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对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依恋的精神病理学的研究;2.青少年依恋的发展性研究;3.依恋与个体认知、情感和职业成熟度关系的研究.该文对依恋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 标签: 依恋 精神障碍 个体认知 精神病理学 青少年
  • 简介:策展人咸泳举最近显现出对年轻艺术家群体的兴趣,然而他们仍然徘徊在首尔主流艺术圈的边缘地带。这个展览聚焦在六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仍少为人知的艺术家身上,呈现了生活在后网络时代的一代。

  • 标签: 绘画艺术 艺术欣赏 动画 皮肤
  • 简介:<正>儿子7岁那年,我在前夫三番五次的吵闹中,签下了离婚协议书。他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而他的画也刚刚在全国获奖,正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从他的眼神中,我常常看出那种娶了平凡

  • 标签: 离婚协议书 大后 天来 告诉我 回过头 爱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基于依恋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者对亲子依恋作用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也有研究者对依恋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父子依恋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儿童正确的性别角色发展、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其他作用四个方面;母子依恋主要体现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探索行为三个方面。

  • 标签: [] 亲子依恋 父亲因素 母亲因素
  • 简介:亲子依恋是亲子关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亲子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父母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是婴儿与父母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它对于激发父母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形成儿童最初的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外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亲子依恋 身体 丰富 联结 父母 联系
  • 简介:故乡的年味儿终是由我脑海中一块块零散片段拼凑而成,少了哪一块,近年的意义就变了味。那是过年的味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云南的冬春总是很冷的。犹记得尚且幼稚的我,紧紧攥着婆婆的围裙带子,跟随她在水雾缭绕的厨房中进进出出:远近亲戚都来了,迎上门来的是大包小包的年货还有笑容,饭桌上热闹非凡:小孩子们捧上一碗糯米饭围成一圈坐着.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简介:摘要:文章对成人依恋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有外依恋理论概述、成人依恋理论概述、成人依恋理论测量和国内依恋研究现状。当前国内依恋理论研究呈现蓬勃发展趋势。

  • 标签: 依恋 成人依恋
  • 简介:农民工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不仅伴随身体的位移,同时也是一个空间转换的过程。因此,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研究理应具备空间想象力。以往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虽然已经不同程度涉及到与空间有关的问题,但还缺乏明确的空间意识。空间依恋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提供了整合的空间语境。为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研究提供了恰切的理论工具、学术概念、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议题。对农村的空间依恋不仅可以解释农民工城市融合中所遭遇的困境及其原因等问题;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解释农民工城市融合中具体的主动或被动的行动和实践。

  • 标签: 农民工 城市融合 空间依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寄宿制和非寄宿制高中生依恋和心理韧性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选取寄宿制和非寄宿制高中生共350人进行问卷调研。结果寄宿制高中生母亲信任维度与目标专注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r=0.596**),与积极认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98*)。母亲交流与目标专注(r=0.177*)和积极认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89*)。寄宿制高中生父亲交流与目标专注(r=0.177*)和积极认知(r=0.189*)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寄宿制高中生母亲信任对目标专注(B=0.145,R2=0.046,P<0.05)和积极认知(B=0.117,R2=0.039,P<0.05)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寄宿制高中生父亲交流对目标专注(B=0.12,R2=0.031,P<0.05)和积极认知(B=0.143,R2=0.036,P<0.05)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寄宿制高中生依恋和心理韧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依恋对心理韧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标签: 寄宿制 非寄宿制 高中生 依恋 心理韧性
  • 简介:为了解大学生网络服务使用偏好与生活事件、依恋关系,采用网络服务使用偏好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大学生依恋问卷对49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上网时最喜欢使用娱乐类服务;(2)大学生网络服务使用偏好受性别、年级、专业因素的影响,男生比女生更偏好娱乐类服务,大四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更偏好社交类和信息类服务,理工科学生比文史类学生更偏好交易类服务;(3)大学生网络服务使用偏好与生活事件、依恋关系密切。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服务使用偏好 生活事件 依恋
  • 简介:大学生心理一直是国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涯脱离,进入到一个自由、多选择的校园,给学生心理带来较大的改变。其中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与抑郁情绪产生正相关,说明大学生的不安全依恋容易形成焦虑,是自身人际关系复杂。归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大学生以90后为主,这一代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高要求下学生将自己的情绪封闭,不愿意与他人沟通,遇到挫折便会产生自我怀疑。文章从性别、年级、专业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

  • 标签: 成人依恋 自我效能感 情绪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友谊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对40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人依恋与积极应对、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友谊质量无相关关系。积极应对在依恋回避和友谊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依恋焦虑和友谊质量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在成人依恋和友谊质量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成人依恋 应对方式 友谊质量 中介作用
  • 简介:其实孩子对安抚物的依恋也是依恋缺失的一种表现,而无安全感的孩子则会出现许多不正常的行为,婴儿对母亲的早期依恋和亲热

  • 标签: 依恋缺失 儿童依恋 分析矫正
  • 简介:基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稳定性,研究者们认为成人依恋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测得的依恋风格的稳定性来考察。采用各种自陈式问卷和半结构访谈方法的研究显示,在成人发展的不同时期,成人依恋风格均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这样的结果暗含了成人依恋也有波动和变化的空间,研究者们提出生活压力、社会认知和个体差异三种模型对成人依恋的变化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释。成人依恋稳定性方面已经积累了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对象的范围、解释模型的建构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等方面仍存在可改进的空间。

  • 标签: 成人 依恋稳定性 生活压力模型 社会认知模型 个体差异模型
  • 简介:前几日的一个晚上,几位朋友来我处小聚,闲聊中,一位朋友讲述他们单位一对夫妇闹离婚闹了一年多,就在去法院办理手续的路上,由于发生了一件很小很小的小事而又相依回家的故事。在座者听后,都沉思不语。

  • 标签: 依恋 情感 婚姻 朋友 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