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凝胶是一种具有亲水性的三维凝胶,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与生物组织相似,是人类和机器之间界面的理想材料。凝胶声子晶体是具有特殊物理结构的超材料,通过设计可以使其具有所需的声学特性。因此,结合超声技术,凝胶声子晶体可以作为传感器,应用于压力的监测。

  • 标签: 水凝胶 声子晶体 超声 可植入传感器
  • 简介:摘要:凝胶即为凝胶作为交联网状结构在溶剂中形成的凝胶。在受到环境变化下,凝胶容易出现刺激行为。凝胶在药物传递、化学分离中具有一定潜力。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智能聚合物、金属纳米颗粒的符合,能够将金属离子进行还原,从而获得一定潜力。本文通过对载银纳米颗粒多响应性复合凝胶进行分析,通过对复合凝胶的性质、分类进行分析,在催化以及生物医学方面具有一定应用。

  • 标签: 载银纳米颗粒 复合水凝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结构、性质、制备方法等方面对滑石进行概述,了解到滑石是一种阴离子型插层复合材料,并具有酸碱性、离子交换性、记忆效应等特性;经多年研究可人工合成,制备方法包括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还原法、返混沉淀法等;现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催化、生物医药领域中。

  • 标签: 类水滑石 插层复合材料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外伤性疾病,可导致人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后,个体的损伤平面以下常出现永久瘫痪、感觉丧失等症状,使得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脊髓损伤的部位常出现不利于修复的微环境、瘢痕及炎性反应,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现有的治疗方式常使用生长因子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但是由于不同种类的生长因子穿越血-脊髓屏障的能力不同,无法在病变部位达到足够的浓度或维持足够长的治疗时间,导致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的疗效不佳。而凝胶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凝胶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材料支架,可以搭载生长因子实现原位给药,同时保护生长因子不被降解。此外,凝胶还能够起到生物支架作用,填充损伤后形成的脊髓空腔,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本文就近五年关于凝胶结合生长因子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脊髓损伤 生物材料支架 治疗效果
  • 简介:以壳聚糖(CS)、柠檬酸、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和锂皂石(LaponiteRD)为原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过硫酸铵(APS)分别为催化剂和引发剂,通过'一锅法'制备了壳聚糖/锂皂石互穿网络凝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流变仪分别观察了凝胶的微观形貌和测试了凝胶的流变性能。流变测试结果显示互穿网络凝胶的储能模量随PEGMA和锂皂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经SEM观察了冷冻干燥的凝胶,发现干态凝胶呈壁厚约2m、孔径约200m的孔洞结构,为较典型的网络结构。自然干燥的壳聚糖/锂皂石互穿网络凝胶依然可以保持20%的,同条件的壳聚糖水凝胶仅剩余7%的水分;生理盐水中壳聚糖/锂皂石互穿网络凝胶的溶胀率(SR)仍可高达880%。

  • 标签: 壳聚糖 锂皂石 一锅法 互穿网络水凝胶
  • 简介: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3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45例聚丙烯酰胺注射隆胸术后病人,采用注射器抽取及手术切开直视下水凝胶取出术,其中20例取出同时行假体隆胸术。结果本组病例治疗均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取出术是目前治疗并发症的较好方法,假体隆胸术可以改善凝胶取出后的乳房形态。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发症 隆乳术
  • 简介: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2月-2005年10月所收治的外院注射聚丙烯酰胺凝胶后发生并发症的6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23-54岁,其中注射聚丙烯酰胺凝胶隆乳者51例,隆鼻2例,丰颞5例,面部局限性凹陷充填6例。结果51例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患者B超检查显示分别在皮下、乳腺内、胸大肌筋膜及胸大肌内有不等量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存在。18例免疫球蛋白有异常改变。5例血清内检测出丙烯酰胺单体。平均0.011mg/ml:胶体取出6个月以上2例患者血清内均未检测到丙烯酰胺单体。取出注射物中有16例丙烯酰胺单体阳性.平均含量0.04mg/g。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入人体后其并发症有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2大,局部并发症多与操作不当有关,而全身并发症则考虑与病人免疫学改变以及可能存在的肢体分解有关.另外也不排除心理因素。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发症 免疫学 丙烯酰胺
  • 简介:摘要:传统的生物电信号监测设备所采用的电极仍为湿电极,湿电极在人体上应用则需要使用导电膏及对角质层处理以降低接触阻抗,存在监测后皮肤损伤或生物感染以及监测过程中过敏等问题。为解决湿电极应用的固有问题,在电极材料表面上进行一定微结构阵列设计,使得微结构能够刺入皮肤角质层,降低人体皮肤与电极的接触阻抗,在不需要导电膏及皮肤预处理的情况下,实现稳定的信号监测。本文在微针阵列结构设计及制备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极材料的设计及分析,完成对人体信号的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m, EMG)监测。为后续进行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 EEG)的监测及分析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 标签: 肌电信号   导电水凝胶   微针阵列 
  • 简介:摘要目的FQ芙清凝胶治疗湿疹皮炎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4例湿疹皮炎皮肤病患者作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患者,对照组5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FQ芙清凝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均比较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芙清凝胶治疗湿疹皮炎皮肤病临床疗效更理想,安全性也较高,可推广于后续临床工作中。

  • 标签: FQ芙清凝胶 湿疹 皮炎 丁酸氢化可的松
  • 作者: 王晓萍 陈玉琴 张曦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预防口腔科,重庆 401120 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20 重庆市高校市级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重庆 401120 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20 重庆市高校市级口腔生物
  • 简介:摘要快速有效的止血和创面愈合对于挽救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传统的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材料效果有限,存在组织黏附效果不理想、免疫原性,二次损伤和感染风险等局限性,故亟待开发新型高效的材料。蛋白质基凝胶因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可注射、机械性能可调、可湿粘接,在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就蛋白质基凝胶的定义及各种蛋白质基凝胶止血和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创面修复领域应用蛋白质基凝胶提供参考。

  • 标签: 止血 伤口愈合 蛋白质基水凝胶
  • 简介:摘要细胞外基质凝胶生物活性支架材料,以其优良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诱导活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可微创注射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细胞三维培养、器官构建、组织缺损修复、生物三维打印和组织工程等方面。脂肪组织具有来源充足、易于获取、细胞外基质成分含量丰富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就其制备、检测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脂肪组织 细胞外基质 水凝胶
  • 简介:介绍激素凝胶生根膜配制方法,并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扦插深度、聚乙烯醇(PVA)、甘油、激素4个因素不同浓度水平处理插穗后,对银杏硬枝扦插生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因子对银杏插穗生根成活率的影响依次为聚乙烯醇〉扦插深度〉激素〉甘油。试验11号组合插穗生根成活率达到95.6%,激素凝胶生根膜最佳配方为:聚乙烯醇70g/kg×2.5%甘油40ml/kg×激素[10IBA—K:50NAA—Na:3DA-6]100mg/kg;大田露地扦插深度为15cm时,最适宜插穗生根成活。

  • 标签: 生根膜 银杏 硬枝扦插 生根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总结注射隆乳术后凝胶分布及清除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最佳方法。方法45例经乳晕切口直视下清除聚丙烯酰胺凝胶。结果其中20例完整包裹无分隔或有分隔,25例移位到胸大肌各层及4例移位乳房周皮下,19例胸大肌受侵蚀变性,其余患者胸大肌无侵蚀变性。45例包膜周组织及注射遂道凝胶浸润。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分布在乳房周皮下,胸大肌内及前、后不同层次,胸大肌受侵蚀变性。直视下手术是处理注射隆乳术并发症的较理想方法。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2年9月门诊治疗的145例宫颈糜烂患者,治疗前进行阴道镜必要时进行宫颈组织活检排除恶变,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教材规定标准,均经过专科妇科检查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先月经前使用臭氧治疗仪及纳米银抗菌凝胶7—10天,利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清洁阴道内细菌,纳米银抗菌凝胶对致病微生物极强的杀灭效果,减少阴道及宫颈分泌物,缩小宫颈糜烂面积,月经后3—7天在阴道镜下再利用微波的高热效应使糜烂面凝固。结果术后2个月复查,总数145例,其中治愈140例占96.55%;显效5例,占3.45%。

  • 标签: 臭氧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 微波
  • 简介:目的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微孔凝胶并用于体外培养原代软骨细胞。方法利用双乳液法制备明胶微球,然后用罗丹明染色液标记后包埋在凝胶,观察明胶微球降解情况,再用此方法获得的微球制备微孔海藻酸钠凝胶培养原代软骨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活/死细胞检测结果,并使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CCK8)方法测定细胞活力值。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明胶微球在37℃的培养环境下能够自然降解,凝胶内部产生微孔。活/死细胞染色结果观察到原代软骨细胞能够在材料中均匀地分布和生长,在微孔边缘生长的软骨细胞甚至能够突破边缘,将空腔位置占据生长。细胞活力检测数据提示微孔凝胶组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细胞。结论通过明胶降解的特性构建出的新型微孔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并在凝胶内部形成微孔,可有效地产生边缘效应,有利于体外培养原代软骨细胞。

  • 标签: 水凝胶 明胶 生物相容性材料 软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干燥性鼻炎的疗效。方法经鼻腔给药,每日3次,7为1疗程。结果干燥性鼻炎患者156例,经1个疗程治疗,临床治愈141例,占90.7%,显效11例,占6.7%,有效4例,占2.6%,总有效率100%。结论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干燥性鼻炎疗效显著、安全。

  • 标签: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 干燥性鼻炎 鼻腔给药
  • 简介:摘要海藻酸盐因其具备优异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特有的离子凝胶能力,人们已制备了多种海藻酸类生物墨水,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鉴于此,本文将综述海藻酸类凝胶在3D生物打印中最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其调整和优化方案,以及在骨科中的应用,并对此类凝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海藻酸 3D打印 水凝胶
  • 简介:摘要组织扩张器是一种诱导组织扩张的装置,能较好地修复组织缺损。然而,传统的扩张器存在扩张器易外露、皮肤感染、局部组织血运差等缺点。凝胶是一种通过吸取液体逐渐膨胀,维持一定容积不变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应用这一特点制作成的扩张器可以有效应用于组织扩张,其与传统扩张器对比,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在创面缺损修复中有更好的疗效。该综述主要归纳了自膨胀凝胶扩张器在组织扩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水凝胶 组织扩张器 创面修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