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4例男性患儿均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其中2例伴有腹痛。胃镜组织活检病理诊断均符合胶原性胃炎表现,2例累及十二指肠。4例患儿均口服铁剂补铁,2例加用泼尼松口服治疗。1例患儿失访,另3例贫血症状均有改善,其中使用激素治疗的患儿胶原沉积减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腱病主要是因为过度使用所导致的疲劳性损伤,明确重复负载下肌腱中分子反应不仅有利于理解腱病发展,而且有利于发现新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措施。本文综述了运动后和疲劳负载下,肌腱中胶原的合成和生长因子的作用,以探讨肌腱疲劳性损伤早期的分子机制、资料研究表明,不同运动和疲劳负载下肌睫中胶原亚型表达不同,并具有载荷剂量依赖性;在这些机械刺激下一些生长因子如生长因子(TGFβ-1)、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白介素-6(IL-6)等可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 标签: 肌腱 疲劳性损伤 胶原
  • 简介:目的通过反复冻融法制备胶原-聚乙烯醇(PVA)复合水凝胶材料。方法制备组分比例(胶原固含量为0%、5%、10%、15%、20%)不同的5组胶原-PVA复合水凝胶试样,对其进行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能的表征.选出性能最优的胶原/PVA配比。将最优配比制备出的胶原-PVA复合水凝胶进行细胞毒性实验的生物学评价。结果实验制备所得胶原一PVA复合水凝胶的红外图谱可见明显的酰胺谱带;差动扫描式热量法(DSC)图出现2个热吸收峰,峰值温度分别为65℃~72℃、222℃C~225℃;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材料为多孔结构;X射线衍射(XRD)峰值为20°;溶胀值最高为24g怃透水气性最高的达1400g/(m^2·24h);降解性能良好,15d内大部分降解率达80%: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胶原-PVA复合水凝胶作为体表创伤敷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尚需对其进行体表创伤修复效果及其他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 标签: 胶原 水凝胶 生物学性能 敷料
  • 简介:介绍了胶原蛋白的组成、结构特点,综述了胶原蛋白在功能性食品、肉制品改良剂、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涂层材料等食品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对胶原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胶原蛋白 食品工业 应用
  • 简介:近些年,胶原蛋白似乎成了美容灵丹,特别受许多爱美女性青睐。然而专家指出,商家对胶原蛋白的包装夸大了理论,忽略了身体的实际消化作用。不管哪种花样、提取自哪里,胶原蛋白都并不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吃胶原蛋白补胶原蛋白”更是无科学根据。

  • 标签: 胶原蛋白 蛋白质 美容
  • 简介:胶原酶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切断天然胶原肽链。制革酶脱毛过程中胶原酶活力是影响脱毛速率和成革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胶原酶活性的主要测定方法,即Rosen法、电泳法、悬浮法和FALGPA法等。其中常用的是Rosen提出的茚三酮法,茚三酮法操作和实验设备简单,测定时间短。对胶原为底物检测的特定氨基酸——羟脯氨酸,常用的是氯胺-T法,需对样品消解,实施操作较复杂。电泳法测胶原酶活性的原理稍有不同,该法只适用于定性判定或比较胶原酶的活性。

  • 标签: 胶原酶 酶脱毛 酶活性 底物 羟脯氨酸
  • 简介:Ⅰ型胶原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的结缔组织中,其提取、分离、纯化和表征方法日趋成熟。文章从原料选取、除杂、提取、纯化、灭菌等方面,比较了Ⅰ型胶原的基本制备原理与常用方法,总结了Ⅰ型胶原的结构表征方法,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Ⅰ型胶原的发展前景。

  • 标签: Ⅰ型胶原 材料制备 性能表征 生物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芎嗪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影响。方法培养MRC-5细胞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无血清DMEM处理,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含有5、10、20 mg/L川芎嗪的无血清DMEM处理。干预24、36、48 h后,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干预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比例,采用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7(p27)蛋白水平,ELISA检测培养基中TGF-β1、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Ⅰ, Col-Ⅰ)、Col-Ⅲ水平。结果干预24、36、48 h时,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明显减少(P<0.05);凋亡率[(6.59±0.95)%、(10.92±2.25)%、(16.58±3.25)%比(1.38±0.34)%]明显增加(P<0.05);Bcl-2[(0.79±0.13)、(0.52±0.06)、(0.31±0.05)比(0.91±0.15)]、CyclinD1[(0.62±0.08)、(0.50±0.06)、(0.27±0.04)比(0.83±0.1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0.45±0.07)、(0.50±0.06)、(0.79±0.13)比(0.32±0.06)]、p27[(0.39±0.07)、(0.75±0.13)、(0.96±0.16)比(0.20±0.05)]蛋白表达增加(P<0.05);培养基中TGF-β1、Col-Ⅰ、Col-Ⅲ水平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可抑制MRC-5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产生,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调节增殖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川芎嗪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胶原
  • 简介:目的:观察隔药灸、温和灸、电针对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大鼠结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Ⅰ型胶原,(CollagenTypeⅠ,Coll)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针灸治疗克罗恩病肠壁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NBS多次致炎方法制备大鼠克罗恩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和灸组、电针组和隔药灸组.各针灸治疗组选取天枢、气海穴分别采用不同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Coll、bFGF蛋白的分布和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ColⅠ、bFGF蛋白表达显著增强(与正常组相比,P〈0.01);经过隔药灸、温和灸、电针治疗后,CD大鼠ColⅠ、bF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肠组织bFGF与ColⅠ蛋白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针灸可以下调CD大鼠结肠异常增高的ColⅠ、bFGF蛋白表达.bFGF、ColⅠ蛋白参与了大鼠CD肠纤维化过程,针灸可能通过降低结肠bFGF蛋白表达,从而调节ColⅠ蛋白的沉积而发挥对CD肠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 标签: 针灸疗法 克罗恩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Ⅰ型胶原蛋白 纤维化
  • 简介:胶原水解产物-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络合物的溶胀性和可塑性是对其应用来说十分.其中,这种材料的溶胀性除受到溶液pH值、离子强度、反离子种类的影响外,还受到材料本身交联网络密度的影响;其成膜的可塑性则主要受其成分的影响.本论文主要讨论反应条件和络合稳定化方式对胶原水解产物-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络合物的溶胀性及其成膜的可塑性的影响.

  • 标签: 胶原水解产物-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络合物 溶胀 可塑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4-羟苯基维胺(4-HPR)微泡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F,分为对照组、15 mg/L 4-HPR微泡组和超声联合15 mg/L 4-HPR微泡组,处理24 h后,运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测定各组KF中COL1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4-HPR微泡组和超声联合4-HPR微泡组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 ± 0.18、0.69 ± 0.15和0.35 ± 0.18,COL1A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93 ± 0.03、0.74 ± 0.07和0.44 ± 0.06。4-HPR微泡组和超声联合4-HPR微泡组COL1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01);而超声联合4-HPR微泡组COL1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4-HPR微泡组(均P < 0.05)。结论超声联合4-HPR微泡对KF中COL1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瘢痕疙瘩 胶原Ⅰ型 维甲酸 超声处理 4-羟苯基维胺 Ⅰ型胶原蛋白α1链 微泡
  • 简介:摘要随着淡水渔业的发展,淡水鱼的加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加工的同时产生的下脚料,如果被丢弃,不但会使加工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更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主要探讨了待开发的淡水鱼鱼鳞中胶原蛋白的利用价值。

  • 标签: 鱼鳞 胶原蛋白 开发 价值
  • 简介:摘要 : 由于支架材料的结构性能对支架的生物应用性能重要影响,为此提出胶原支架材料的结构性能分析。由于胶原蛋白提取来源不同,制备出的胶原支架材料结构和性能也会有所差异,此次主要对从海狸鼠尾肌腱中提取的高纯度胶原制备而成的胶原海绵支架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胶原支架材料 结构性能 胶原海绵支架 孔径结构分析
  • 简介:这种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是一系列对皮胶原进行前期处理的酶制剂。该处理剂含有的酶制剂为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中的至少两种,且其中还含有pH缓冲剂或pH缓冲剂和添加剂。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可以对整个加工单位的皮胶原进行处理,也可以进行局部处理.还可以对皮胶原进行水解软化处理及蓝坯革处理。

  • 标签: 皮胶原 处理剂 复合酶 中性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
  • 简介:摘要患者女,22岁,小腿皮肤潮红4年,6个月前渐蔓延至整个下肢、前臂。皮肤科检查:下肢及双前臂可见弥漫潮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压之褪色。皮损组织病理:网篮状角化过度,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浅层散在淋巴细胞浸润,未见明显红细胞溢出;PAS染色显示,血管周围可见增厚的均一化物质沉积;免疫组化显示,血管壁增厚,Ⅳ型胶原阳性。诊断:皮肤胶原血管病。

  • 标签: 毛细血管扩张 胶原Ⅳ型 皮肤胶原血管病
  • 简介:摘要1995年Moody等在人脑病理研究中发现侧脑室旁存在静脉胶原病(VC),它被描述为一种静脉壁非炎性胶原增厚样病理改变。由于缺乏特异性标志物及染色方法,关于VC的相关研究较少,病理改变特征和发生机制还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VC与脑小血管病(CSVD)、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提示VC可能对探讨和阐明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旨在对已发表的VC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并对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和与CSVD、AD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标签: 脑静脉胶原病 脑小血管病 阿尔茨海默病 病理特征 发病机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0期
  • 机构:随着年龄增加,人们的头发会逐渐稀疏。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是由于维持毛囊干细胞功能的一种重要蛋白质被分解,导致毛囊逐渐萎缩并消失。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治疗脱发的新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阿胶产业生产能力明显扩大,但同时也面临原料短缺的窘境.生产企业一方面在加强原料基地建设,一方面在酝酿实施减产提价,而最终效果如何尚待市场考验.

  • 标签: 原料供应 短缺 阿胶 偏离 原料基地建设 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