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1 个结果
  • 简介:对梅林山公园植被类型、特色植物资源、地质地貌和水体等进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植被可分为沟谷季雨林、低地常绿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灌草丛和人工林等类型,植物群落多样;

  • 标签: 自然景观资源 公园 梅林 常绿阔叶林 评价 深圳市
  • 简介:论述了伊春市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评价的原则、方法,并对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

  • 标签: 林权制度 改革 评价 伊春
  • 简介:本文提出了随时间变化的森林风景美度模拟评价技术。对四种火炬松林分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不疏伐人工林,不疏伐天然林,轻疏伐、重疏伐人工林),比较它们的风景效果。总体上说,天然林的风景质量最高;其次是不疏伐和重疏伐人工林,而且两者的风景质量无显著差异;轻疏伐的风景质量最差。上述结果和以往的研完成果相符合。本文还检验了伐期龄和初始密度等经营活动对森林风景美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森林风景美度随着林分密度的下降而增加,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生产力较低的立地具有较高的风景美度。我们发现,在五十年规划期内,初始林分状况对森林风景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 标签: 观赏等级 多资源利用 火炬松
  • 简介:本文评价天然林保护工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通过多角度的量化指标评价经济收益。评价过程中重点提及天然林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经济、环境和林区企业起到积极影响,并对改善现有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突出贡献,进而能满足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 标签: 天然林 资源保护 工程效益
  • 简介:为了探讨森林碳汇能力、森林碳汇贮存量,该研究利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制定计算方法,通过对岛东林场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目前岛东林场碳汇蓄积量约31.4万t。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岛东林场森林经营方式不能满足国家层面上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多功能森林经营要求,也不能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对森林游憩资源开发需求,在这基础上提出对岛东林场人工林科学合理的近自然化改造模式。

  • 标签: 岛东林场 森林碳汇 森林碳贮存量 近自然化改造模式
  • 简介:文章分析了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变化与特征,探讨了目前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包括在研究内容上缺乏对人类心理和精神需求的重视,尺度缺乏对区域的考虑,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普适性,评价思想缺乏"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及缺乏多学科的交流与渗透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发展的新趋势。

  • 标签: 城市人居环境 环境评价 展望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该文依据复合图书馆的职能及特征,确定了复合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关键影响因子,并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由此,确立了复合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内容先分为5个项目,即资源的保障、资源的质量、资源的利用、各载体的互补状况和价值判断(利用与效益),再由15个指标,38个子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文章建立了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数表,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探讨了复合图书馆资源建设综合评价的途径

  • 标签: 复合图书馆 资源建设 评价
  • 简介:通过对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现状的调查,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等方面对其旅游风景资源进行评价,为森林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风景资源 评价 开发利用
  • 简介:"游园指数"评价指标包含景区人流量、景区环境、景区周边设施等静态指标和综合实时天气及交通状况等动态指标。由游客通过问卷形式进行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森林公园"游园指数"指标评价体系,并以现有的国家规范、行业规定以及相关研究确定评分标准。以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宫森林公园和广东省广州市火炉山森林公园、大夫山森林公园作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园指数"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广泛应用到森林公园及部分郊野公园中。文章最后对森林公园的建设提出建议:各森林公园应该加强自己在自然及人文知识方面的传播与普及;各公园应注意旅游品牌的建设,应该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和自身优势,发展健康旅游产品增强自身吸引力。

  • 标签: 游园指数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 简介: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对13个主要树种进行了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样地,主要从树木的死亡率、落叶率并结合树叶的变色率和变形对树种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到结论;抗旱性强的树种为木荷;较强的树种依次为枫香、峨嵋紫楠(Phoebesheareenivomeiensis);中等的树种依次为石栎、野杏树(Prunus)、毛桐(Mallotusbarbatus)、漆树、青皮(Schoepfiajasminodora)、香樟、杉木、马尾松;差的树种依次为槲栎(Quercusfabrihance)、毛叶木姜子(Litseamollis)。

  • 标签: 抗旱性评价 重庆市 树种 市域 森林公园 江北区
  • 简介:前言本标准的制定为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变化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全面地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成效,并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退耕还林工程 评价 监测 效益 生态环境变化 社会发展
  • 简介:质量竞争是一个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以质量求生存已成为企业的方针宗旨。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质量第一是一个重大政策。要想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那么如何在质量上狠下功夫呢?总结以往的经验,笔者体会,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设计院和其他行业一样,进行了经营机制的改革转轨。1984年,推行技术经济责任制,现又改为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设

  • 标签: 设计质量 质量竞争 技术进步 全面质量管理 技术经济责任制 经营机制
  • 简介:近4年来,西峡县利用银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和银行贷款豫西农业开发项目,完成外资造林5310公顷,其中经济林2700公顷,用材林2610公顷,经济林以黑李、猕猴桃、金太阳杏、杂交杏李为主,用材林以杨树、火炬松、侧柏为主,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6.2%,保存率达98%,良种

  • 标签:
  • 简介:1990年,桐柏县被省林业厅确定为全省科技兴林示范县以后,坚持以试验研究为基础,以科技推广为手段,以科技培训为重点,加大科技示范力度,全面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促进了全县林业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县累计引进优良树种16个,良种接穗(芽)300万节,推广优良品种87个,高接换优1000万株;建立良种繁育基地11处,种苗基地及良种采穗圃5处,

  • 标签: 科技进步 林业效益 林业发展 科技兴林
  • 简介:融合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和“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DPSIR)2种工具,对浙江11个主要毛竹县(市)1591户竹农的经营技术开展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竹农毛竹经营采伐强度较大、土地负载高、粗放随意;对留笋养竹、立竹保留量、采伐时间和对象、垦复砍杂等通用技术以及作为新兴基础设施的水分管理有待改进,土壤生态化管理和施肥则需要优先考虑。应强化面向农户的应用技术推广,避免急功近利式的经营导向,重视土壤水肥管理基础上的综合措施应用,确保生态可持续前提下的经营产出。

  • 标签: 浙江 毛竹林 生态经营 PRA DPSI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