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CT影像学在对早期急性胰腺炎进展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录入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开展分析研究,根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作为依据行亚特兰大分类,依次为实验A、实验B。患者均采用腹部平扫及增强CT扫描,后经随机法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两。结果:在训练集中,除血钙、胰腺边缘指标比较,实验A与实验B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其他指标特征均无显著对比,P>0.05;通过共线性检查后,训练集中血钙、胰腺边缘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胰腺边缘属于独立预测因子,P<0.05;尽管血钙并不能作为独立预测因子,但由于调查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数据较少,同时相比较于单独编原模型,血钙加入后的模型明显提升,对此,将胰腺边缘与血钙两个变量均纳入临床模型的建立参考中。结论:以CT影像学模型作为依据,来实施早期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进展预测效果较优,准确率明显高于临床模型,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CT影像组学 早期急性胰腺炎 预测诊断
  • 简介:摘要: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T1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胰岛β细胞的破坏。广泛的家族和全基因关联研究已经揭示了基因中超过50个风险位点与T1D有关。然而,遗传易感性并不能解释世界范围内T1D发病率的增加,这很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从人类受试者和动物模型中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在T1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这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是T1D触发因素,特别是环境因素的关键枢纽。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目前肠道微生物参与T1D病因和机制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肠道微生物在T1D中的作用,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用于帮助评估T1D预后和治疗T1D。

  • 标签: 1型糖尿病,肠道菌群,环境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殊染色结合病理免疫化在肿瘤病理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我院接收的60例肿瘤患者为对象,入选者均经穿刺活检诊断,对采集的组织通过特殊染色体及免疫化技术实施诊断,比较不同检验技术的检出结果。结果;病理特殊染色结合免疫化检验明显比单一检测结果高,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肿瘤患者接受特殊染色与病理免疫化联合诊断,有利于提升检测阳性率,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将208例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即对比以及观察,研究时间为2021.3-2022.2,每组入病人104例,对比采取常规免疫化检验技术、观察采取PDCA循环法。入对比的指标为制片优良率,评价免疫化检验质量。结果:结果显示观察制片优良率,评价免疫化检验质量更优(P<0.05)。结论: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检查时,运用 PDCA循环来进行质控,可以使制片的优良率和诊断率得到更大的提高,从而使检验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制片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在护理品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伤口造口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甲乙两,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伤口造口护理,比较两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乙的护理满意度为95%,其明显高于甲组的72.5%,且乙在专科护理、皮肤护理、安全护理和风险管理上的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组 护理品质管理 效果
  • 简介:为探讨脑膜瘤的病理特征.统计分析了34年间经病理证实的1090例脑膜瘤。按WHO分类标准将1090例分成13种类型。免疫化结果表明,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对各类型脑膜瘤均呈阳性表达。电镜结果提示,光镜难以明确诊断的一些特殊类型脑膜瘤,均有各自独特的超微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证明,免疫化和超微结构在脑膜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脑膜瘤 光镜检查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总结了护生在儿科为期一个月的临床实习过程中,在传统的带教方法中引入新的带教工具(腾讯QQ讨论),依据实习计划定期或根据临床动态通过腾讯QQ讨论进行专科知识和技术的分享,并共同进行探讨。不仅拓宽了护生的知识层面,提高了考核成绩,深化了教学质量;也密切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学满意度;同时提升了科室整体带教水平。

  • 标签: 腾讯QQ讨论组 儿科护生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体腔积液薄层液基细胞涂片免疫化染色最佳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有组织学对照的恶性胸水68例,每例选12张石蜡切片,作为A,将每例胸水用薄层液基细胞术制片36张,随机平均分成B、C、D三,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的诊断准确率是100%,B准确率是98%,C准确率是92%,D准确率是90%,A和B的准确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A的准确率要比C和D高(P<0.05)。结论此次研究中,B组方式比C、D优秀,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腔积液癌细胞的诊断和鉴别,在数量有限的TCT涂片中能够发挥比较好的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肺癌 体腔积液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抗原修复 退色 免疫组化
  • 简介:蛋白质学技术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细胞、组织或有机体蛋白质的新兴学科,包括蛋白质提取、生物质谱和生物信息学三部分。本文综述了蛋白质学技术在肾移植术后无创性诊断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肾毒性及肾移植术后感染等方面的研究与初步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肾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化染色对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82例肝脏穿刺组织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82例患者划分为实验与常规。常规采取常规HE染色处理,实验采取免疫化染色进行检查。统计并对比两患者的切片质量与确诊率。结果实验患者的切片优良率(97.56%)相对于常规患者的切片优良率(78.05%)有明显优势,数据差异突出,优良率数据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实验患者的确诊率(39例,95.12%)相对于常规患者的确诊率(31,75.61%)有明显优势,数据差异突出,优良率数据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免疫化染色对于病理技术质量控制有着显著的影响,能够显著提升切片的质量,从而提高临床确诊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采用中药复方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两,对照和研究各70例。采用中药复方治疗研究,对照采用西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的疗效。结果 研究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中药复方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通过辨证加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中药复方 配伍分析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对检验科专业管理模式进行建立。方法对专业程序文件进行建立,以此作为检验科科学管理的工作依据,在管理和技术的层面上,组长全力负责日常工作事项和内质量安全管理,对各室岗位职责进行制定,促使复检规则、技能培训、能力评估等各项内容的落实,逐步提升专业组长的技能、工作素质与专业组成员的良好学风。结果专业管理模式建立实施后,临检专业各岗位工作有条不紊,其工作质量得以确保,形成全员自主学习的良好局面。结论检验科专业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医院检验科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检验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借鉴与应用。

  • 标签: 临检专业 管理模式 检验科
  • 简介:“健康中国”战略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对提高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人口众多,健康医疗数据资源丰富但分散、开放共享程度有限,尚未有统一权威、广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因此“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共享、挖掘与应用”被列为“健康中国”战略的任务。世界范围内,精准医学正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基因学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药物基因学被认为是目前条件最成熟的领域。本文将对药物基因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药物基因学部署策略、基础设施及工作规划进行综述,并对部署药物基因学的潜在挑战进行展望。

  • 标签: 健康中国 精准医学 药物基因组学 临床部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分析与对策。有效的质量控制对免疫化病理技术的综合检验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重病理技术的每一个操作细节,不断总结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最大限度的提高免疫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免疫组化 质量控制 病理技术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及免疫化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肉眼观察大体标本特征,镜下观察肿瘤细胞表现及病理特点,采集标本分别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化检验,检测标本中瘤细胞(CD117)、i型跨膜糖蛋白分子(CD34)、SMA、Ki67、S100蛋白分子阳性表达。结果肉眼下观察大体标本,可见直径0.7~10.8cm大小肿瘤,其主要位于黏膜基层、下层、肠系膜上及浆膜外。其中低度及极低度危险分级患者肿瘤于消化道内以膨胀性方式进行生长,其边界清晰,无包膜,部分有假包膜,切面质韧,主要呈灰白色,局部呈灰红色;中高度危险分级患者瘤体呈息肉状,质地较软、有出血,存在坏死及囊性病变。镜下观察,肿瘤细胞主要以梭形细胞型为主,其次为上皮样细胞型、混合性细胞型、圆形细胞型。免疫化分析显示CD117、CD34、SMA、S100、Ki67阳性率分别为91.67%、83.33%、28.33%、36.67%、36.67%,其中CD117、CD34同时阳性表达率71.67%。22例Ki67阳性表达患者中高度、中度、低度、极低度侵袭危险患者分别为8例(72.73%)、6例(40.00%)、7例(25.00%)、1例(16.67%),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细胞和i型跨膜糖蛋白分子阳性表达可以作为临床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依据,进一步行免疫化染色检测可以提高判断,对于GIST肿瘤细胞的证实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ABC)方法,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正常雄性小鼠颌下腺的分布。结果发现染色颗粒位于颌下腺颗粒纡曲导管和纹状导管细胞,呈棕色。提出NGF在颌下腺的分布与其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小鼠 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6日报告说,该校的一个科研小组成功破译了艾滋病病毒的完整基因。这对于人类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的机制,寻找抗“艾”新疗法提供了衣力帮助。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 基因组 研究人员 破译 美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在提高护理品质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伤口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行常规护理,实验由伤口造口护理专门护理,对比两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以及压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伤口、造口以及尿失禁评分。结果实验患者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P<0.05;实验患者伤口、造口和失禁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成立伤口造口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对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伤口造口 压疮 护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