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不管是内科疾病致吞咽障碍留置的,还是外科胃肠消化系统术后用于胃肠减压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部分疾病起到治疗的作用,还为病人提供营养支持,促进健康的恢复。当疾病恢复到一定程度,符合拔指征时,才可将拔除。但当固定不妥当,发生非计划性拔时,不仅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而重新插管也增加了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的痛苦。所以,只有不断地研究、改进固定方法,研究、避免脱落因素,才能有效的降低非计划性拔率,才可以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鼻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新型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良在小儿负压置换术中的应用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满意度,减轻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6年3月~2019年3月共收治的12216例接受负压置换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洗过程中使用替代原管接头对患儿进行洗操作。洗后比较改良前后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属对改良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①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由改良前的89.77%提高到96.56%,治疗有效率由91.31%提高到97.89%;②并发症发生率由5.11%降低至1.02%;③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由87.79%提高到98.06%,改良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负压置换术中改良,能减少对鼻粘膜的损伤,减少并发症,降低了患儿和家长的恐惧感,提升诊疗水平和满意度,操作用耗材成本降低,减轻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胃管 鼻负压置换术 洗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导尿困难患儿中的运用价值。导尿技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大中手术前准备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导尿是否顺利,直接影响手术的开展和患者的康复。在儿科及新生儿科临床上为患儿留取尿培标本,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疾病依据,以及为尿储留患儿解除痛苦,为重患儿准确记录尿量等等,常常需要行导尿术,但由于婴幼儿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特征,导致常规导尿插管困难,造成导尿成功率低甚至导尿失败等问题的存在。方法我科凡是遇到行导尿插管困难的患儿,均采用按常规导尿方法代替尿行导尿术。本文从使用代替导尿导尿着手,试探讨在婴幼儿导尿术中的应用。结果从2016年1月至今使用6号为12例导尿困难患儿行导尿均成功,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导尿困难患儿中应用具有简单、安全、高效的优点,可以在导尿困难的患儿中应用。

  • 标签: 鼻胃管 导尿术 婴幼儿 应用
  • 简介:摘要插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置方法,对于昏迷患者传统的操作方法是插管前先撤去患者的枕头,头向后仰,当插入15cm时,将患者头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缓慢插入至预定长度。但在带气管插管的患者中,临床实践发现此方法难度大,首次成功率较低。现我科自2006年来对46例带气管插管的昏迷患者留置方法予以改进,采用抬高床头15~30度后直接插入的方法。结果44例首次成功插入,2例两次及以上成功,首次成功率达96%。

  • 标签: 带气管插管 鼻胃管插管 昏迷患者 置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固定带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留置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法,实验组采用自制固定带固定。结果实验组移位、脱、皮肤刺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自制固定带固定安全、有效、美观,且减少皮肤刺激,病人的舒适感增加。

  • 标签: 鼻胃管固定带 胃管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普通行空肠造瘘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我院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5例,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过程中用普通代替穿刺造口进行空肠造口术,带时间30~90天,平均(40.3±2.1)天。结果4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肠内营养顺利,术后2~3天通气、排便,无脱落、堵塞、断裂、置管口感染、出血,肠液外漏及严重肺部并发症。结论普通管用于空肠造口术,是一种可行的空肠造口替代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 鼻胃管 空肠造口术
  • 简介:小儿胃肠道疾病常常需要留置,尤其外科腹部手术患儿术前术后需要留置,用以胃肠减压、药物和食物的注入。管得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是插入深度合适。有研究表明,前端的合适位置应在体部。对于小儿,尤其是婴儿,如果仍然沿用成人的插入长度的测量方法,即鼻尖—耳垂—剑突,并不适合,且前端往往并不能到达体部。

  • 标签: 胃管留置 体质量 胃管插入 留置胃管 胃体部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留置是一种针对吞咽困难患者常用的手段,它常用于自身营养缺乏、脑出血或脑梗塞严重的患者以及偏瘫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留置能够减少患者的误吸,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营养。但是时有发生的留置非计划拔还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们通过研究分析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

  • 标签: 神经内科患者留置鼻胃管非计划拔管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同时留置肠营养管护理经验。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4月1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留置肠营养管护理方法及措施进行回顾总结。包括管道固定的方式选择,患者应用TPN时的护理注意事项,引流的观察,拔注意事项。结果16例同时留置肠管和的患者中发生一例拔除时带出肠管,并予重置;2例肠管在进行肠内营养时堵。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同时留置肠管,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进行胃肠减压而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作为临床护士,必须要做到管理好这些管道,既能有效减轻伤口张力又能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保证早期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

  • 标签: 胰十二指肠 鼻肠管 鼻胃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肠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利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比较后显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在其使用肠管时,将优质护理用于其中,效果十分显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鼻胃管 鼻肠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用肠管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3月--2020年3月的重症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肠管治疗和单独采用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治疗14天后肱三头肌皮皱厚度、血红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对比中,一组分别是36.06±4.33(u/l)、137.26±29.94(g/l)、39.36±4.33(g/l),二组分别是29.15±3.72(u/l)、113.45±20.63(g/l)、30.73±4.28(g/l),(t=10.294,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一组为10.63%,二组为20.42%,(x2=31.063,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用肠管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鼻肠管 重症患者 鼻胃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破伤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临床观察。结论胃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及其护理,可以改善破伤风患者营养状况能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促进康复。

  • 标签: 破伤风 鼻胃管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肠内营养留置,对之固定新方法的研究。方法将42例留置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对照组采用自制安全带固定。结果对照组固定时间以及患者家属接受程度都优于观察组。结论自制安全带为老年患者固定,使留置时间延长,增加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自制安全带 老年患者 鼻胃管
  • 简介:摘要鼻饲法是指将导管经过鼻腔插入内,并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营养液和药物等为机体提供能量及多种营养物质,维持与改善机体器官、细胞的代谢与功能的肠内营养方法。其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如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昏迷、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食管癌后期等。

  • 标签: 鼻胃管鼻饲法 通气异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引起阻塞性黄胆行胆囊切除术、胆道探查术,术前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将11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麻醉前置普通。观察组麻醉前放置复尔凯。比较两组患者放置前后身体适应状况和肠内营养应用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置成功率高,咽喉刺激症状轻,恶心呕吐症状小,肠内营养应用效果好。结论选择放置复尔凯,患者刺激损伤较小,可减轻痛苦,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护理人员更易操作。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胆道探查术 复尔凯鼻胃管 肠内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留置脑瘫患儿发生鼻部压疮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本福利院收治的留置的68例脑瘫患儿发生鼻部压疮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2例(17.6%)患儿发生鼻部压疮,其中Ⅰ期压疮10例(14.7%),Ⅱ期压疮2例(2.9%);发生鼻部压疮的主要原因包括固定方法不当(66.7%),局部长期潮湿(16.7%),护理人员关注不足(8.3%);选择不当(8.3%)。结论留置脑瘫患儿鼻部压疮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固定方法不当、局部长期潮湿、护理人员关注不足、选择不当,应根据患儿鼻部压疮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脑瘫患儿 鼻部压疮 护理
  • 简介:神经内科病人以脑出血、脑梗死以及昏迷病人居多,多数病人合并有延髓性麻痹症状,包括吞咽呛咳、构音障碍等,为避免呛咳所致吸入性肺炎、保证肠内营养、经肠内给药,多数病人需要留置,有些病人在缓慢的康复期中需要长期留置。

  • 标签: 脑卒中 艾普力鼻胃管 优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采用全喉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癌症患者中随机选取38例,并按照患者的手术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采用经口进食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术后早期采用进食,一定时间后再慢慢转变为经口进食。最终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在治疗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鼻胃管 全喉切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吞咽障碍肠内营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随机信封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n=20)和参照组(常规护理n=20)。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营养状况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降低患者肠内营养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使肠内营养安全性提高,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神经外科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鼻胃管肠内营养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