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中有效的急诊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在洗胃过程中运用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运用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急救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6.67%,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中通过运整体护理有助于提升患儿的急救效果并改善护患间关系。

  • 标签: 急性中毒 洗胃 小儿 急诊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急性亚硝酸钠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收治的4例餐饮业人员亚硝酸钠集体中毒患者、2013年收治的9例农村居民亚硝酸钠集体中毒患者临床资料,13例亚硝酸钠中毒患者均接受维生素C静脉滴注及其他对症治疗,记录其救治效果。结果:13例亚硝酸钠中毒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于2~5天中毒症状消失并顺利出院,住院平均时间(4.02±0.16)d,救治成功率100.00%,13例患者均未发生维生素C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维生素C救治亚硝酸钠中毒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 ] 亚硝酸钠 中毒 维生素C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情况。方法: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疾控中心收治的78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所有患者的粪便、呕吐物均需要开展微生物学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各细菌微生物检出率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最高,大肠杆菌最低,分别为37.2%、5.1%;粪便是检出病原菌的主要来源,其同肛拭子、呕吐物的微生物检出率进行比较,具备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通过微生物学检验科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进行明确,能够为预防和治疗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细菌性食物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 血液灌流 (HP)联合血液滤过 (CVVH)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 纳入我院于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间收治的 18例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HP联合 CVVH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8例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患者均抢救成功,未遗留后遗症;患者清醒的平均时间 (8.34±2.10)h;住院时间平均为 (5.83±1.12)d,治疗前 18例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为 (551.17±160.54)U/L,治疗 10 h(HP +CVVH)为 (1382.51±411.71)U/L, (t=7.982, P<0.05)。结论 HP联合 CVVH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护理要点包括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并发症预防、管道护理等。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重症有机磷中毒 护理 并发症 敌敌畏 乐果 敌百虫 对硫磷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护理要点,以期为临床相似病例护理提供借鉴。护理:积极抗感染,做好容量管理;善饮食习惯,做好血糖控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促进患儿康复。结果 通过儿科积极的治疗和护理4d后,患儿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症状得到改善,01-08遵医嘱转入内分泌科继续治疗。

  • 标签: 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 儿童 个案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46 例作为观察样本,以摸球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均有病人 23 例,各给予的临床护理为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对比两组症状及病情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症状缓解、酮体转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试验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P < 0.05 )。 结论: 整体护理对促进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高治疗效果作用确切,值得广泛推广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首先概述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原理和优势。随后,重点讨论了其在食品样品中残留农药的检测中的应用,包括方法的建立和优化,样品前处理步骤,以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发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高效、精确地检测各种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监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食品安全 残留农药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纳络酮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11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n=55)常规急诊抢救,实验组(n=56)加以纳络酮干预,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有效率、苏醒时间等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络酮在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效果较优,对提升抢救效率,促使患者苏醒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一氧化碳 纳络酮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新生儿VAP并发中毒性肠麻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60例新生儿VAP并发中毒性肠麻痹患者,依据入院时间编号后奇偶数分成两组,对照组新生儿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新生儿接受中西医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等数据,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有效以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与首次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各项临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新生儿VAP 中毒性肠麻痹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采用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于该院 2016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选取 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血糖降低速度为( 5.4±1.6) mmol/h,对照组为( 7.9±2.5) mmol/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胰岛素维持液配置次数为( 2.1±0.6)次,住院时间为( 7.5±1.8) d,低血糖发生次数为( 0.12±0.04)次,与对照组的( 3.8±0.9)次、( 9.8±2.7) d及( 0.46±0.17)次比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不同剂量胰岛素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疗效,但是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的低血糖发生风险更低,安全性更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 糖尿病 ;不同剂量 ;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 ;尿酮体转阴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等因素影响下,机体内胰岛素含量会逐渐下降,进而导致血糖和酮体含量升高,出现代谢紊乱,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脱水、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还有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1]。因此,及时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实施有效治疗极为重要。胰岛素是临床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方法,但是对于胰岛素的具体使用剂量尚无一致结论,为了解不同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现分析 2016年 1月— 2019年 1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68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 68例,均为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率增快、意识不清等症状,均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及家属均知晓该研究并同意配合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酸中毒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 34例,其中男性患儿 20例,女性患儿 14例,年龄为 1~ 9岁,中位年龄( 4.8±1.1)岁,病程为 2~ 10 d,平均病程( 5.2±0.9) d。对照组 34例患儿中男 19例,女 15例,年龄为 1~ 8岁,中位年龄( 4.9±1.0)岁,病程 2~ 9 d,平均病程( 5.1±0.8) d。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对比( P>0.05),符合对比需要。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儿均常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通过分析患儿的血糖、电解质及血气指标,判断患者的脱水和酸中毒程度。对于中度及以上患儿可给予 0.45%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注,使用量为 10 mL/( kg·h),在 1.5 h后再将输注剂量调整为 5 mL/( kg·h)。在此基础上,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S20153001)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将 0.11~ 0.20 U/( kg·h)的胰岛素加入到 250~ 500 mL的生理盐水中,给予患儿静脉滴注,将滴注速度控制在 50~ 100 mL/h。研究组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在 250~ 500 mL的生理盐水中加入 0.05~ 0.10 U/( kg·h)的胰岛素,实施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 50~ 100 mL/h。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减少输液量,并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给予补液治疗,为避免患者出现低钾症,在实施治疗前可适当补充钾元素。在患儿尿酮体转阴和血糖指标恢复正常后可停止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尿酮体转阴时间、餐后 2 h血糖、住院时间、胰岛素维持液配置次数、血糖降低速度、 24 h胰岛素平均剂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并对其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用 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 x±s)代表,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 [n( %) ]代表,进行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餐后 2 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降低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其他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胰岛素维持液配置次数为( 2.1±0.6)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次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也具有逐年上升趋势,酮症酸中毒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较大。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原因在于患儿体内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体内胰岛素抵抗,导致患儿体内高血糖,进而引发机体水电解质失衡,出现脱水等症状 [2]。该并发症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患儿通常体内酮含量较低,酮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对机体影响较小,称为糖尿病酮症。重度患儿酮体检测结果为阳性,且伴有昏迷和酸中毒症状,对于该类患儿应及时给予有效治疗,若救治不及时容易导致患儿死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急诊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时间段中收治的8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将其通过双盲选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急诊治疗),每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以及安全性。结果 在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方面,常规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长于试验组,恢复清醒时间显著长于试验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安全性方面,常规组治疗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试验组为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治疗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推广。

  • 标签: 急诊治疗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HHS并发胰腺损伤的护理。方法:评估患者基本情况,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做好健康教育,做好初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疏导。结果:经过护理后达到预期的效果。结论:护理过程中要准确及时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密切观察血电解质及血淀粉酶的变化,合理控制血糖,防止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心理的调试需要医护、同伴及自身的调试。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状态 初发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联合常规急诊治疗在危急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9年3月~2022年3月入院治疗的危急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急诊治疗模式,观察组40例采用联合治疗模式,比较具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肝肾功能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血液灌流 常规急诊 危急重症 有机磷中毒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效率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8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并对其实施急诊护理,分析急救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均未发生死亡,且均在入院48小时内脱离生命危险,其分诊时间为(0.68±0.38)min,转诊时间为(40.57±5.02)min,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急救效率;从神经功能评分上看,护理后的评分为(14.28±1.05)分,护理前的评分为(20.15±2.10)分,可见护理后明显低于护理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护理 一氧化碳 中毒 神经功能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危急值针对性急救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血糖值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急诊DKA患者82例,按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划分。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41例,予以危急值针对性急救护理。观察两组血糖水平、症状改善耗时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血酮转阴用时、滞留抢救室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危急值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后,DKA患者血糖水平明显好转,症状改善耗时显著减少,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 标签: 急救护理 危急值 血糖值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