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雄激素在尿性感染性休克发生、发展及最终转归的影响.方法尿性感染性休克模型-雄性新西兰兔共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B组、C组),每组10只,B、C两组在模型建立前2周进行去势手术,C组感染模型建立前24小时予十一酸双氢睾酮注射.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平均动脉压,并分析对照组及各实验组死亡率.结果A、B、C3组去势前血清睾酮浓度无明显差异,去势2周后B组和C组中血清睾酮浓度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C组注射睾酮24小时后血清中睾酮浓度和去势前浓度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B组术后各时间段中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A组,出现休克的时间明显晚与A组;C组与A组相比,术后各时间段中平均动脉压和出现休克的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A、B、C3组,术后8小时自然死亡率分别为40%、0%和30%;术后10小时自然死亡率分别为90%、10%和80%;12小时自然死亡率分别为100%、60%和100%.结论在动物模型中,雄激素能够促进尿性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增加其死亡率.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雄激素 手术去势
  • 简介: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因为具有潜在的诱导细胞凋亡特性、减轻恶心和剧吐、减轻对正常组织的急性毒性作用而常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中。GCs作为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用途:作为化疗方案主要组成药物用于治疗淋巴性恶性肿瘤和转移性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一些肿瘤并发症,如癌性疼痛、癌性发热、肿瘤药物外渗、骨髓抑制等;治疗一些肿瘤急症如上腔静脉综合征、脊髓压迫症和高钙血症;以及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肺炎和脑水肿等。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肿瘤治疗
  • 简介:激素性脱发病因复杂,受多因素影响。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大多疗效不太满意。我们于2003年3月-2005年1月用5%米诺地尔(商品名:蔓迪)联合自制生发丸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83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者,根据典型的额顶-顶中心脱发模式确诊为雄激素性脱发,按Hamilton分级选择第Ⅱ至第Ⅴ级的男性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33.4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5.7年。试验前2个月内未系统使用有生发作用的药物,前4周内未局部使用生发药物。

  • 标签: 米诺地尔 雄激素源性脱发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生发头盔对于雄激素性质脱发的临床治疗效果,望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方法:本次病例的初始收治时间和结束收治时间分别为2020年1月和2020年6月,试验病例为雄激素性质脱发患者,自我院选取病例共60例,对研究病例使用激光生发头盔治疗,试验中统计记录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的毛发密度和脱发量均不断优化,毛发密度不断提高、而脱发量不断减少,治疗前后对比有较大差异(P<0.05);治疗前60例患者中有10.00%为轻度脱发、60.00%为中度脱发、30.00%为重度脱发,治疗3个月后有25.00%为轻度脱发、55.00%为中度脱发、20.00%为重度脱发,治疗6个月后有40.00%为轻度脱发、51.67%为中度脱发、8.33%为重度脱发,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雄激素性质脱发患者采用激光生发头盔,可改善脱发症状,有着刺激生发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激光生发头盔 雄激素源性质脱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泌体性miR-20a-5p通过靶向PIK3R1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breast cancer,ER(+)BC)骨转移的影响。方法借助生物信息学网站检索与ER(+)BC骨转移相关的数据集,选择miR-20a-5p纳入研究。收集90例ER(+)BC患者与相对应的健康人的血浆,检测血浆中PIK3R1的表达,从血浆中提取泌体,检测泌体中miR-20a-5p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0a-5p与PIK3R1的靶向调控关系。分别将转染NC-inhibitor、miR-inhibitor的泌体或转染si-NC、si-PIK3R1的ER(+)BC细胞注射到小鼠左心室,Micro-CT扫描骨组织并进行骨组织TRAP染色。将转染NC-inhibitor、miR-inhibitor的泌体与转染si-NC、si-PIK3R1的ER(+)BC细胞共培养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细胞分子c-fos、NFATc1的表达。结果qRT-PCR检测发现较正常血浆泌体(1±0.26)或细胞(1±0.13),miR-20a-5p在ER(+)BC血浆泌体(1.49±0.27)(t=12.40,P<0.001)及BC细胞系MCF-7(1.64±0.13)(t=6.03,P=0.004)、BT474(1.49±0.11)(t=4.98,P=0.008)、T47D(1.98±0.15)(t=8.55,P=0.001)中均表达升高。而与正常血浆泌体(1±0.25)或细胞(1±0.10)比较,PIK3R1在ER(+)BC血浆泌体(0.69±0.24)(t=8.48,P<0.001)及ER(+)BC细胞系MCF-7(0.73±0.05)(t=4.18,P=0.014)、BT474(0.61±0.05)(t=6.04,P=0.004)、T47D(0.34±0.04)(t=10.61,P<0.001)中则表达降低。PIK3R1在血浆(t=8.48,P<0.001)及ER(+)BC细胞系MCF-7(t=4.18,P=0.014)、BT474(t=6.04,P=0.004)、T47D(t=10.61,P<0.001)中则表达降低。PIK3R1被证实为miR-20a-5p的靶基因。与NC-inhibitor组小鼠相比,miR-inhibitor组小鼠的骨小梁组织体积(t=3.32,P=0.029)、骨小梁区域体积(t=6.24,P=0.003)、骨体积分数(t=7.35,P=0.002)和骨矿物密度(t=13.72,P<0.001)均增加,成熟破骨细胞数量减少。与NC-inhibitor组比较,miR-inhibitor组细胞中c-fos(t=9.04,P=0.001)和NFATc1(t=13.42,P<0.001)的表达减少。与miR-inhibitor+si-NC组相比,miR-inhibitor+si-PIK3R1组中小鼠的骨小梁组织体积(t=3.03,P=0.039)、骨小梁区域体积(t=6.37,P=0.003)、骨体积分数(t=3.36,P=0.028)和骨矿物密度(t=6.92,P=0.002)均减少,成熟破骨细胞数量增加,细胞中c-fos(t=7.75,P=0.002)和NFATc1(t=9.65,P=0.001)的表达增加。结论ER(+)BC患者血浆泌体性miR-20a-5p通过抑制PIK3R1表达来促进ER(+)BC骨转移。

  • 标签: miR-20a-5p 雌激素受体 乳腺癌 PIK3R1 外泌体
  • 简介:摘要卵泡刺激素(FSH)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在调控女性卵泡发育和雌激素释放,以及男性生精方面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FSH具有性腺的作用,FSH经由其高亲和力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起作用,FSHR被发现存在于破骨细胞、脂肪组织、肿瘤组织、及免疫细胞等,可能与年龄相关的骨质疏松、脂质代谢紊乱、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FSH性腺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标签: 卵泡刺激素 骨质疏松 肥胖 自身免疫病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UE技术联合米诺地尔外用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内接收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80例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且平分为2个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5%的米诺地尔外用治疗,试验组40例患者现通过FUE技术进行治疗,移植术2周后再进行5%的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40例患者的毛发成活率为92.50%(3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29例);对照组40例患者的毛发成活率为82.50%(3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0.00%(16例),2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治疗,FUE技术联合米诺地尔外用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雄激素源性脱发 FUE技术 米诺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梅花针叩刺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梅花针叩刺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分值(脱发、脱屑、油腻、瘙痒),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脱发程度、脱屑程度、油腻程度、瘙痒程度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5.00%),P<0.05。结论:针对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对其实性梅花针叩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雄激素源性脱发 梅花针
  • 简介:摘要目前处理伤口的方式主要包括减低局部压力、抑制伤口细菌感染、彻底清创换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负压封闭吸引术和湿性敷料等,多数可获得较好的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创面不愈合、组织缺血性坏死甚至坏疽,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迅速深入,利用其旁分泌功能治疗慢性创面受到普遍关注,干细胞泌体的应用已成为治疗创面不愈合的一种新策略。泌体是细胞分泌的脂质双重膜囊,直径30~100 nm,是干细胞旁分泌的产物。干细胞泌体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创面修复,包括控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外基质的生长和扩张、促进血管生成和抑制瘢痕形成等。不同干细胞来源的泌体对修复伤面的调节作用机制不同。通过对干细胞来源的泌体在创面治疗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泌体治疗创面不愈合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 简介: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了两个用于在丝状噬蓖体主要外壳蛋白表面展示多肽的载体,这类载体可以使编码多肽的DNA片段定向克隆到外壳蛋白的N末端DNA序列中或附近,被修饰的外壳蛋白将分布于野生型丝状噬菌体外壳蛋白单位中间。

  • 标签: 外壳蛋白 外源多钛 载体构建 噬菌体展示技术
  • 简介:<正>一、写生时要重视与创作的必然联系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因此中国画家历来主张师法造化。师造化不是重现自然,而是以自然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经过画家的理解认识和艺术加工,而表现到画面上。唐代张璪提出的"师造化,中得

  • 标签: 生活感受 主观情绪 主观意向表现 笔墨表现形式 意境 程式化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温度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大肠杆菌的生长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同时也会影响蛋白的表达。此外,低温可以改善蛋白的稳定性和可溶性。本研究旨在为重组大肠杆菌的优化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提高蛋白的表达水平。

  • 标签: 重组大肠杆菌 温度 外源蛋白 表达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抗精神病药物性肥胖的性激素水平及其发病机理。方法采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对抗精神病药物性肥胖的4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4例非肥胖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催乳素、雌二醇、睾酮,以及身高、体重、体型指数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催乳素、睾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7.71,9.29,P〈0.01),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92,P〈0.01)。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与体型指数呈正相关(P〈0.05);雌二醇水平均与体型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性肥胖的女性患者存在性激素水平异常,而性激素异常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物性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女性 性激素 肥胖 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
  • 简介: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因问璪所受。璪曰:‘师造化,中得心。’毕宏于是阁笔。"唐代画家张璪的这句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概括了艺术创作中从客观现象到艺术意象再到艺术形象的全过程,并传诵至今,历万古而犹新。

  • 标签: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现代纤维艺术 《历代名画记》 艺术形象 艺术意象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外源性多种损伤因素引起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研究表明,内皮衍生的细胞囊泡是病理信号转导的重要媒介,在ARDS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现就内皮来源的细胞囊泡在ARDS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内皮 细胞外囊泡
  • 简介: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比纯粹掌握知识或技能更重要。持有教育自觉并探寻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和提升的路向,是真正实现幼儿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因此,重视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对“幼儿是什么”进行诘问与认识,即把坚守“幼儿立场”作为应然基点。在始终坚守“幼儿立场”基础上,从提供来自以“多元”主体与方式为主的外部支持,以及关注、尊重和回应幼儿生命本真的内在诉求与需要的两方面出发,达成幼儿学习品质提升的教育自觉,让幼儿更好地发展。

  • 标签: 学习品质 幼儿立场 教育自觉 生命本真
  • 简介:制造过程评价是改善制造系统效率的重要一环,传统的评价方法将每个制造系统决策单元视为黑箱来研究整体效率,忽略了中间产品转化信息及投入要素在各子过程中的配置信息。针对两阶段(第二阶段有外源性新投入)制造系统的效率评估问题,分别在固定规模报酬和可变规模报酬假设下,充分利用制造系统中间产品的转化及投入要素的配置信息,建立了制造系统网络DEA效率测度及分解模型,建模方法遵循客观评价原则,无需事先主观确定子效率和系统效率之间的组合关系。并将其应用于钢铁制造系统效率测度与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挖掘决策单元内部子单元的效率情况,帮助决策者发现复杂制造过程非有效的根源,为复杂制造过程的整体效率测度及分解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

  • 标签: 运筹学 效率分析 网络数据包络分析 外源投入型两阶段制造系统
  • 简介: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作为生物活性分子,广泛参与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Cu胁迫下番茄体内L-精氨酸、NO、多胺代谢对外NO的响应机制,以期为铜污染区域蔬菜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Cu胁迫下添加SNP(硝普钠,NO供体)能够调节番茄根系和叶片中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Decarboxylase,ADC)、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Decarboxylase,ODC)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根系中,SNP能够上调NOS活性,L-精氨酸代谢向着NO合成方向进行;叶片中,SNP能够同时上调ADC、ODC、NOS活性,PA、NO的合成同时进行;此外,Cu胁迫下添加SNP能够增加根系和叶片L-精氨酸含量,而作为PA、NO的合成前体,精氨酸含量升高无疑会间接促进PA、NO的合成,从而提高番茄对Cu胁迫的抵抗能力。

  • 标签: CU胁迫 番茄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多胺
  • 简介:摘要目的分离胰腺癌细胞(PANC-1)和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囊泡,分别比较微小RNA(miRNA,miR)-483-5p在两种细胞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囊泡中的差异性表达。方法超速离心法制备去除胎牛血清性囊泡的完全培养基,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超速离心前(对照组)与超速离心后(实验组)的完全培养基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差异;用去除血清囊泡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超速离心方法提取细胞囊泡,用二喹啉甲酸(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检测细胞囊泡(EVs)的浓度;用透射电镜、NTA、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其是否符合细胞囊泡特征。定量即时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miR-483-5p在两组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囊泡中的表达。CCK-8增殖实验和qPCR实验的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CCK-8增殖实验结果显示48 h和72 h后,HPDE6-C7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74±0.036比0.671±0.016,t=0.315,P48 h>0.05;0.890±0.027比0.925±0.099,t=0.581,P72 h>0.05);PANC-1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59±0.004比0.761±0.016,t=0.249,P48 h>0.05;1.114±0.025比1.145±0.014,t=1.898,P72 h>0.05);透射电镜:细胞囊泡呈"茶杯托盘"状、NTA结果:98%PANC-1性细胞囊泡的直径为130.0 nm、98%HPDE6-C7性细胞囊泡的直径为129.7 nm;Western blot实验显示:细胞囊泡表现为CD63、TSG101阳性,而GM130为阴性;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和NTA分析测得PANC-1和HPDE6-C7性的细胞囊泡浓度分别为:1.5 g/L、1.510 11颗粒/毫升和1.3 g/L、1.610 11颗粒/毫升;与HPDE6-C7比较,PANC-1中miR-483-5p的表达显著增加(2.820±0.180比1.000±0.006,t=-17.539,P<0.01);与HPDE6-C7性细胞囊泡比较,PANC-1性细胞囊泡中miR-483-5p的表达显著增加(3.503±0.265比1.002±0.084,t=-15.582,P<0.01)。结论超速离心法去除胎牛血清性囊泡的完全培养基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增殖;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的沉淀符合细胞囊泡的特征;根据NTA的结果可以判断其应归类于小细胞囊泡;qPCR结果表明,miR-483-5p在PANC-1和其分泌的细胞囊泡中均为高表达。

  • 标签: 胰腺癌 细胞外囊泡 超速离心 微小RNA-483-5p
  • 简介:氮素通过干湿沉降、地表径流、农业灌溉等途径进入湿地中,导致湿地N2O的产生和排放发生变化,而N2O是一种温室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室效应潜力,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模拟白洋淀芦苇湿地,构建人工模拟湿地系统进行外加氮素试验,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进行N2O的通量观测,研究氮素输入对湿地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的不同不仅影响湿地系统中环境因子的改变,还会影响氮素进入湿地系统后的迁移转化。硝态氮是湿地N2O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芦苇湿地系统中氮素的反硝化作用强于无植被湿地系统,N2O的排放主要发生在反硝化过程中。

  • 标签: 外源氮素 湿地 N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