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解淮安市奶牛布鲁氏菌病发病和流行情况,笔者于2010-2014年对淮安市奶牛布鲁氏菌病进行血清检测,2010年2852份样品检出45份阳性,阳性率1.58%;2011年1919份样品检出85份阳性,阳性率4.43%;2012年1875份样品检出39份阳性,阳性率2.08%;2013年1333份样品检出18份阳性,阳性率1.35%;2014年2156份样品检出17份阳阳性率0.79%。数据表明淮安市奶牛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检测 防控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多指标检测、梅毒诊断及筛查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总抗体(TPAb),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ELISA法梅毒IgM抗体(TPIgM),观察分析其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梅毒血清三指标中TPAb检出率最高(87.3%),高滴度TPAb及TPAb加上另外一项或两项多指标阳性,在显性及潜伏梅毒中表达比例较高(83.6%),单一TPAb或TPIgM低滴度反应与TRUST单项阳性病例,难以支持临床对梅毒的疾病诊断。结论:多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临床筛查及诊断梅毒。

  • 标签: 梅毒 TPAb TRUST IGM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孕妇梅毒的感染情况,进而阻断和降低梅毒的母婴传播。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妇产科2852例孕妇进行梅毒的血清RPR和TPPA检测分析。结果2852例孕妇中,发现妊娠梅毒患者26例,感染率为0.91%;感染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占88.46%。结论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RPR和TPPA检测并规范治疗是控制母婴传播,防止先天梅毒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 标签: 孕妇 梅毒
  • 简介:本文报道了1991年6月至1995年6月对海门口岸入境台胞进行梅毒血清检测的情况,共检测血清258份,检出梅毒抗体阳性6例,检出率为2.3%.

  • 标签: 入境人员 血清学 检测 梅毒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筛查苍白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新模式及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临床需做梅毒筛查试验的标本1360份,对这个1360份标本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CLIA)和苍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其中任一方法阳性标本再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滴度检测。结果CLIA阳性48份标本,阳性率为3.6%,TPPA阳性为47份标本,阳性率为3.5%,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率达99.9%(Kappa=0.995),48份阳性标本中,TRUST检出阳性为29份,阳性检出率为60.4%,低于CLIA的100.0%及TPPA的9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做确证试验,阳性再做TRUST及滴度检测的新模式是可行的,提高了敏感性,降低了假阳性,优于目前使用的传统梅毒筛查模式。

  • 标签: 梅毒血清学 化学发光 苍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脂肪肝患者及健康者的血清中肝功能及血脂血清指标的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30例脂肪肝患者及30例健康者,使用AU5400模块化高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对患者血清中AST、ALT、TC、TG、HDL-C及LDL-C进行检测。再使用免疫抑制法对血清中AST水平进行检测,使用丙酮酸氧化酶法对ALT水平进行检测,而TC水平检测水平使用CHOD-PAP酶法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血清中AST和ALT水平分别为(81.56±6.82)、(57.23±7.88)和(41.18±6.21)、(25.98±5.89)U/L,观察组AST和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受试者血清中TG、TC、HDL-C以及LDL-C水平分别为(2.36±1.21)、(6.87±1.32)、(1.34±0.78)、(3.21±1.32)和(1.23±0.64)、(4.23±1.09)、(1.32±0.56)、(2.79±1.02)mmol/L,观察组TG、T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HDL-C及LDL-C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试者血清中ALT、AST、TG以及TC的阳性检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血清中HDL-C及LDL-C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联合检测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67%和3.33%,且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血清中多种生化指标进行检验,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评价。

  • 标签: 肝功 血脂 血清学指标 脂肪肝
  • 简介: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中血清Rh(D)阴性表型汉族人群的分子背景。方法37份常规血清试验检测出的Rh(D)阴性江苏汉族人,采用PCR-SSP检测RHCE基因和RH(D)基因;并对存在RH(D)基因的个体进行10个外显子及邻近内含子的测序。结果37例血清Rh(D)阴性献血者中,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26例无RH(D)基因。存在RH(D)基因的11例中,3例为RH(D)和RHCE基因发生互换,6例为RHD(K409k)(第9外显子1227G〉A),1例为弱D15(第6外显子845G〉A),1例为RH(D)*711delC(第5外显子711位碱基缺失)。结论一定比例的血清阴性Rh(D)人群并非真正的Rh(D)阴性,即表达弱D抗原。提示对血清Rh(D)阴性个体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有利于安全输血。

  • 标签: RH血型 RH(D)阴性 RH(D)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畸形中超声诊断联合血清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结果在308例胎儿中,畸形总发生率为5.5%;超声诊断联合血清筛查的畸形检出率均高于任意单一检测(P<0.05)。结论在胎儿畸形问题中,采用超声诊断联合血清筛查,其准确率较高,且具有可重复性、无创性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儿畸形 超声诊断 血清学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畸形中超声诊断联合血清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结果在308例胎儿中,畸形总发生率为5.5%;超声诊断联合血清筛查的畸形检出率均高于任意单一检测(P<0.05)。结论在胎儿畸形问题中,采用超声诊断联合血清筛查,其准确率较高,且具有可重复性、无创性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儿畸形 超声诊断 血清学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检测25903例孕中期(15周-20+6周)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水平,结合软件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高风险孕妇经遗传咨询,知情同意,自愿选择行产前诊断,于孕18-24周左右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培养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追踪随访。结果25903例孕妇中,唐氏综合症筛查高分险574例,占筛查总数的2.2%,18-三体综合征44例,占筛查总数的0.16%,神经管缺陷80例,占筛查总数的0.3%。产前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4例,18-三体综合征3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7例。结论孕中期应用母血清三联生化指标进行产前筛查降低出生缺陷率是有效的,同时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可提高产前筛查效果。

  • 标签: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唐氏综合征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血清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 2018 年 1-12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其中的 40 例失代偿期患者为甲组, 40 例代偿期患者为乙组,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 40 例为丙组,检测 3 组的血清指标,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评比。 结果:甲、乙组的 TBIL 、 ALT 、 ALB 与丙组进行比较,具备显著性差异( P < 0.05 );甲组 ALB 高于乙组, TBIL 、 ALT 低于乙组,乙组 ALB 低于丙组, BIL 、 ALT 高于丙组,以上数据的差异方面具备着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临床血清指标检测对诊断肝硬化及判断肝硬化患者的预后临床价值显著,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学指标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孕期 TORCH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 TORCH对严重产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应用 ELISA实验方法,对 2015年 11月 12日 2016年 6月在我院检查的 7171例孕妇进行研究,对其体内的 IgM和 IgG进行检查,并孕母以及胎儿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孕母血清中的 RV的 IgM抗体阳性率为 8.23%, CMV的 IgG抗体阳性率为 17.57%;而且,通过具体实践发现,孕期感染 TORCH与患者的民族、职业、产次以及是否感染乙肝都有很大的关系。结论 临床医师以及相关护理人员要引导孕妇及时发展孕期的高危因素,切实做好 TORCH的筛查工作,以此分娩出健康的新生儿。

  • 标签: 孕期 TORCH感染 血清学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对CHF发病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已经明确心室重构是慢性心力衰竭其发生与发展的基本机制,是CHF发生、发展的分子细胞学基础,是反映心室的主要功能状态及预测心衰患者预后、死亡的判断指标,研究证明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炎性细胞因子可用于心衰的诊断及其预后判断。

  • 标签: 心衰 脑钠肽(BNP) C反应蛋白(CRP) 炎性细胞因子
  • 简介: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EB病毒抗原可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以提高鼻咽癌病人存活率。本文对EB病毒生活周期及其抗原系统,EB病毒与鼻咽癌之间关系及应用EB病毒抗原进行鼻咽癌血清诊断的进展作一概括介绍

  • 标签: EB病毒 鼻咽癌 诊断 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