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似乎只有在童年时代,我们才能光明正大地喜欢和相信童话。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因为读过《小王子》,所以相信夜空中总有那么一颗星星,代表着那个自己怀念的、已经离开人世的人。

  • 标签: 高中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华语电影在获得票房市场的连续高速增长之时,表演形态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大工业电影的迅猛出现、生发成长,使原本立身于小格局电影的表演技术显得难堪其用,正在适应和调整中。喜剧电影向戏剧演员和老戏骨借助力量,但在风格走向上逐渐显现了闹剧化的倾向。

  • 标签: 华语电影 表演形态 高速增长 表演技术 戏剧演员 喜剧电影
  • 简介:在达内兄弟的电影世界里,观影者往往能经历非凡的、关于普通人的故事。在职业生涯里,这对导演始终如一地、严谨地呈现着丑陋和美丽、痛苦和快乐、黑暗与光明、误导和救赎、绝望和希望。

  • 标签: 电影 兄弟 生活 职业生涯 普通人 导演
  • 简介:电影《魔兽》以大型战略游戏《魔兽争霸:人类和兽人》为基础,主要讲述了原本祥和安宁的艾泽拉斯和德拉诺本种族遭受邪恶的古尔丹使用邪能打开黑暗之门入侵后,为了各自的家园及生存奋起而战的故事。2016年6月8日,该影片在中国大陆上映首日,票房便突破2.5亿元,至第3日票房累计达到8亿元,至第5日则冲破10亿元,打破了近5年来端午档电影票房的纪录。

  • 标签: 兽人 战略游戏 《指环王》 古尔 影片制作 虚拟影像
  • 简介:波德维尔在电影美学方面提出了"后理论"的观点,指出应该重建电影研究,针对理论界盛行的宏大理论提出了为之救偏补弊的"中观研究"概念,对于传统电影理论来说,可谓是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也帮助人们看到了电影美学建设上的困境。对于其电影美学理论,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关注。文章从基于电影史的波德维尔电影美学,波德维尔对"宏大理论"的反思与重建,波德维尔的新形式主义美学三方面,分析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美学。

  • 标签: 大卫·波德维尔 电影 美学
  • 简介:在开始讲述苏联时期的电影音乐之前,想先讲几句关于电影艺术在俄罗斯的起源。1896年5月4日(16)俄罗斯的第一场电影在圣彼得堡消夏公园“水族馆”放映。1900年至1918年间俄罗斯电影迅猛发展,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敖德萨、下诺夫哥洛德、巴库、第比利斯、叶卡捷琳堡得到很好地传播和普及;外国电影也得到广泛传播。

  • 标签: 电影音乐 苏联时期 圣彼得堡 俄罗斯 电影艺术 外国电影
  • 简介:两岸若要分出城市和乡村的区别,我认为不在风景,而在电影院。我们家从乡下搬到镇上以后,最高兴的是每天晚上可以到镇公所前面的坝子上看露天电影。露天电影院四周是很高的围墙,虽说是露天电影院,却是要买票的。那时,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007系列电影因为程式化叙事而屡遭批评界的抨击,但观众依然乐于为围绕着007这一单一主角的电影走入影院,令该系列经久不衰。可以说,不了解007系列电影,就无法把握西方电影的文化思维和艺术精髓,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经久不衰背后完美的商业运作方式,而叙事模式,正是连接这二者的关键点。文章从身体叙事——"文明—野蛮"模式,英雄主义叙事——"遇敌—战胜"模式,性别叙事——"美女—英雄"模式三方面,分析007系列电影的叙事模式。

  • 标签: 007 好莱坞电影 叙事
  • 简介:一多年前,我由北京广播学院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当时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北京广播学院是广电部所属院校,学校的人事部门提出让我留在广电系统工作,留校、到央视或者就在广电部机关工作,好像可以从容挑选。那时学校培养毕业的一届研究生实在屈指可数。记得我当时为做选择弄得心神不宁。我渴望到一家学术杂志做编辑或到研究机构从事写作和研究。读研究生期间我发表了十四五篇文章,发表文章对我很有诱惑。

  • 标签: 电影史 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生 广电部 系统工作
  • 简介: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于如何激发、拓展及释放数字电影制作者表达欲望的兴趣与目俱增。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样一个假设,数字电影制作的技术内涵与实践内涵改变了影片的种种表现手法,已使电影的审美发生了转变。

  • 标签: 数字电影 语言 研究人员 表达欲望 事实证明 表现手法
  • 简介: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影,一般的时长概念是90分钟。而微电影的概念就众说纷纭了:前些年有人说20分钟,有规定10分钟以内的,近两年在行业内通常定为300秒,也就是5分钟的概念。于是从2013年起,国内首先在大学生电影节上,开始设定300秒的微电影单元。

  • 标签: 万峰林 新丝路 剧情片 业内学者 高校专家 不等于
  • 简介:近年来国产电影呈井喷式发展,新华网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达440.69亿元,观影人次达11.4亿,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消费市场。在与西方电影的竞争中,国产电影的品类不断丰富,其中青春电影呈现出上映密集和票房走高的趋势,撬动了新的市场。青春电影发展概况1.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青春电影是一类特殊题材的电影,结合其在我国近5年来的走向,笔者将其定义为:主角为16~25岁的年轻人,情节围绕校园生活或初入职场的奋斗故事展开,内容多涉及初恋、友谊、青春期焦虑、叛逆、职场等,以真实还原青春场景的手法,以期引发观影群体对于青春的追忆和共鸣的一种电影类型。

  • 标签: 青春电影 电影票房 国产电影 井喷式发展 电影消费 西方电影
  • 简介:摘要电影作为艺术产业的代表之一,艺术欣赏价值极高,同时兼顾商品的属性,在商业环节中要求极强的宣传性和感染力,电影宣传语承担了在极短的时间和及有限的空间中具有强大号召力的责任,为实现这一责任必极尽修辞之能事,其广告宣传必然注重言语的表达效果和接受效果,自然运用到许多修辞手段,值的探讨。

  • 标签: 电影宣传语 修辞手法 双关 借代
  • 简介:冬日最美的景色莫过于天空飘着洁白的雪花,大地万物一片银妆素裹。看到雪,你会想到什么?是神圣、美丽、纯净、寒冷,抑或是温暖。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呢?让这些与雪有关的电影带我们去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 标签: 电影 下雪 大自然
  • 简介:在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首秀亮相,博得满堂彩。也许可以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一笔的是,它是第一部大量采用圆形画幅的华语电影。也就是说,在影片三分之二的时间里,观众将会在银幕上看到有如中国传统扇面绘画一般的取景构图。它第一次将浸透着西方美学观念的电影技巧和中国传统美术表现形式结合起来。

  • 标签: 冯小刚 电影节 中国电影史 回归 华语电影 取景构图
  • 简介:关于对文章《电影人的尴尬》的观后感,我和大学老师——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甘露:我读了《收获》杂志委托导演彭小莲对田壮壮教授采访的文章,不知道你看过这篇文章了吗?张会军:看了。甘露:有人说文章讨论的比较悲观,你怎么认为?张会军:我倒觉得没有悲观。首先很真实,至少看到了他们对中国电影的思考,

  • 标签: 北京电影学院 导演 观后感 深入交流
  • 简介: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在9月落幕了。创办于1992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每年一届、为期4天的国际性影展,每年都会在中国各大城市轮流举办。

  • 标签: 电影奖项 百花奖 评选机制 与时俱进 中国电影 中国文联
  • 简介:《天仙配》是被拍成电影的第一部黄梅戏,该电影在1955年上映后受到了观众热切的好评,并引发了电影界的一片呼声,因此传统黄梅戏也被逐渐的进行传播,并成为人们喜爱的传统戏曲形式。

  • 标签: 《天仙配》 电影界 黄梅戏 艺术生命力 创新 戏曲形式
  • 简介:徐静蕾作为“新生代导演”群体中的女性导演,其作品带有着明显的女性视角。且由于其有着深刻的演员角色体验,所以在导演风格上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特殊性。具体到空间叙事特征的表现上,徐静蕾电影一如既往的通过空间叙事表现了自己女性视角下对于人生的思考。她导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其空间叙事特点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徐静蕾电影的空间叙事风格,即寻常场所的深情寓意、有限角色的无限表达。

  • 标签: 徐静蕾 空间叙事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女性视角
  • 简介: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一切,电影教育也毫无例外地受到影响。本文集中探讨人工智能是如何对电影艺术进行功能性改变,并且影响电影教育的功能从单纯的艺术教育转换为一种媒介素养。

  • 标签: 人工智能 电影语言 电影教育 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