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辣椒素酯类物质是辣椒果实中低辣味的辣椒素类似物.其生物活性与辣椒素类物质相似,有抑制脂肪积累和抗氧化等特性.由于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味低,与辣椒素相比更易于制作食品添加剂.但是辣椒素酯类物质有水不稳定和热不稳定性,其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降低.所以,含有辣椒素酯的果实适合在成熟之前鲜食.以前的遗传研究表明p-AMT和Pun1两个基因控制辣椒素酯的合成,这两个基因分别表示为A、B.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果实中含辣椒素酯,辣味较低.本研究在杂交育种中利用p-AMT和Pun1基因的DNA标记选育了一个含有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椒新品种.Murasaki(AAbb)和CH-19Sweet(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都用DNA标记进行了鉴定.p-AMT基因型利用dCAPS标记鉴定,Pun1基因型用SCAR标记鉴定.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筛选出基因型aaBB或者aaBb的植株并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MaruSalad.MaruSalad果实的辣椒素酯含量为700μg/gDW.同时MaruSalad的果实比CH-19Sweet大,而且适合鲜食。

  • 标签: CH-19 SWEET dCAPS SCAR 假定的氨基转移酶 假定的酰基转移酶
  • 简介:SSR和SNP被推荐为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优选标记技术。本研究选用大面积推广的11套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作为试验材料,基于SNP芯片分型平台和SSR荧光毛细管电泳平台分析比较两种标记在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基于上述两种检测平台获得3072个SNP位点和40对SSR引物的基因型数据,分析比较各个参数。结果显示:(1)两种标记数据获得率均较高,3072个SNP位点平均数据获得率为98.4%,40对SSR引物平均数据获得率为99.47%。(2)两种标记均具备较高品种区分能力,3072个SNP位点平均MAF(minorallelefrequency)值为0.357,MAF值大于0.30占71%,平均DP(discriminationpower)值为0.515,DP大于0.5的占56%;40对SSR引物平均PIC(polymorphisminformationcontent)值为0.605,PIC大于0.51有32对,平均DP值为0.745,DP值大于0.71有29对。(3)两种标记位点鉴定样品杂合率、亲子关系方面结果是一致的,样品杂合率均介于0.4~0.6之间,平均杂合率分别为0.525和0.514;SNP数据显示符合亲子关系位点百分比介于95.2%~99.9%之间,SSR数据显示符合亲子关系位点介于36~40个之间。综上所述,SSR和SNP两种标记在数据完整性、区分品种能力、位点稳定性等方面差别较小。

  • 标签: 玉米 SSR SNP 真实性鉴定
  • 简介:以电视剧《小爸爸》台词为口语语料,对汉语告知语篇中的视角转换现象作了详细的考察与分析。通过对说话人在实施告知行为过程所形成的语篇进行分类描述,指出汉语告知语篇有说话人视角、听话人视角、信息视角的不同,进而对更复杂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语篇中隐含着视角转换--说话人视角中套有听话人视角、角色视角中套有叙述者视角。

  • 标签: 视角转换 话语标记 语篇 告知 《小爸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清D-二聚体、心肌损伤标记物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意义,提供诊断夹层的新方法方法随机在本院选择有胸痛的患者150例,采用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为主动脉夹层患者58例,定义为夹层组,其余9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心肌损伤标记物含量,比较两组血清中含量,分析两种标记物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意义。结果夹层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心肌标记物(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CKMB),含量分别为2016.26ug/L、2.67ng/ml、328.62ng/ml、7.37ng/ml,与对照组相比,D-二聚体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标记物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可知,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而心肌标记物升高不明显,在诊断及鉴别疾病中具有显著意义,可在胸痛患者中常规使用,减少误诊率,对尽快治疗疾病有一定帮助。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D-二聚体 心肌损伤标志物
  • 简介: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写作风格独特。文章选取中译本中的实例,运用翻译风格标记理论,从词语标记角度对译文进行风格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译文没有很好的体现原文的风格,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

  • 标签: 海明威 风格标记理论 词语标记 译文风格
  • 简介:目的:探讨99mTc标记硫胶体(99mTc-SC)淋巴显像探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9例Ⅰ、Ⅱ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前4-6h在肿瘤病灶周围皮下注射显像剂99mTc-SC,行早期局部及延迟全身显像,结合显像进行体表定位。随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对初诊患者加行原发病灶切除术,对SLN及原发病灶行详细病理检查。结果99mTc-SC的SLN总检出率为90.9%(90/99),检出率与原发灶部位有关(P<0.001);区间淋巴结检出率为7.1%(7/99);SLN转移阳性率为28.9%(26/90),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Breslow厚度、Clark分级)呈正相关;假阴性率为3.7%(1/27),灵敏度为96.3%(26/27),特异度为98.4%(63/64)。结论99mTc-SC显像可准确显示SLN部位及淋巴引流情况,减少药物标记时间,进一步提高区域淋巴结检出,为恶性黑色素瘤区域淋巴结的诊治决策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 标签: 99mTc标记硫胶体 恶性黑色素瘤 淋巴显像 前哨淋巴结活检
  • 简介:目的:探讨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CD3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012年5~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诊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20例及乳腺纤维腺瘤30例组织标本中的MVD-CD31的表达,并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VD-CD31与临床生物学特征和Ki67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MVD-CD31高于纤维腺瘤组织(16.586&#177;9.528比10.403&#177;3.052,t=3.724,P=0.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VD-CD31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有关(t=3.761,P=0.000;F=2.983,P=0.032),与月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瘤栓、ER、PR、HER-2表达及组织学分级无关(t=0.754、-0.533、1.633、1.853、1.040、0.276,F=1.937;〉0.05)。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MVD-CD31表达明显高于非三阴性组(t=2.078,P=0.04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Ki67&gt;14%组的MVD-CD31表达显著高于Ki67≤14%组(t=-2.287,P=0.030),MVD-CD31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r=0.356,P=0.011)。结论MVD-CD31可以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其检测结果对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评估、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导管 乳腺 免疫组织化学 微血管 抗原 CD31 Antigens CD31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八年级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特殊的年龄阶段在课堂教学上所面临的两极分化问题,本文仔细分析原因,从传统教学到新课程背景下的任务性学习,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 标签: 个体差异性 分层教学 激趣 成功感
  • 简介: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罗诗亚,5岁读小学,10岁赴新加坡继续读小学,11岁回到成都,直接进入光华中学读九年级,一学期后以优秀的中考成绩考入光亚IB国际高中,直接进入高二,

  • 标签: 学习方法 中考成绩 新加坡 九年级 小学 中学
  • 简介:本研究探讨CD123在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chromosome-positive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Ph+ALL)患者CD34+CD19+细胞上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复发预测中的作用.2010年1月-2012年4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经规范化诊治的49例18-60岁初诊Ph+ALL患者纳入本研究,在初诊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监测CD34+CD19+细胞上CD123的荧光强度及表达比例,同时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Q-PCR)监测BCR-ABL1融合基因变化.与正常B祖细胞相比,获得完全缓解后任意时间点骨髓标本中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大于10个定义为免疫残留阳性(FCM阳性).结果表明,①初诊及复发Ph+ALL患者CD34+CD19+细胞上CD123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fluoresceintensity,MFI)[8.52(3.71-32.35)vs8.93(4.79-29.74)vs1.31(0.21-1.75),P<0.05],以及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比例(84.63%(55.07%-99.96%)vs84.50%(57.68%-99.80%)vs0.99%(0.45%-1.83%),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供者的正常B祖细胞.入组的全部初诊及复发Ph+ALL患者的CD34+CD19+细胞均高表达CD123.②多色流式细胞术监测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和RQ-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的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n=49例,360对,Spearmanr=0.90,P<0.0001).③13例复发患者中有11例在复发前3个月MRD监测表明,在复发前中位时间60(30-73)天均检出FCM阳性.结论: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可与RQ-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互为补充,共同应用于Ph+ALL患者的MRD监测以及复发预测.

  • 标签: CD123 CD34+ CD19+细胞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h染色体
  • 简介:自行车,两个大轮子,一前一后,骑上100多斤重的人能行走自如,这是找对了速度中平衡的方法;一架大飞机,庞然大物,能一飞上天,这是从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平衡运动学中找对了运行与上升的方法。找对一种方法就是成功。画画、艺术创作同理,找对一种方法,造型的、表达的、呈现的、形式的。总之,方法决定着结果。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道子,曹不兴是找对了一种线条的表达方法;齐白石从木工雕刻中找到了一种笔墨切块的表达方法;毕加索从吃鱼、玩鸽子中找到了生活化的艺术表达方法。这方法,有时可以是一成不变,有时又可以是每次求变。变与不变,都是在寻找一种方法,变与不变的方法与法度,这方法与法度可以是见山是山,也可以是见山不是山,关键

  • 标签: 艺术表达 吴带当风 吴道子 艺术创作 人能 能一
  • 简介:数学思想方法是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将使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想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当今的数学教育,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数学基础,也越来越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 标签: 小学数学 数学思想方法 探究过程 领悟内化
  • 简介:这节课以"婉转拒绝"为主题展开口语交际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的新课标理念,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上,在我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还在共同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充分凸显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 标签: 创设情境 探究方法 共同学习 口语交际活动 课标理念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枳实的炮制方法方法利用甲醇提取,通过聚酰胺柱,用水洗脱,提取枳实中的辛弗林,并用HPLC方法对其进行测定,并对枳实生品及麸炒品中辛弗林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烘制、麸炒过程对枳实中辛弗林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烘制的方法作为枳实的炮制法具有可行性。

  • 标签: 辛弗林 HPL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