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电图教学由于其理论知识非常抽象,教学内容多且复杂,一直是健康评估教学中的难点。按传统的授课模式容易出现学生不感兴趣、无法理解,知识点死记硬背,考完就忘的现象。本作者通过心电图系列微课设计与制作,引入动画,图解,并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反复操练,以探索提高心电图教学效果的方法。

  • 标签: 心电图 微课设计 健康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电图诊断下老年冠心病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我院心血管科收录的 40例老年患者资料,结合心电图诊断意义进行疾病治疗分析与评估。本次对 40例冠心病进行心电图诊断;按照病人临床治疗需要,采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 2种方案。持续 2个月治疗后展开疗效统计,实际疗效分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 4个级别。结果:本次冠心病确诊者,可根据患者病况采取手术与药物治疗, 2个月后统计, 38例有效,有效率 95%,治疗前后症状差异显著( P< 0.01)。结论冠心病早期无症状,意外发现后续及时安排治疗。

  • 标签: 冠心病 分类 治疗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治资料,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均实施心电图诊断。结果本组探究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Q波及T段均存在异常表现,分为典型心电图表现患者及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效果理想,可用于梗死部位定位、定性,具有较高准确度,可准确筛选急性心肌梗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心电图机是描记心肌细胞活动所产生的生物电信号的仪器,它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本文分析了心电图机的检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心电图机检定中遇到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了心电图机检定中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心电图机更好地为医患服务,为医学计量的发展贡献力量。

  • 标签: 心电图机 检定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治资料,选自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7月,均实施心电图诊断。结果:本组探究心电图检查显示, ST段、 Q波及 T段均存在异常表现,分为典型心电图表现患者及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效果理想,可用于梗死部位定位、定性,具有较高准确度,可准确筛选急性心肌梗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诊断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钾血症心电图改变的病因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钾血症患者 9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改变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心电图转变的病因及临床价值。结果:心电图异常改变和血清钾测定存在一定的差异,肾功能不全所致排钾困难有较好的一致性,而细胞内钾外移所致的血清钾升高无心电图改变。结论:高钾血症患者心电图转变与血清钾浓度变化之间关联密切,可以将其作为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在联合诊断的方式下提升临床诊断检出率,为患者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高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病因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评估心肌缺血时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电图检测,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方法,比较两组检出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使用动态心电图评估患者的心肌缺血,检测的准确率更高,能够全面监测患者的心脏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评估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任选 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常规心电图和 24h动态心电图,对比检查结果。 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常规心电图,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P< 0.05)。 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24h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进行常规 12导联心电图及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测,对比其检查结果,并分析起搏器功能异常以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 动态心电图能较好检测起搏器起搏、感知功能及其相关心律失常,是植入起搏器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起搏器 术后监测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研究,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进行治疗后,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各项异常指标的变化。结果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经过治疗后心电图各项异常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窦性心动过速、SIQⅢTⅢ、心电轴右偏(>+90°)、QRS低电压、房性期前收缩等指标与治疗情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变化无特异性,敏感性较高,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动态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有利于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36例,分别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并对两种诊断方式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86.02%(203/236),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54.66%(129/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失常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且动态心电图对于24h心率变异性频率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测比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更佳。此外,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程度和心律失常类型的判断也较为准确,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 236例,分别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并对两种诊断方式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 86.02%( 203/236),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 54.66%( 129/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失常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 P﹤0.05);且动态心电图对于 24h心率变异性频率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测比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更佳。此外,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程度和心律失常类型的判断也较为准确,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36例,分别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并对两种诊断方式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86.02%(203/236),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54.66%(129/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失常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且动态心电图对于24h心率变异性频率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测比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更佳。此外,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程度和心律失常类型的判断也较为准确,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效果
  • 作者: 李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自贡643000)【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01-02心电图在确诊心肌梗死及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协助诊断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炎判定有无心房、心室肥大,观察某些药物对心肌的影响,某些电解质紊乱(如血钾、血钙的过高或过低),心电图不仅有助于诊断,还对指导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故临床心内科、急诊科、ICU、体检中心等众多科室均配置有心电图机,在操作上不仅要求心电图医生熟练掌握,也要求临床护士能够快速准确为病人描记心电图并初步识别是否正常。因此,如何将护理专业心电图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牢固掌握重要知识点以适应临床岗位需要是临床带教老师必须要考虑的内容。而说课对提高教学质量、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中“心电图检测”内容的说课设计与大家共同探讨。1说教材1.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健康评估》,它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为学习临床科目和实习打下坚实基础。而本课《描记及初步识别正常心电图》是护士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是临床护士必备的专业技能。1.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对本课教学基本要求即操作心电图机和初步识别正常心电图的能力、我校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标准结合临床岗位需求,确定了课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位一体,互相支撑。1.2.1知识目标。能明确心电图的基本组成及导联电极安放位置。1.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熟练准确的为病人描记1.2.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的经历出发,树立关心爱护病人的爱伤理念、尊重并保护病人隐私。1.3教学重难点。将心电图的基本组成及其电极安放位置作为教学重点,将心电图导联电极与人体相连的位置作为本课难点。2说教法2.1学情分析。本次课授课对象是高中起点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喜欢动手、喜欢观看视频,厌烦枯燥的文字说教,实践操作、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职业素质还有待培养和提高。2.2任务驱动教学法。它将原本枯燥乏味理论和实践内容相结合,设置包含教学目标的学习任务,并给出任务指引,以避免不必要的学习盲目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利用学习材料去完成任务、达成目标。2.3情景模拟法。模拟医院场景,有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