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结核门诊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结核门诊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焦虑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门诊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肺结核 门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治疗结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将62例分成两组基础疗法31例对照组,综合疗法31例观察组,统计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控制率为93.5%,痰涂片转时间(2.12±0.36)个月;对照组控制率为74.2%,痰涂片转时间(4.19±0.78)个月,有差别,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综合疗法能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结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慢阻肺合并肺结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安全舒适、营养膳食、病情监测、诊疗护理、心理护理等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提高其护理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通过对5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病情监测、诊疗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病情明显得到控制。其中48例患者均未再反复出现咯血,好转出院;2例患者身体状况和免疫力较之前都有所提高,已恢复至常人水平。结论咯血作为临床上肺结核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抢救时须争分夺秒,同时还要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营养膳食、病情监测、诊疗护理、心理护理等全方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极大提高了其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肺结核 咯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咯血的时间性规律,并总结其针对性资料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观察所有肺结核患者咯血时间,研究其时间性规律,并总结治疗干预对策。结果时间规律调查结果显示,98例患者有59例于晚6点至晚9点期间发作,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咯血时间存在一定的规律,一般以晚6点~9点为咯血高峰期,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在易发时间段予以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做好咯血抢救的准备工作,提升患者住院的安全性。

  • 标签: 肺结核 咯血 时间性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肺结核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全省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2015—2016年报告的肺结核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北省2015—2016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7943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4.6/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率在5.2%左右,其中承德和张家口的发病率较高,约为66.7/10万,而唐山和秦皇岛的发病率较低,约为41.8/10万;从男女患者比例上看,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约占67.7%,女性约占32.3%;从年龄结构上看,年龄介于15~25岁之间的人群患病率最高,达到132.4/10万;从职业上看,农民发病率最高,约占发病人群的81.6%,其次是学生和工人;从结核病耐药率看,总耐药率为27.2%,单耐药率8.6%。结论近年来,河北省结核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存在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差异,耐药率较低。

  • 标签: 河北省 肺结核 涂阳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公共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因此,结核病的控制工作还面临严峻的挑战1。我县防控中心在肺结核防治工作中对治疗期及康复期病人实施心理康复收效显著。本文重点阐述对不同年龄段的肺结核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谈几点体会。

  • 标签: 肺结核 心理护理 年龄差异
  • 简介:摘要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的传染性疾病,此病患者可产生消极、疑虑、孤独、恐惧、悲观等许多心理上的问题,使病情加重,形成心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故需心理和生活护理双方面的调理和后期的康复跟踪护理。

  • 标签: 肺结核 心理特征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用于社区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随访的肺结核患者23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焦虑情况、满意度、及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23例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恐惧心理得到有效消除,试验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及其患者的护理措施均比对照组好。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的紧张心理得到有效缓解,护理工作规范化、人性化、全面化,切实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正确率,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护患矛盾,值得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综合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的认识,积极控制疾病传播,促进肺结核患者康复。方法对患者实施一系列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宣教、心理疏导、饮食与活动指导及服药指导。结果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健康教育是治疗肺结核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肺结核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探析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8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具体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治愈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和病灶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整体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升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肺结核 治疗效果 治愈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结核病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96名正在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根据手术的类型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再选取相同条件下的96名已经做过手术但未选取针对性麻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总结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整个过程无意外情况出现,身体特征表现正常,且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较快。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3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手术类型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对病人有更好的疗效,应该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麻醉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的临床特征,以便为病人的后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3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合并组,并选择HIV阴性单纯肺结核病人3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单纯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人在临床中所表现的症状,并对两组病人的影像学检查的相关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且进行统计,将以上统计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的数据进行对比可知,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对比方面,合并组病人的发热状况以及体重减轻状况明显高于单纯组病人(P<0.05),而咳嗽特征以及咯血特征却明显低于单纯组病人(P<0.05);在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对比方面,合并组病人的粟粒样改变以及浸润灶等影像学结果显示与单纯组病人并无显著差别(P>0.05),而影像学表现出的合并空洞却低于单纯组病人(P<0.05),且影像学表现出的合并胸腔积液、淋巴结转移高于单纯组病人(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在临床中所表现的特征虽然比较多,但是不具有典型特征,而应当极早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病情。

  • 标签: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 HIV阴性单纯肺结核 临床特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3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取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采取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平均为(2.8±1.1)d;对照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平均为(4.7±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咯血量平均为(269.8±55.3)mL;对照组患者咯血量平均为(462.5±67.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醇提后叶素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0肺结核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出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经过调查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为焦虑、恐惧、烦躁、自卑、孤独,求助、抑郁等,主要影响因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不当,对就医环境感到不满意、不适应,社会因素及个人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结论肺结核患者主要的心理特点为焦虑恐惧,烦躁,孤独,求助,自卑,抑郁等,应根据患者心理特征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对策。

  • 标签: 肺结核 心理特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结核伴半身不遂患者的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使肺结核患者愉快的接受抗结核治疗。方法经过护理人员细心周全的观察,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肺结核患者的心理主要表现为恐惧及焦虑、自卑悲观绝望、麻痹侥幸、求助、发泄。结论观察患者的心理特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的身心早日康复。

  • 标签: 肺结核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放射影像诊断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44例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2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14例患者为浸润型肺结核,肺部边缘模糊,并呈现出斑片状阴影。9例患者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肺部两边分布相对均匀的小结节影块。10例患者伴有胸腔积液,肺部两侧呈现均匀密度的阴影,11例患者为原发型肺结核,肺门及纵膈淋巴结增大。结论对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实施X线检查,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日后患者的治疗提供宝贵的建议。

  • 标签: 肺结核 艾滋病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2组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痰菌转率为96.67%,对照组痰菌转率为66.67%,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3.33%),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卷曲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误诊为肺炎的原因,为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误诊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66例患者均有咳痰、咳嗽、发热等症状入院,且均误诊为肺炎,误诊时间4~9天,入院后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此后有60例患者经多次痰结核菌涂片检查提示抗酸杆菌(+++),确诊为肺结核,余下16例患者,经痰结核菌涂片提示抗酸杆菌(-),再进一步进行电子支气管镜刷检后,确诊为肺结核。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诊断结果均不典型,如果无法排除肺结核的可能,则需要进行痰结核杆菌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若治疗结果仍不乐观,则需要进行有创检查,进一步对疾病的诊断进行明确。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肺炎 原因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咯血的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混着的咯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咯血发生率,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肺结核 咯血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病人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将88例肺结核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后患者SAS评分情况。结果根据SAS标准评分,对照组37例患者存在焦虑情绪障碍,心理干预组则14例出现焦虑情绪障碍;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焦虑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肺结核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