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整形外科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患者的护理。方法:9例不同部位接受扩张置入的患者,根据手术要求,制定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扩张注水期的护理。结果:扩张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后形态自然,经部分随访1-2年,近远期效果满意。结论:我们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同时,对扩张置入术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软组织扩张器 护理 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扩张扩张皮肤软组织治疗瘢痕性秃发的效果。方法对12例瘢痕性秃发患者,Ⅰ期在邻近瘢痕的部位埋置1~3个扩张,定期注水扩张,Ⅱ期行扩张皮瓣滑行、旋转修复创面。结果12例患者顺利完成二期手术,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8例获0.5~1年随访,头发虽较稀疏,但生长良好。结论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修复瘢痕性秃发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扩张器 修复 秃发 瘢痕性
  • 简介:摘要组织扩张是一种诱导组织扩张的装置,能较好地修复组织缺损。然而,传统的扩张存在扩张易外露、皮肤感染、局部组织血运差等缺点。水凝胶是一种通过吸取液体逐渐膨胀,维持一定容积不变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应用这一特点制作成的扩张可以有效应用于组织扩张,其与传统扩张对比,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在创面缺损修复中有更好的疗效。该综述主要归纳了自膨胀水凝胶扩张组织扩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水凝胶 组织扩张器 创面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植入术的并发症发生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2007年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植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我院共使用扩张182只,发生扩张外露4次,出血7次,感染3次,漏水3次,血运障碍3次,局部疼痛1次。经积极处理及细心、恰当的护理后治愈。结论在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植入术后,需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可以降低软组织扩张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的成功。

  • 标签: 整形手术 皮肤软组织 扩张器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微创技术使用切口扩张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C-臂X光机透视下,手法复位股骨颈骨折,使用切口扩张建立内固定通道,在股骨颈轴线上下打入骨针作导针,引导旋入直径5mm双头加压空心螺钉3枚,治疗股骨颈骨折46例,术后随访1—3年,对其临床功能,X线片作总结分析,并与切开内固定方式作比较。结果功能正常或轻度受限者38例,占80.5%,骨折愈合40例,占87%,股骨头坏死5例占10.9%,手术时间可缩短20~30min,出血减少50~100ml。结论使用切口扩张,空心双头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简单,创伤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治疗效果好。

  • 标签: 扩张器 切口 股骨颈骨折 临床应用 治疗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瘢痕治疗过程中皮肤软组织扩张外露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应用扩张行皮肤扩张术的患者45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扩张外露情况。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有10例(22.22%)发生扩张外露,其中,颈部发生率为28.57%,显著高于躯干四肢的16.67%(P<0.05);发生原因包括切口选择不当(30.00%)、手术操作不当(10.00%)、切口感染(30.00%)、血肿(10.00%)、切口张力过大(10.00%)以及囊折叠(10.00%)等。结论瘢痕治疗中头面部扩张具有较高的外露发生率,主要受手术解剖层次、切口选择、扩张放置等因素的影响,积极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可降低外露发生率。

  • 标签: 软组织扩张术 扩张器外露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术前向病人详细说明手术经过,使病人心理有所准备。备皮时,除清洁术区外,还需剃头发。皮肤组织扩张使用前用软肥皂水、胰蛋白酶及稀盐酸处理后,行高压蒸气消毒备用。术后护理:局麻病人取半坐卧位;全麻病人清醒后,一般情况稳定可取半卧位。密切观察手术局部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血肿形成,同时注意引流液的量和质。每

  • 标签: 组织扩张器 瘢痕性秃发 全麻病人 半坐卧位 肥皂水 盐酸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扩张治疗烧伤整形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70例烧伤整形患者,均利用扩张进行治疗,现根据不同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30%,对照组为71.4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扩张治疗烧伤整形的过程中,通过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将有助于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高,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扩张器 烧伤整形 临床护理
  • 简介:尿道狭窄临床并不少见,尤以外伤和前列腺切除术后多见,简单狭窄以普通扩张法即可解决.临床上对复杂狭窄行普通扩张失败者目前无较好的处理方法.本院从1999年2月至2001年4月使用改良后尿道扩张在尿道镜直视下置管扩张取得满意效果,对7例复杂尿道狭窄处理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尿道镜直视下置管扩张 改良 尿道扩张器 治疗 复杂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定向皮肤软组织扩张(以下简称扩张)在腹部瘢痕整复中的扩张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腹部瘢痕患者,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12~51(31±12)岁,Ⅰ型瘢痕患者12例、Ⅱ型瘢痕患者8例。Ⅰ期在瘢痕两侧置入额定容量为300~600 mL的扩张2或3枚,其中至少1枚额定容量为500 mL(作为后续观察对象)。拆线后开始注水治疗,扩张时间为4~6个月,注水量达扩张额定容量2.0倍后,Ⅱ期行腹部瘢痕切除+扩张取出+局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分别测定注水量达扩张额定容量1.0、1.2、1.5、1.8、2.0倍时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并计算扩张相应倍数(1.0、1.2、1.5、1.8、2.0倍)和相邻倍数区间(1.0~1.2、1.2~1.5、1.5~1.8、1.8~2.0倍)时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测定术后0(即刻)、1、2、3、4、5、6个月时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并计算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2、3、4、5、6个月)和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0~1、1~2、2~3、3~4、4~5、5~6个月)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与扩张1.0倍[(287.6±2.2)cm2、(47.0±0.7)%]比较,扩张1.2、1.5、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315.8±2.1)、(356.1±2.8)、(384.9±1.6)、(386.2±1.5)cm2,(51.7±0.6)%、(57.2±0.6)%、(60.4±0.6)%、(60.5±0.6)%]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46.04、90.38、150.14、159.55,45.11、87.83、135.82、118.48,P<0.05);与扩张1.2倍比较,扩张1.5、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49.82、109.64、122.14,144.19、49.51、105.85,P<0.05);与扩张1.5倍比较,扩张1.8倍(t值分别为38.93、39.22,P<0.05)、2.0倍(t值分别为38.37、38.78,P<0.05)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均明显增加;与扩张1.8倍比较,扩张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1、4.72,P>0.05)。与扩张1.0~1.2倍比较,扩张1.2~1.5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明显增加(t=6.95,P<0.05),扩张1.5~1.8、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5.89、40.75,P<0.05);与扩张1.2~1.5倍比较,扩张1.5~1.8、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0.50、41.92,P<0.05);与扩张1.5~1.8倍比较,扩张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明显降低(t=32.60,P<0.05)。与术后0个月比较,术后1、2、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61.66、82.70、96.44、102.81、104.51、102.21,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2、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37.37、64.64、69.40、72.46、72.6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32.29、50.00、52.67、54.76、54.62,P<0.05);与术后2个月比较,术后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52.41、60.41、70.30、65.3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52.97、59.29、69.68、64.50,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5.53、38.00、38.5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25.36、38.59、37.47,P<0.05);与术后4个月比较,术后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t值分别为41.10、50.50,P>0.05)和回缩率(t值分别为48.09、50.0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5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和回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0、9.59,P>0.05)。与术后0~1个月比较,术后1~2、2~3、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3.56、40.00、49.21、53.97、57.68,P<0.05);与术后1~2个月比较,术后2~3、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2.37、27.72、30.16、31.67,P<0.05);与术后2~3个月比较,术后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33.73、41.31、54.10,P<0.05);与术后3~4个月比较,术后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0、23.60,P>0.05);与术后4~5个月比较,术后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90,P>0.05)。结论扩张能有效扩张腹部皮肤,从而修复腹部瘢痕畸形,注水扩张扩张额定容量1.8倍后维持扩张1个月,可以作为Ⅱ期手术时间节点。

  • 标签: 瘢痕 扩张术 组织扩张装置 腹部 扩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在治疗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头面部病变31例。结果31例头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后经过积极安全有效的护理,头面部病变全部得以美容修复,头发生长良好,瘢痕隐蔽。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是治疗头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积极、安全、有效的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标签: 扩张器 软组织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行皮肤软组织扩张埋植Ⅰ期治疗的患者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分析该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行皮肤软组织扩张埋植Ⅰ期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皮肤软组织扩张埋植Ⅰ期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其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使患者能够在围术期得到良好的护理。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埋植Ⅰ期 围术期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144例患者。男性89例,女性55例;年龄5~49岁。其中,瘢痕84例,软组织缺损3例,各类畸形40例(如先天性小耳畸形等),皮肤肿瘤及黑痣15例,其他2例进行组织扩张植入手术,针对并发症进行针对性和有效的护理。结果本组中,100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以上,修复效果均较满意。结论,采用舒适护理以及正确的植入手术,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皮肤软组织 扩张器 植入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在头面部疤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87例头面部瘢痕患者。结果:本组87例患者中切口感染6例,血肿3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1年,效果满意,皮肤颜色与正常肤色一致。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是治疗头面部瘢痕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头面部疤痕畸形
  • 简介:临床护理工作中眼科扩张使用后,经消毒供应中心清冼消毒处理,用纸塑袋密封式包装后进行灭菌。由于眼科扩张一端是尖头,经常刺破纸塑袋,以致于再次污染,不符合无菌原则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而且再次包装增加了成本,加大了工作量。因此,笔者试用一次性小儿八号胃管套在尖头处进行处理,效果较好。特介绍如下。

  • 标签: 组织扩展器 设备设计
  • 简介:目的评价人工肛门扩张对人工肛门排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观察扩肛组、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共60例患者的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症状评分。结果①扩肛组患者大便性状评分较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都有较明显改善(P〈0.01)。②扩肛组患者排便困难程度较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都有较明显改善(P〈0.05)。③人工肛门扩张治疗后患者排便次数较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都无差异(P〉0.05)。结论我们的人工肛门扩张较之手法扩肛,更能改善患者的大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并且不增加排便次数。作为符合人性化的器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肛门 人工肛门扩张器 排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在治疗颈部疤痕应用。方法自2004年以来,我们对38例颈部烧伤后遗留瘢痕的病人在植入扩张后注水1-3个月后,行扩张皮瓣修复瘢痕创面。结果共植入41个扩张,除2个出现并发症,终止扩张外,其余经6个月~1年随访,修复的创面功能及外形均较满意。结论颈部瘢痕治疗中,应用扩张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

  • 标签: 颈部瘢痕 扩张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烧伤整形采用扩张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整形患者50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扩张治疗,按护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68.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2.00%,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烧伤整形 扩张器 治疗 临床护理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