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以用药频度(DDDs)、金额、构成比、日均药费排序为指标,对我院2003至2005年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逐年增长,而占购药金额比例下降.DDDs则保持稳定。3年中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一直最高。DDDs排序前10位大多为口服一线抗感染药。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广泛,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使用分析 DDDS 构成比
  • 简介:为了适应药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对药物分析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加入了设计实验。通过调查反馈,对设计实验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药物分析设计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设计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 标签: 药物分析 设计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为了探索药物流产的效果及相关问题,笔者对我院2006年1~12月药物流产156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完全流产型133例,占85.26%;不完全流产型20例,占12.82%;无效型3例,占1.92%。笔者认为药物流产较为安全、有效,即使失败再作吸宫术,由于宫颈条件已大大改善,手术也易行。但是,药物流产的主要缺点是部分药物流产因宫腔内胎膜组织残留出血时间过长。提示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清宫术指征。加强育龄妇女的避孕知识的宣教。

  • 标签: 药物流产 临床分析
  • 简介:随着医药科学事业的飞速发展,新药的不断上市,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武器,但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仍然十分普遍,尤其是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了药品资源的浪费和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增多,阻碍了医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我院由于诸多原因也存在着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分析如下。

  • 标签: 不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药源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 医学事业
  • 简介:<正>“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设在我院,我院在1994年1月~1997年12月期间,收治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62例病人,作一回顾性调查分析,以便观察近几年来药物性肝损伤趋势。1.一般临床资料

  • 标签: 肝损伤 调查分析 药物引起 中成药 药物性 中药汤剂
  • 简介:目的: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127例不良反应中,心血管药物77例,占60.63%;其它为内分泌、激素药物22例,占17.32%;抗生素11例,占8.66%;抗癌药3例,占2.36%;其它14例,占11.02%.重症不良反应48例,占37.79%;死亡6例,占4.72%.结论:心血管药物可能引致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心血管药物 临床表现 预防
  • 简介: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的多发病,约占脑血管病的75%.其发病原因多由于颅内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使血管腔狭窄,最终完全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其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及复发率都很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而且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脑梗死的发病率随之增加,用于治疗这一疾病的费用也将随之增加;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脑卒中花去的费用高达1000亿美元,其中脑梗死占很大比例.因此,尽快找出既经济又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迫在眉睫,这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带来相应的社会效益.目前,对于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溶栓、降纤、抗凝、扩血管以及神经细胞营养等,笔者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用于治疗脑梗死的4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成本-效果分析 脑梗死 临床应用 药物 脑血管病 病理性改变
  • 简介:目的:对572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各年龄组ADR发生情况,对ADR报告涉及的药物分类、品种数及占总例数的百分比、ADR表现和涉及的系统进行分类统计.结果:572例ADR报告涉及药物共190种,其中抗生素63种,占涉及种类3316%;消化系统的ADR最多,有214例,占总例数的3822%.结论:加强药物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不良反应 抗生素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药物的代谢过程中,可能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作用,对肝脏造成损害;也可能因机体对有关药物的特异性反应而导致肝损害[1].近年来,随着新药开发和应用的速度加快,以及患者就医率的提高,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加.本文总结了解放军88医院1998年4月~2003年4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加深临床医生及药师对药物性肝病病因和预防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损害 肝病 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儿科门诊2003年7月~2003年12月每月第一周的处方共2390张,对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儿科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儿科门诊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抗精神失常药物使用情况,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2年抗精神失常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精神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精神失常药物 用药情况 治疗费用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对临床某些药品诱发的不良反应(ADRs)一过敏性休克进行监察分析。方法搜集中国临床药理学、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文摘1999—2002年共4年刊载有关药物致过敏性体克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结果30例ADRs报表中由西药针剂、胶囊剂诱发的为21例,占总例数的70%;中药针剂、口服液诱发的为6例,占总例数的20%;其中穿琥宁针剂占4例,占总数的13%。结论对临床常用的西药、中药针剂、血液及生物制品诱发和ADRs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 文献分析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