达有相关性(P<0.05).(4)微血管密度与VEGF-D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1),与UBE2S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脑胶质瘤中,UBE2S和VEGF-D可促进微淋巴管及微血管的生长.UBE2S可能提高VEGF-D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评估UBE2S和VEGF-D对脑胶质瘤的脉管生成及分级有意义.关键词泛素结合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胶质瘤Expressionofubiquitincarrierproteinan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Dinglioma?ZHANGXiao-hui,△,DUJin-rong,SONGYi-cun,LINan,QIUFeng,WANGZheng-cai(DepartmentofPathology,TheForthClinicalCollege,HarbinMedicalUniversity,Harbin150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xpressionofubiquitincarrierproteinan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Dinglioma,withtheclinicalsignificance.MethodsTotal60casesofglioma,20casesofWHOI~II,20casesofWHOIII,20casesofWHOIVtissuesweredetectedfortheexpressionofubiquitincarrierprotein(UBE2S)an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Dprotein(VEGF-D)bymeansofimmunohistochemicalSP.Results(1)UBE2SandVEGF-DexpresGsionwerebothsignificantlyincreasedingeliomaWHOIVthanthatinWHOI~II(P<0.05).(2)Ther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relationshipbetweenVEGF-DandUBE2Singlioma(p<0.01).(3)AbsorbentvesselsdensitywereassociatedwiththeexpressionofVEGF-D(p<0.01)andUBE2S(P<0.05).(4)MicrovesseldensitywascloselyrelatedtoexpressionofVEGF-D(p<0.01)andexpressionofUBE2S(P<0.01).ConclusionVEGF-DandUBE2Singlioma,arerelatedtolymphangiogenesisandangiogenesis.UBE2SmayincreaseexpressionofVEGF-Dinglioma.VEGF-DandUBE2SexpressioncanbeusefulpredictorofhighgradeKgleiyomwaor.dsUbiquitincarrierprotein;EndothelialgrowthfactorD;Gioma中图分类号R739.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3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对于缓解脊柱骨科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疼痛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我们医院在2019年4月到2020年6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骨科疾病患者6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都进行脊柱骨科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结合疼痛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采取“品管圈”活动,然后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能够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QCC活动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应用该模式,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减轻患者的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所产生的疼痛程度,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治疗总有效率,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行。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脊柱骨科肌肉 鼠神经生长因子 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口服甲钴胺片,并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换用银杏提取物注射液静滴,给予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于治疗前后检查两组患者纯音听阈提高幅度,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64.51%(P<0.05),试验组听力阈值提高34.50+-5.60dB,明显高于对照12.60+-10.05dB(P<0.05),说明银杏提取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提取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银杏提取物 鼠神经生长因子 突发性耳聋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明确和完善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体外培养的大血管内皮细胞αv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探讨VEG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20ng/mlVEGF165,对照组加入无血清DMEM,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αv整合素的表达。结果αv整合素阳性表达于内皮细胞膜上;对照组(DMEM组)HUVEC膜表面αv整合素呈弱表达;实验组(VEGF组)细胞膜上可见棕褐色染色明显加深。因细胞膜立体包绕胞质和胞核,故染色颗粒覆盖了胞浆和胞核。平均灰度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源性VEGF在作用24h后,能明显上调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αv整合素的表达。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细胞 整合素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GSPs化疗栓塞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该方法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例原发性HCC患者(HCC组)GSPs化疗栓塞术前1天、术后4、7及28天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中VEGF水平。结果HCC患者术前外周血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C患者术后4天[(232.56±119.40)pg/ml]、7天[(290.33±97.17)pg/ml]外周血中VEGF水平较术前1天[(106.79±55.85)pg/ml]明显增高(P均〈0.05);术后28天[(233.54±106.60)pg/ml]低于术后7天[(290.33±97.17)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SPs化疗栓塞治疗HCC术后VEGF规律性的变化可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状态,为术后抗血管内皮生长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肿瘤患者采用放射性治疗的皮肤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在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皮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皮肤变化结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皮肤急性放射反应,但对照组患者发生皮肤急性应激反应的程度高于实验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发生皮肤急性反应的时间迟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皮肤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放射性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状况,延迟并减少皮肤急性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有效的临床护理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放射性治疗 皮肤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银锌霜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1999—12~2003—12深Ⅱ度烧伤非手术治疗病例173例,其中银锌霜与rhEGF联用69例,磺胺嘧啶银霜与rhRGF联用51例,单独使用银锌霜53例。比较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银锌霜与rhEGF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为13.2±2.4d,磺胺嘧啶银霜与rhEGF联用愈合时间为17.28±2.5d,单独使用银锌霜愈合时间为15.4±2.7d。结论银锌霜与rhEGF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银锌霜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联合用药 深Ⅱ度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烧伤感染创面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80例;2016年5.25日至2017年6.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金因肽与硝酸银软膏治疗、观察组-实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每组患者各40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烧伤感染创面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1.01±1.35)d;换药次数(5.32±1.02)次,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烧伤感染创面患者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烧伤感染创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研究。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复合溶菌酶 烧伤感染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皮肤激光美容科中利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诊疗的有效措施以及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某美容院在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之间收治的轻微皮肤疾病患者 120 例作为研究样本,将以上患者划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使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技术诊疗,对照组使用微创、无创形式诊疗。对比两组患者诊疗之后的皮肤愈合时间、结痂脱落时间,进而得出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诊疗形式之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诊疗形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者诊疗之后的创面愈合时间与结痂脱落时间,提升患者的诊疗有效性,促进患者皮肤疾病康复。 结论: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激光美容科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并且能够提升患者的诊疗满意度,在临床诊疗中应当广泛应用。

  • 标签: 激光美容科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