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药物监测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某医院313例患者临床用药苯妥英、卡马西平、地高辛、氨茶碱、环孢霉素、他克莫司(FK506)等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8年某医院治疗药物监测1057次,其中环孢霉素的监测例次最多,约占52.7%,大多数患者只测定了1~2次血药浓度,占68.05%,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例次约占63.00%。结论监测药物种类较多,但由于多种原因,监测次数偏少,需要加强对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视。

  • 标签: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治疗窗
  • 简介:摘要镇痛属于对症治疗。因此,在使用镇痛药物或其他镇痛方法前,应明确疼痛发生的病因,判断是否应当给予镇痛治疗,或给予何种镇痛治疗。慢性疼痛本身就是疾病,选择合理药物消除疼痛,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将心理负担降至最低,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疼痛 药物
  • 简介:药物分析实验课是药学专业中理论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为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认识实验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做好实验预试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药物分析 实验教学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安全用药,避免ADR及最大限度地降低ADR发生率。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发展,ADR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通过加强ADR监测,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提高疗效,降低ADR带来的危害。本文对我院上报的10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致药物流产失效因素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自愿选择药物流产患者30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医嘱服药药物。观察服药后患者是否有效终止妊娠。结果经比较,35岁以上患者药物流产失效数明显升高,35岁以下的患者,有过孕产史的患者流产失效人数明显高于未有过孕史和流产史患者。体重超标患者药物流产失效数明显高于体重标准的患者。后屈后倾位患者药流失效人数明显高于前倾位及水平位子宫患者数。孕囊直径大于2cm患者失效人数明显高于孕囊直径小于2cm。有剖宫产史的较自然分娩的药流不全率明显升高。孕产次对药流效果有显著影响。初孕者药流完全率最高。人流或分娩次数愈多,药流效果愈差。正常经期≥5天药物流产失败率高于<5天者。妊娠反应及合并胃肠疾病失败率也高于无合并胃肠疾病者,这是由于吸收障碍影响药效。服药者文化程度越低失败率越高。

  • 标签: 药物流产 药物失效 影响因素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儿童药物咨询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间的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药物咨询对象以患者的家长为主,咨询药物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咨询内容以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为主。结论开展药物咨询,可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并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儿童 药物咨询 药学服务
  • 简介:生物药物与化学药物相比,其质量控制的方法有很多不同。通过生物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药物特有的一些分析思路和分析手段,能够设计生物药物的标准规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

  • 标签: 生物药物 分析课程 思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药物中毒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6例药物中毒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患儿药物中毒的治愈率为94.64%。结论应该加强对家属用药知识的宣传,包括药店宣传、社区宣传、医院宣传、学校宣传等,从源头杜绝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药物中毒 患儿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研制抗肿瘤药物是为了根除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随着癌症和艾滋病的日益蔓延,研制抗肿瘤药物便成为了医学界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介绍传统的抗肿瘤药物,进而分析了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最后对抗肿瘤药物的发展趋势作出了深刻的分析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恶性肿瘤疾病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儿童药物咨询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间的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药物咨询对象以患者的家长为主,咨询药物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咨询内容以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为主。结论开展药物咨询,可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并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儿童 药物咨询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进一步促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管理1。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门诊各科医师各50张处方,逐一审查,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16.6%,抗菌药物门诊的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为12.6%,门诊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在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单品种DDDs排首位的是阿莫西林胶囊2。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强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联合应用 预防应用 合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进一步促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管理[1]。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6月份门诊各科医师各50张处方,逐一审查,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16.6%,抗菌药物门诊的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为12.6%,门诊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在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单品种DDDs排首位的是的阿莫西林胶囊[2]。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强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联合应用 预防应用 合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HIS)平台辅助下调查医院2018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年出院使用抗菌药物人次共计6519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6%,联合使用率为50.9%,抗菌药物使用率前五名的科室,骨科79.39%、综合外科65.19%、神经外科48.52%、综合内一科42.9%、综合内二科38.84%,抗菌药物占药品总费用前五名的科室,综合外科26.91%、骨科25.89%、综合内一科14.53%、神经外科13.11%、神经内一科11.97%。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制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制度,对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定期培训,抗菌药物点评、分析、整改等,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有效提高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回顾性调查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以用药频度(DDDs)、金额、构成比、日均药费排序为指标,对我院2003至2005年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逐年增长,而占购药金额比例下降.DDDs则保持稳定。3年中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一直最高。DDDs排序前10位大多为口服一线抗感染药。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广泛,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使用分析 DDDS 构成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