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光棒引导与传统喉镜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气管插管手术患者70例,依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均分两组。采用光棒引导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传统喉镜气管插管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判定。结果应用不同插管方法,研究组插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T2、T3阶段的SBP、DBP、HR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光棒引导插管可以减轻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同时可以降低插管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 标签: 光棒引导 传统喉镜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临床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婴儿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婴儿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喉罩麻醉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72.50%,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治疗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治疗组患者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方法在婴儿麻醉临床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麻醉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喉罩麻醉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婴儿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7例循证护理)分组对照组形式进行研究,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污垢残留、口臭、口腔感染、VAP清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应用于婴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收治的手术治疗婴儿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喉罩麻醉,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导管置入前、后气道峰压(PpeaK)、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水平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导管置入前PpeaK、PET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后观察组PpeaK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可以显著提高婴儿麻醉的临床效果,且操作简便、对婴儿气道刺激轻微、麻醉苏醒快,是婴儿麻醉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婴儿麻醉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 将我院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 108 例新生儿设为研究对象,按照 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方式 分为 改良组和传统组 ,两组各 54 例新生儿,给予 传统组 新生儿采用传统 Y 胶布固定法,给予 改良组 新生儿采用“三”形 3M 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的方式,观察和对比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 改良组 新生儿的气管脱位发生率为 9.25 % 、气管脱出发生率为 3.70 % 、胶布残留发生率为 12.96 % 、皮肤过敏发生率为 7.40 % ;传统组新生儿的气管脱位发生率为 25.92 % 、气管脱出发生率为 14.81 % 、胶布残留发生率为 18.51 % 、皮肤过敏发生率为 20.37 % ,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采用“三”形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新生儿进行固定,能够降低多种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有利于促使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 标签: 新生儿 经口气管插管 传统 Y 胶布固定法 “三”形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后感染情况及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1月行腹部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于麻醉前(TO)、术后2h(T1)及术后1d(T2)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3+、CD4+、CD4+/CD8+、皮质醇、血糖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感染状况。结果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TO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与TO比较,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CD3+、CD4+、CD4+/CD8+水平较高(P<0.05);与TO比,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皮质醇、血糖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皮质醇、血糖较低(P<0.05);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15.89±6.52)min和(22.14±8.96)min高于试验组(9.57±5.67)min、(14.62±7.75)min(P<0.05)。

  • 标签: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联合硬膜外麻醉 腹部手术患者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人文关怀护理护理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气管插管 重症监护室 人文关怀 情绪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135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喉镜下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则给予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水平、血清皮质醇浓度、插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插管成功率更高,而插管时间则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MAP、HR、血糖水平及血清Cor浓度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芯引导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术能有效减小患者应激性反应,降低插管相应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麻醉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管芯引导法 经口盲探 气管插管术 临床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喉镜气管插管全麻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喉镜分2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普通喉镜,观察组患者予可视喉镜,比较组间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T2、T3时的HR、MAP、RPP指标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3、T5时的皮质醇含量(466.60±2.42)nmol/L、(429.30±2.91)nmol/L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比对照组16.33%低(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应用可视喉镜可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及插管并发症,并减轻应激反应,安全性高。

  • 标签: 气管插管全麻 可视喉镜 普通喉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非语言沟通护理在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呼吸监护室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非语言沟通护理措施,31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31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总满意度、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96.8%、(48.5±4.3)分、(49.0±3.5)分,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护理时非语言沟通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还能减轻不良情绪。

  • 标签: 非语言沟通护理 常规护理 呼吸监护室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气管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我院急诊收治的85例呼吸机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析气管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呼吸机通气患者中,35例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占比为41.18%,检出81株病原菌;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在60岁以上、气管插管插管前未予以抗菌治疗、气管切开、留置导管、机械通气时间在4小时及以上、吸入胃内容物的患者容易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结论急诊气管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包含很多种,临床中应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概率。

  • 标签: 急诊 气管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镇静与镇痛对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意义及重要性。方法将20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行常规处置,观察组100例行有效镇静镇痛处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病人行有效镇静镇痛可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标签: 镇静镇痛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中护士的知信行情况。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ICU工作的护士(90例)当分析的对象,总结其知信行情况。结果护士的知识得分是(8.71±3.66)分;态度得分是(39.32±3.74)分;行为得分是(6.01±2.05)分。年龄大于35岁护士的知识评分、态度评分、行为得分都大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显著,P<0.05。正式编制护士的知识评分、态度评分、行为得分都大于合同护士,差异显著,P<0.05。工资超过5000元护士的行为评分、态度评分大于其他护士,差异显著,P<0.05。工资少于3000元护士的知识得分小于其他护士,差异显著,P<0.05。本科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护士的执行得分、知识总分都大于专科学历护士,差异显著,P<0.05。护士长知识得分、态度得分、行为得分都大于护士,差异显著,P<0.05。副主任护师的知识得分、态度得分、行为得分都大于其他护士,差异显著,P<0.05。临床工作时间超过16年护士知识得分、态度得分、行为得分都大于其他护士,差异显著,P<0.05。ICU工作时间超过16年护士知识得分、态度得分、行为得分都大于其他护士,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中,年龄超过35岁、正式编制、收入高、学历高、职称高、临床工作年限高、ICU工作年限高的护士的知信行情况好于其他护士。

  • 标签: 气管插管 重症监护室 口腔护理 知信行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拟行麻醉的婴儿82例,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气管插管麻醉)与观察组(喉罩麻醉)各41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气道峰压(21.21.8,cmH2O)、呼末二氧化碳分压(39.30.2,mmHg)均优于对照组(28.91.4,cmH2O)、(36.22.4,mmHg);观察组拔管时间(56.26.9,s)、清醒时间(135.316.4,s)短于对照组(112.423.3,s)、(367.874.2,s);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41.46%),P均<0.05。结论喉罩麻醉运用于婴儿麻醉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婴儿麻醉 麻醉方式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出血病人早期气管插管、早期入住ICU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格拉斯哥评分小于9分、年龄10—70岁颅内出血病人,将本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气管插管、常规入住ICU或不插管、不入住ICU;给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气管插管、早期入住ICU,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各项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但在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3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24%),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平均时间8天)高于对照组(14天),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内出血病人行早期气管插管、早期入住ICU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气管插管或不插管病人;但住院时间延长,住院时间长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适当增多,这对于颅内出血病人的预后是有利的。

  • 标签: 颅内出血 早期气管插管 早期入住ICU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 2016年 1月 -2017年 10月 90例小儿手术患儿分组。对照组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进行喉罩麻醉。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中低心率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前两组心率、 CVP水平相近, P> 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 CVP水平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喉罩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

  • 标签: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小儿麻醉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中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危重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方法加以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对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治疗,两组患者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及二次插管成功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插管时间较短、一次插管成功率较高,总有效率也较高,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在抢救中采用气管插管加以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急诊危重 抢救 护理配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对生命体征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气管插管全麻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与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未发生躁动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能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躁动发生情况,使其顺利渡过苏醒期。

  • 标签: 气管插管 全麻 循证护理 生命体征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便携式电子视频气管插管装置在野战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野战急救中应用便携式电子视频气管插管装置急救的30例患者,成功率为96.7%。结果便携式电子视频器官插管装置应用成功率为96.7%,有2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便携式电子视频装置在野战急救中情况下行气管插管,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而且插管速度快,并且具有安全性,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 标签: 气管插管装置 便携式 电子视频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喉罩(LMA)与气管插管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TheCochraneLibrary、CNKI、CBM、WanFangData和VIP数据库中,有关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10月,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RCT,合计1446例患者,其中喉罩组722例,气管插管组7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可以降低拔管呛咳、术后咽痛和术后声嘶的发生率。(2)两组侧卧位气道压力(Paw)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喉罩组插入时引起的血应激指标升高小于气管插管组。(4)首次置入成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现有证据,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喉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方式。

  • 标签: 喉罩 气管插管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髋关节置换 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