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7 个结果
  • 简介:以枸杞鸡蛋为原料,生产卤味枸杞鸡蛋。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卤味枸杞鸡蛋的最终配方为食盐添加量3.0%,酱油添加量4.5%,白砂糖添加量1.5%,花椒添加量0.1%,八角添加量0.08%,干姜添加量0.02%,茴香添加量0.04%,桂皮添加量0.03%,陈皮添加量0.02%,料酒添加量1.0%。用该配方生产出来的卤味"枸杞"鸡蛋呈棕黄色,卤香浓郁,咸淡适宜。

  • 标签: 正交试验法 卤味鸡蛋 配方
  • 简介:通过研究4种市售流质果汁的基本成分、微观组织结构以及静态和动态流变学特性,与自制苹果汁的相关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温度与质量分数对自制苹果汁黏度综合影响的模型。结果表明,4种果汁均具有弱凝胶性,属于近牛顿流体,流变特性与其颗粒度有较强的关系;温度对黏度的影响符合Arrhenius方程,温度与质量分数对自制苹果汁黏度的综合影响可以用综合模型表达式来表达。结果表明,该综合模型的建立为果汁的生产、加工以及运输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果汁 流变特性 黏度 贮藏模量 损失模量
  • 简介: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大型秸秆沼气智能控制和监测系统,结合厌氧发酵的工艺流程,确定秸秆厌氧发酵的主要控制参数,实现沼气可持续生产的自动设计方案。该系统主要包括酸碱可调的pH值监控系统、气压无堵塞上料系统、动态恒温厌氧发酵系统,沼液自动循环搅拌平衡系统,沼气流量监控系统和互联网远程监控系统。

  • 标签: 沼气工程 虚拟仪器 智能控制
  • 简介:阐述了山西省忻州市鲜食甜糯玉米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其产业发展的现状、制约发展的因素和产业发展具备的优势及发展对策。

  • 标签: 鲜食甜糯玉米 产业化现状 发展对策
  • 简介: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介绍在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中,“植物蛋白工艺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的必要性,并对该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改革措施等进行探讨,以满足社会迅速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创新人才提出的更高需求,推动研究生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

  • 标签: 植物蛋白工艺学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措施
  • 简介:柠条的资源丰富、营养价值较高,除具有防风固沙、水土傈持的生态效益外,在饲草料方面的经济效益日益显著。通过介绍柠条资源在山西的开发利用现状,对柠条机械平茬及综合利用现状展开分析;结合山西各地柠条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从柠条种植、机械平茬、产业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山西柠条资源的合理化加工和利用。

  • 标签: 柠条 机械化 平茬 利用
  • 简介: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贮藏量逐年增加,气调贮藏作为农产品贮藏保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产业,并逐步专业。成熟的市场对气调贮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广大用户的要求,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4月5—6日为期2天,在山东龙口举办了CA气调贮藏设备及工艺培训班。授课内容不仅涉及气调基础知识、使用技巧、气调库系统构成、安装技术要求、气调库的管理,并且特邀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钰主任、果品采后技术中心主任孙希生研究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院长助理冯建华研究员、山东果蔬保鲜技术研究所肖柯宁所长等有关专家做学术报告,并对目前的气调果蔬市场作了分析,与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广

  • 标签: CA气调贮藏 设备工艺 产业化 农产品贮藏
  • 简介:用4%牛肉质量的水将复合磷酸钠和食盐、味精混合溶解,注入嫩后的牛肉中低温腌制。选择花椒、肉蔻、胡椒、丁香、八角、桂皮、山奈和砂仁等香辛料,进行单因素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牛肉干风味改善最佳工艺是花椒、八角、胡椒的用量均为0.5%,砂仁与肉蔻的用量均为0.8%。

  • 标签: 牛肉干 风味改善 单因素正交试验
  • 简介:以山药中总皂甙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山药总皂甙提取工艺中的浸提温度、乙醇的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料液比进行了研究。以薯蓣皂甙为标准,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冰醋酸为溶剂,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44nm处对山药总皂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山药总皂甙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浸提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6h,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为1:8。

  • 标签: 山药 皂甙 提取 分光光度法
  • 简介:蔬菜预冷是利用低温处理方法,将采后蔬菜的温度迅速降到工艺要求温度的过程。预冷技术可以降低蔬菜采后的新陈代谢速度,延长贮藏期,对保持品质及延缓成熟衰老进程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水预冷、冷库预冷、真空预冷、差压预冷等预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应适宜的蔬菜预冷参数,并提出今后我国蔬菜预冷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 标签: 蔬菜 预冷技术 冰水预冷 冷库预冷 真空预冷 差压预冷
  • 简介:为了研究大蒜汁的抑菌作用,将大蒜捣碎后,用灭菌蒸馏水配成一定浓度的大蒜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放线菌为指示菌,用牛津杯法测定大蒜汁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及室温和高温(121℃)2种不同的温度处理方式下的抑菌效果和抑菌方式。研究表明,质量分数25%的大蒜汁对放线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室温下放置7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放置2h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最佳,放置3h对放线菌的抑菌效果最佳,且均为暂时性抑菌;大蒜汁在高温处理后完全失去抑菌作用。因此,经室温处理后的大蒜汁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 标签: 大蒜汁 温度 抑菌作用 抑菌方式
  • 简介:以西瓜子为原料,重点研究炒制时间、卤料的配比、卤液的添加量、薄荷油与包膜剂的配比对冰瓜子质量的影响。为冰瓜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西瓜子 包膜剂 薄荷油 小麦淀粉
  • 简介:介绍了以竹笋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H2O2)溶液浸泡、添加保鲜剂、气调包装等工艺过程制成鲜切竹笋的方法.研究得到的最佳工艺为:将鲜切竹笋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35℃条件下浸渍10min,再在保鲜液中浸泡,然后用体积分数为12%的氧和4%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气调包装,在4℃条件下贮藏可放置1周以上.

  • 标签: 鲜切竹笋 加工工艺 杀菌液处理 保鲜液pH值 苯甲酸钠 抗坏血酸
  • 简介:苜蓿富含天然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叶黄素、胡罗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等。以"肇东"紫花苜蓿为实验材料,采取有机溶剂蒸馏萃取法从苜蓿草粉中提取苜蓿取叶黄素。通过选择合适的萃取剂,以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萃取剂及其配比、萃取温度、料液比等因素对苜蓿叶黄素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苜蓿叶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乙醇和丙酮联合萃取,其体积比为2∶1,料液比为1.4∶50、萃取温度为60℃;在该条件下苜蓿叶黄素的A值为1.687。通过制作叶黄素标准曲线,计算出苜蓿叶黄素的质量浓度为1.339mg/L。为开发利用苜蓿叶黄素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苜蓿 叶黄素 提取 最佳工艺
  • 简介:以新鲜鸡腿为原料,探讨了啤酒鸡腿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纯生啤酒腌制比杀菌啤酒更能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啤酒的添加量为60%;生姜汁的最佳添加量为4%~6%;最好的熟制方法是清蒸。

  • 标签: 啤酒鸡腿 工艺 配料
  • 简介:为便于鱼丸冰温贮藏温度的控制,以进一步提高鱼丸的品质,通过测定其冰点和凝胶强度及感官评分,研究水分含量及糖、淀粉的种类和用量对鱼丸冰点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为80%-84%,蔗糖用量2%-3%,马铃薯淀粉添加量10%~15%,可使鱼丸的冰点从-2.2℃降低到-3.2℃,同时保持较好的口感和风味。冰点调节是鱼丸冰温保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鱼丸 冰点调节 冰温贮藏
  • 简介:以桑葚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对桑葚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对桑葚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桑葚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pH值1.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0.5h,料液比为1∶2。

  • 标签: 桑葚 色素 乙醇 提取
  • 简介:研究灵芝液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对灵芝液体发酵的影响,以及菌丝量、胞外粗多糖量及pH值随发酵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培养6d的液体菌种最佳,发酵7d发酵液中的菌丝量最大,pH值最低。

  • 标签: 灵芝 液体发酵 培养时间
  • 简介:综述了番茄红素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介绍了番茄红素的分布、理化性质、化学结构,以及作用机制和生理功能,阐述了番茄红素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番茄红素 类胡萝卜素 功能
  • 简介:以蓝莓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适当的甜味剂、酸度调节剂等,研制风味独特的蓝莓果汁饮料。试验对蓝莓果汁饮料的工艺技术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和分析,提出了产品加工的较佳配方和工艺参数。通过感官品评和正交分析得到的蓝莓果汁饮料最优配方为:蓝莓原汁14g/100mL,蔗糖8.0g/100mL,酸味剂0.16g/100mL,复合稳定剂0.20g/100mL,VC,香精、木糖醇等适量。通过本方法加工制得的果汁饮料酸甜适口、色泽鲜艳、风味独特、组织状态均匀,且热量低,营养丰富。

  • 标签: 蓝莓 果汁饮料 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