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锥形束 CT( CBCT)治疗 65例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数字随机法,从我院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期间,接收并行 CBCT 结合显微超声 行根管治疗的埋伏阻生牙患者中,随机抽选 65 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且均属于 采取 传统根管 术 治疗失败 ,最后选择在 显微超声引导下 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 65 例埋伏阻生牙患者,共有患牙 75 颗 ,共有 85 例埋伏阻生牙,其中有 80 例根管成功疏通,埋伏阻生牙治疗的临床有效率高达 94.11% 。有 3 例根管出现台阶无法再通; 2 例出现磨牙,器械折断,但通过及冲洗液的反复冲洗后被取出, 5 例患者均视为治疗失败。 结论: 对埋伏阻生牙患者采取 锥形束 CT 结合 显微超声术 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根管再通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牙科临床中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锥形束 CT 显微 超声技术 埋伏阻生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口腔喷溅操作产生喷溅物、飞沫与气溶胶,当感染因子存在时,主要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本文通过空气传播疾病风险模型分析,阐明预防气溶胶传播的重点为感染源管理、加大通风、减少暴露时间和正确使用防护口罩。通过对气溶胶产生和污染的分析,提出应加强水气路管理和喷溅行为控制,进行有效的空气和物表消毒、加强人员防护。基于感染链分析,阐述标准预防和附加预防措施在切断传染性疾病传播中的作用,提出口腔诊疗的感染防控需体现系统性、全面性和循证性。

  • 标签: 感染控制 口腔诊室 喷溅 飞沫 气溶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锥形束 CT( CBCT)治疗 65例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数字随机法,从我院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期间,接收并行 CBCT 结合显微超声 行根管治疗的埋伏阻生牙患者中,随机抽选 65 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且均属于 采取 传统根管 术 治疗失败 ,最后选择在 显微超声引导下 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 65 例埋伏阻生牙患者,共有患牙 75 颗 ,共有 85 例埋伏阻生牙,其中有 80 例根管成功疏通,埋伏阻生牙治疗的临床有效率高达 94.11% 。有 3 例根管出现台阶无法再通; 2 例出现磨牙,器械折断,但通过及冲洗液的反复冲洗后被取出, 5 例患者均视为治疗失败。 结论: 对埋伏阻生牙患者采取 锥形束 CT 结合 显微超声术 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根管再通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牙科临床中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锥形束 CT 显微 超声技术 埋伏阻生牙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对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集中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方法由消毒供应中心对内镜、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进行集中管理,制定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人员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定期检查评价。结果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的条件得以改善、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工作质量大幅提升,达到了消毒供应中心三项规范的要求。结论通过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对提高工作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CSSD 内镜、口腔诊疗器械 集中管理
  • 简介:无痛及舒适化诊疗等技术的提出,使局部麻醉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尤其是在儿童口腔诊疗中的应用。儿童生长发育与成人存在较大的生理差异,在疼痛控制和局部麻醉药物的应用与成人不同。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关于各类局部麻醉药物在儿童口腔局部麻醉应用中的系统毒性、最大推荐剂量以及舒适化麻醉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儿童口腔医生临床应用局部麻醉药物提供帮助。

  • 标签: 儿童口腔医学 麻醉药 局部 最大耐受剂量 患者舒适 局部麻醉系统毒性
  • 简介:摘要儿童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因害怕疼痛而产生焦虑及恐惧,配合性不高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行为诱导法、镇静镇痛技术,儿童牙科全麻技术等。本文主要总结镇静镇痛技术在儿童口腔诊疗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镇静镇痛技术 口腔诊疗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临床诊疗中放射影像技术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牙片与放射影像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种临床诊疗的效果。结果放射影像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为98.0%,明显高于传统牙片诊断准确率8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临床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临床诊断率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诊疗 放射影像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针对复杂疑难的口腔疾病,如何高质高效、合理规范地进行综合诊疗一直是口腔医疗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口腔多学科协作诊疗(oral multidisciplinary team,OMDT)为复杂疑难的口腔疾病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和解决途径,是对传统口腔分科诊疗模式的有效补充,是口腔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外有关OMDT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和运行模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提出狭义和广义OMDT的概念,并从实施目标、基本条件、组织结构、运行模式、管理框架、制度保障、质量控制和实施效果等方面阐述OMDT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构建规范、成熟、完善的OMDT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口腔医疗的整体水平。

  • 标签: 合作行为 复杂疑难口腔疾病 多学科协作诊疗 体系构建与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诊疗器械灭菌消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整改对策。方法:把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未实施相应整改对策前的80份口腔诊疗器械纳入对照组,另把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实施相应整改对策后的80份口腔诊疗器械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口腔诊疗器械湿包率、灭菌消毒合格率,同时调查医护人员对两组诊疗器械清洁的满意程度,分析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诊疗器械湿包率2.50%(2/80)低,灭菌消毒合格率98.75%(79/80)高,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92.57±4.21)分高,较对照组12.50%(10/80)、88.75%(71/80)、(83.24±5.6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科 诊疗器械 灭菌消毒 问题 整改对策
  • 简介:摘要:在口腔诊治过程中,医院感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病人本身的原因,也有医院内部和医疗行为方面的因素。近几年来,由于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复杂的医疗设备出现及其口腔问题人员的增多,导致了口腔诊治中的院感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通过对影响口腔诊疗过程中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提高口腔诊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奠定基础。

  • 标签: 口腔 诊疗医院 感染
  • 作者: 周建 张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特诊特需科,北京 100050,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超前镇痛是指在伤害性刺激诱发神经传导或神经重塑的改变发生前,预先采取镇痛干预措施阻止外周损伤冲动向中枢的传递及传导,减少外周敏化或中枢敏化以控制疼痛,从而限制疼痛的级联反应,最小化或预防术后疼痛的发生。本文主要阐述了超前镇痛的机制、方式及其在口腔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随着对舒适化诊疗要求的提高以及多模式镇痛在口腔手术疼痛管理中的普及,超前镇痛在口腔诊疗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 标签: 镇痛 疼痛 超前镇痛 口腔治疗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多模式镇痛
  • 简介:摘要患有口腔疾病者可能同时患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这些伴发的系统性疾病对口腔疾病的诊疗时机、方案制订等带来影响和风险。本文从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及精神系统7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系统性疾病对口腔诊疗的影响以及风险防范,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疾病 急症护理 口腔诊疗 系统性疾病 口腔伴发急症 诊疗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患者进行放射影像检查,以便提升口腔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选取的是 2016年 8月 -2018年 8月进入我院治疗的 100例口腔患者,在治疗期间设置对照组和治疗组两个组别,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的患者则使用放射影像技术辅助治疗。结果:在治疗组使用放射影像技术后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治疗准确度大幅度提高。结论:对口腔患者进行放射影像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口腔治疗效果,促进我国口腔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口腔临床治疗;放射影像技术;应用研究         放射影像技术是伴随着科学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口腔临床治疗的精确度和准确性。而且该技术对人体损伤性,无创性,而且能够快捷、高效的记录影像。本文主要对 100例口腔患者进行数字化放射 影像检查进行研究,探讨数字化放射影像在口腔临床诊断的应用性和准确性,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 2016年 8月 -2018年 8月进入我院治疗的 100例口腔患者,其中男性患者 56例,女性患者 44例,病程为 1天至 6个月,患者年龄为 18-65岁。         2、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将 10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 48例患者,实验组 52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患者只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即不使用放射影像技术,而实验组则主要是采用放射影像技术进行辅助治疗。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得出相应的治疗结论。         二、结果         通过对比试验之后,我们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在遇到一些常规性口腔疾病都能够检测出来,但是实验组的检查准确性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诊疗器械在清洗消毒以及灭菌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由此来帮助预防医院中出现感染的现象。方法:于2020年7月对山西省医科大学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情况的检查,并在检查过后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诊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卫生情况。结果:通过对本院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检查后,发现当前本院口腔科的部分诊疗器械仍然存在着消毒技术不规范、器械清洗不彻底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结论:当前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就需要加强器械在清洗、消毒以及灭菌工作的管理,要严格规范操作流程,以此来最大化的降低医院内的感染。

  • 标签: 口腔科诊疗器械 消毒灭菌工作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口腔临床诊疗患者60例进行研究,最终经临床综合诊断为牙周病。利用电脑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诊疗方法处理,观察组则选择放射影像技术诊疗。比较两组诊断结果与治效果及诊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100.00%,对照组则为7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则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疗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则为7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临床诊疗中开展放射影像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而且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对诊疗更满意,值得应用。

  • 标签: 口腔临床诊疗 放射影像技术 诊断准确率 总有效率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现有条件之下,建立社区口腔诊所联盟,对医疗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实现系统性解决医疗体系问题的突破。方法除自上而下的医疗改革外,互联网的深度介入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另一种解决分级诊疗思路。结果网络连锁口腔诊所联盟的成立,是为中国医生未来新的模式做一些探索。结论口腔诊所联盟在中国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联盟模式。

  • 标签: 口腔诊所社区网络分级诊疗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短期内扩散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确诊和死亡病例数持续上升,成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确的防控措施可以阻断新型冠状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降低感染风险,有效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口腔专业因诊疗操作的特殊性,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严格的防控措施尤其重要。本文从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口腔诊疗医院感染特点、患者评估以及诊疗操作和环境的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肺炎,病毒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感染控制 口腔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