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无偿献血人群中乙肝低水平感染的血清布情况,以为寻找最佳的献血人群乙肝低水平感染筛选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血库10000份血样,采用国产和国外ELISA试剂进行血液检测排查,对检测出的HBSAg阳性血样进行确证试验、HBSAg滴度分析及常规“两对半”检测,最好评估试剂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结果通过对10000份血样的检测,检测出HBSAg阳性血样共82例,确证阳性80例,其中国产ELISA试剂检测出47例,占58.7%,滴度在0.5μg/L以下阳性标本为38例,占47.5%。结论必须重视无偿献血人群中乙肝低水平感染献血者,提高国产试剂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从而降低乙肝病毒经输血传播的风险。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乙肝 血清学分布情况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国目前血型血清检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来完善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站对血液血清检验的质检单位。向每个单位寄发调查表,然后经过调查统计后上报给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调查的内容中包括参与检验的人员状况、检验的方法技术、试剂以及设备检验程序等。结果血站的职工平均数为50人,技术人员平均数位37人,技术人员占总职工的比例平均值为76.5%,年采血量平均4.8吨,年检测量平均值为18万次,以上是各个血站的基本状况,下面我们统计出技术人员的学历水平,其中高级人员的比例平均值为3.8%,中级人员比例占30.5%,初级的占59.8%,本科以上的比例平均值为30.1%,大专占42.8%,中专占18.9%。结论我国血型血清检验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的,因此要加强管理,引进技术,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才能改善面临的不足。

  • 标签: 血型血清学检验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孕妇梅毒的感染情况,进而阻断和降低梅毒的母婴传播。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妇产科2852例孕妇进行梅毒的血清RPR和TPPA检测分析。结果2852例孕妇中,发现妊娠梅毒患者26例,感染率为0.91%;感染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占88.46%。结论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RPR和TPPA检测并规范治疗是控制母婴传播,防止先天梅毒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 标签: 孕妇 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胶原(CⅣ)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轻、中、重度)、肝硬化组的血清HA、LN、PⅢNP、CⅣ。结果4项指标中最早表现为HA的升高,在急性肝炎开始升高,以肝硬化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PⅢNP在急性肝炎组未升高,轻度慢性肝炎中已显示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升高明显(P<0.01);CⅣ在急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中未见明显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升高明显(P<0.01);LN急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中未见明显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有升高(P<0.05),肝硬化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在肝纤维化诊断、病程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炎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HA LN PⅢNP CⅣ)
  • 简介:<正>早在1971年,有学者将常见导致胎儿感染的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风疹病毒(Rubella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统称为ToRCH。此后,将引起胎儿感染的其他(Other)病原体,如梅毒螺旋体、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等也纳入,称为TORCH。病原体感染孕妇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也可在

  • 标签: 弓形虫感染 病原体 血清学检测 胎儿感染 宫内感染 特异性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解淮安市猪场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情况,2012年5月笔者应用ELISA试验对全市12个规模猪场共246份血清样品进行集中监测,结果显示经免疫的母猪,血清阳性率平均为70.59%,其中免疫较好的种猪场抗体阳性率100%;未免疫的猪群.其血清阳性率平均为21.83%;免疫猪群与未免疫猪群相比,血清阳性率平均值差异极显著(P〈0.01)。未免疫猪群之间抗体阳性率参差不齐,由最低为0到最高的100%不等。说明各猪场由于种猪来源不同、饲养环境不同、管理水平不同等原因,导致猪群乙脑感染率不同。

  • 标签: 乙型脑炎病毒 血清学调查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常用的梅毒血清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验室和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梅毒酶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梅毒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RPR和SYP两种方法对梅毒检出率明显低于TP-ELISA和TPPA法。结论SYP法,ELISA法是实验室初筛梅毒的最佳方法,如果要确诊梅毒要用TPPA法,疗效观察用RPR法。

  • 标签: 梅毒TP-ELISARPRSYPTPP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最常用的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对6372例住院及门诊梅毒患者进行检测。结果6372例标本用ELISA方法共检出梅毒阳性标本101例,检出率1.58%,101例梅毒阳性标本中,TPPA检出梅毒阳性83例,相符率82.1%,83例TPPA确诊阳性标本中,trust检出42例,检出例为50.6%。结论ELISA法是门诊及住院患者初筛梅毒的理想方法,但确诊是否为梅毒,要同时结合TPPA确诊实验和trust滴度试验,实验室合理选用3种不同方法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梅毒 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四种梅毒血清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胶体金(ACONSYP)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12400例血清样本。结果ELISA,TPPA,ACONSYP,TRUST的敏感性分别为95.34%,84.93%,77.81%,99.1%;特异性为87.8%,97.9%,84.2%,96.2%。结论TPPA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为临床检测梅毒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ELISA TPPA ACON SYP TRUST
  • 简介:为了解清浦区生猪细小病毒感染情况,作者应用ELISA试验对该区没有免疫猪细小病毒疫苗的5个乡镇的规模猪场和散养户共计133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监测,结果显示:规模场和散养户的猪均感染猪细小病毒,被检的5个乡镇,有3个乡镇规模场和散养户检出细小病毒抗体.2个乡镇没有检出,检出率达3/5,说明该区大部分乡镇规模猪场和散养户的猪已被细小病毒污染。规模猪场和散养户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99%和9.09%,个别乡镇阳性率高达20%,须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抗体监测 猪细小病毒 清浦区 淮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模式及其年龄分布,分析HBV感染者与非感染者血清转氨酶异常情况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速率法,对5046例标本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和血清转氨酶(ALT、AST)。结果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血清(感染者)3070例,其中20岁以下452例,20-50(含20、50)岁2098例,50岁以上者520例。乙肝血清标志物感染模式有18种,其中HBsAb(+)占43.97%,HBsAg、HbeAb、HBcAb(+)占21.63%,HBsAg、HBeAg、HBcAb(+)占9.84%,为三种常见模式,而且这些模式在三个不同年龄组中构成比不同,用卡方检验比较,p值均<0.05,说明这几种模式分布存在年龄差异。3070例感染者血清转氨酶异常率为51.21%,其中ALT↑16.94%、AST↑7.43%、ALT↑AST↑26.84%;1976例非感染者血清转氨酶异常率为27.83%,其中ALT↑11.74%、AST↑4.15%、ALT↑AST↑11.94%,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中各对应项比率间差异,p值均<0.05,说明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血清转氨酶异常情况存在差异。结论HBV感染模式多种多样,各模式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存在差异,常见主要模式差异更明显;HBV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转氨酶异常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感染组异常比例高于非感染组。

  • 标签: 肝炎病毒 乙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标志 转氨酶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周围肺癌影像的认识,提高诊断符合率、减少误诊。方法收集我院28例资料齐全的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各例均摄有数字化胸正侧位片及CT扫描,部分有增强扫描。结果影像形态包括以下各种表现大小不等结节样、片样、团块样、类圆形、不规则形影,有分叶征、毛刺征、棘突征、胸膜凹陷征或(和)胸膜牵拉征,空泡及空洞等。结论肺内出现以上各种形态肿块及征象时,应考虑周围性肺癌的诊断。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数字化摄影及CT扫描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五个血清标志物进行临床评价。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定值样品和200份临床标本同时测定,对二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HbsAg97%、HbsAb86%、HbeAb94%、HbcAb86%,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X2分别为4.17、X2=26.04、4.92、20.35);HbeAg符合率为99%,无显著差异(X2=0.5,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程度,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高。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酶联免疫分析 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了解凭祥市越南籍跨境务工人群艾滋病血清状况及行为学特征,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3月份,在广西凭祥市的弄怀和浦寨2个边境贸易城采用"滚雪球"、"同伴推动"等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丙肝抗体检测。结果接受调查的400人中,艾滋病总体知识知晓率为85.86%,但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最低,仅为59.60%;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89.75%)。6.34%的男性对象承认最近1年内有商业性行为,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为55.56%;97.60%的已婚对象最近1年内与配偶或固定性伴有性关系,最近1年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0%,最近1次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安全套的使用率只有8.77%。HIV抗体阳性率为1.00%(4/400),梅毒、丙肝检出率分别为0.75%(3/400)和2.50%(10/400)。35.00%的调查对象在过去1年中接受过外展服务。结论跨境务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全面,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获得宣传教育和干预服务的比例较低。急需针对跨境务工人群的薄弱环节加强宣传干预,同时提高宣传干预的覆盖率,推广使用安全套倡导安全性行为,控制艾滋病性病经性途径传播。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血清学 行为科学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产妇艾滋病毒(HIV)、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探讨孕产妇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2019例孕产妇进行产前抗-HIV、梅毒(TPPA)、乙肝二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检测。结果2019例孕产妇中,未检出抗-HIV阳性病例,TPPA、HBsAg和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16%、13.19%和0.21%;孕早期检测328例,占16.25%,孕中、晚期检测1691例,占83.75%。结论我区孕产妇以HBV感染为主;TPPA、抗-HCV阳性率均较低;未发现HIV感染病例,但不能排除在窗口期的感染者;孕早期检测率不高。通过对孕产妇进行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孕期尽早接受检测,是及早发现传染病和防止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

  • 标签: 孕产妇 HIV 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血清检测与核酸检测两种方法进行血液筛查检测时,有两种策略可以进行选择,一种是血清实验无反应性的再进行核酸检测,另一种是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对这两种策略进行比较,已得到更加符合实验室实际工作情况的检测策略。方法对2011年6月1日~2012年5月31日共60418份标本进行血清检测的同时,31318份标本采用诺华的单检系统进行平行检测,29100份标本采用罗氏的6混样系统进行平行检测。分析采用不同的检测策略对实验室检测功效的影响。结果罗氏检测的29100份标本,共检测了273架,分拆了56个POOL,单检标本数为336个,分拆的次数占总检测架数的20.5%。诺华检测的31318份标本,分别在318个工作列表进行检测,呈反应性标本共122个,其中在一个工作表中出现2个以上呈反应性标本的次数为13次,每个工作表出现呈反应性标本的概率为34.3%。结论罗氏的混样系统采用平行检测时增加的成本较高,诺华的单检系统增加的成本较少,实验室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如果同时考虑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就需要制定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策略。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