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毒感冒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病毒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空气或手接触经由鼻腔传染。病毒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传播途径难以控制、传播速度快。因此,如果不对病毒感冒进行预防与控制,将会导致病毒感冒传播范围扩大,从而导致更多人出现病毒感冒症状。病毒感冒的传染性要明显强于普通感冒。加强病毒感冒的预防与控制能够避免更多的人染上病毒感冒。

  • 标签: 病毒性感冒 预防 控制
  • 简介:我国是HAV,HBV感染的高发区,HCV,HDV的感染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目前,肝炎的重叠感染问题日益严重,有研究认为与肝病的慢性化和重型化有关。因此,我们就病毒肝炎重叠感染其流行病学特点及与单独感染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HCV重叠感染 HBV感染 临床类型 HCV感染 百分构成
  • 简介:摘要:藏医药在治疗病毒肝炎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病毒肝炎病因病机出发,分析疗效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的藏医药治疗方法,以供临床研究参考。

  • 标签: 藏医药 病毒性肝炎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更昔洛韦治疗病毒角膜炎对患者性因子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70眼病毒角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接受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因子、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用药后7天的IL-6(56.18±14.38)、TNF-α(65.24±2.19)以及INF-γ(123.36±11.4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用药后7天的IL-6(72.26±15.02)、TNF-α(68.44±2.35)以及INF-γ(96.25±13.58)因子变化水平,P

  • 标签: 更昔洛韦 病毒性角膜炎 炎性因子
  • 简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以导致肝组织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细胞癌,不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在国家卫生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和传染病分会组织国内的有关专家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参考国际上最新的丙型肝炎治疗指南和其他有关最新资料,制订了我国的慢性丙型病毒肝炎(以下简称慢丙肝)防治指南.本文对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有关治疗部分作一介绍.

  • 标签: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规范化治疗 抗丙肝病毒药 病毒应答 副作用
  • 简介:患儿,男,14个月,因腹泻、呕吐、发热20天,抽搐1次,视物不清17天,于2005年3月25日门诊以“病毒脑炎”收入院(17天前曾在吉大一院诊治),行腰穿及核磁检查后诊断为“病毒脑炎,腹泻病,心肌,硬膜下血肿,皮质”,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11天后,患儿无发热、无明显腹泻、无抽搐、仍视物不清,好转出院,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高压氧治疗 患儿 营养神经治疗 视物不清 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 EB病毒脑炎 (HSE)临床表现和预后,探讨小儿 EB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 ,指导 EB病毒脑炎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年 1月至 2014年 9月我院儿科收住院的 24例 EVE患儿,观察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 24例患儿中发热 24例 (100% ),总发热时间 4~ 7天 6例, 8~ 14天 15例,~ 21天 3例,高颅压症状 16例 (67% ),脑膜刺激征 13例 (54% ),意识障碍 14例 (58% ),昏迷、抽搐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各 10例( 42% )。 CSF检查示外观均清亮,糖、卤化物均正常范围,白细胞及蛋白定量轻度升高 14例 (58% ),其余均正常范围。 结论 在儿童病毒脑炎中 EBE并不少见,且多单独出现而非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 (1M)的一部分,临床上具有易迁延特点,表现热程长,脑脊液恢复慢,但脑脊液改变无特异性 ,EBV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重,可累及额叶、颞叶、丘脑、基底节、小脑等部位,大多数 EBV脑炎预后良好,存在基底节及丘脑病变的患儿易出现后遗症。

  • 标签: EB病毒 脑炎 儿童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病毒脑炎中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 8月 -2019年 7月本院接诊的病毒脑炎患儿 56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划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 n=28)。当中,试验组实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 2组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0.0%,比对照组的 17.86%低, P< 0.05。试验组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为( 6.08±0.79) d、惊厥缓解时间为( 0.86±0.12) d、体温恢复时间为( 2.38±0.27) d、住院时间为( 4.01±0.39) d,比对照组的( 10.82±0.57) d、( 2.43±0.18) d、( 7.14±0.56) d、( 7.23±0.57) d, P< 0.05。结论:于小儿病毒脑炎中用系统护理干预,效果好,患儿相关症状缓解迅速,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住院时间较短,建议推广。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住院时间 系统护理干预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文中针对将凝血功能检测应用于病毒肝炎诊断中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方法 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病毒肝炎患者100例(研究组)以及同一时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100例(参照组)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者经分组后均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同时分析检查后两组之间APTT、PT、FIB、TT检测指标,及研究组不同患病类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

  • 标签: 凝血功能检测 病毒性肝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病毒脑炎用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3月-2022年2月本科接诊重症病毒脑炎患儿(n=6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有34名,前者行康复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肢体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从肢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看,试验组分别是(10.47±1.48)d、(17.69±2.53)d,和对照组(16.68±1.96)d、(23.14±3.17)d相比更短(P<0.05)。从家长满意度上看,试验组97.06%,和对照组76.47%相比更高(P<0.05)。结论:小儿重症病毒脑炎用康复护理,住院时间更短,肢体功能恢复更为迅速,家长满意度也更高。

  • 标签: 康复护理 价值 重症病毒性脑炎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心肌患儿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6例小儿心肌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前患儿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儿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心肌炎 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同工酶 并发症
  • 简介: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病情迁延,汇管区炎症和毛细胆管常引起肝内淤胆、总胆红素(TBIL)升高,患者可持续出现食欲下降、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为此,常需保肝、降酶和退黄等治疗,但传统的治疗药物见效慢,且不良反应多,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托尼萘酸(tolynicateandnaphtylaceticacid)具有促进胆汁排泄、分泌,缓解肝细胞炎症等药理作用[1],在胆道疾病中应用广泛,但在病毒肝炎中的应用不多见.为探讨托尼萘酸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本文对此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研究.

  • 标签: 托尼萘酸 治疗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疗效观察
  • 简介:随着中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对病毒肝炎研究的深入了解,中医疗法已经成为重要手段之一。治疗病毒肝炎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方法,大体包括提高生存质量,杀灭病毒,保护肝脏降低酶活、抗纤维化以及免疫调节。病毒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对中国人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从病毒肝炎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病毒肝炎西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中药治疗病毒肝炎以及中医外治法治疗病毒肝炎进行了阐述。说明有效的中医疗法与药物对于彻底治愈病毒肝炎有着极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医疗法 病毒性肝炎 外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肝炎患者常见的化验指标与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病毒肝炎患者共7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常见的化验指标ALT水平、TBIL以及CD30水平、ALB、A/G。结果:观察组常见的化验指标ALT水平、TBIL以及CD30水平高于对照组,ALB、A/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肝炎患者常见的化验指标ALT水平、TBIL以及CD30水平明显升高,高于健康人群,ALB、A/G明显降低,低于健康人群,可将其作为疾病的诊断指标,为临床提供借鉴。

  • 标签: 病毒性肝炎患者 常见的化验指标 临床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整体护理模式运用于明确为病毒肝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前往我院就诊的病毒肝炎患者展开随机抽取,终定66例,按照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组别区分,予以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则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疾病知识认知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经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整体护理 病毒性肝炎 疾病认知 依从性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4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伤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K、CK-MB、AST、LDH、α-HBD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K、CK-MB、AST、LDH、α-HBDH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168.4±20.1)U/L、CK-MB(14.8±6.5)U/L、AST(28.0±4.6)U/L、LDH(192.0±20.5)U/L、α-HBDH(104.5±14.5)U/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03.6±14.6)、(23.1±7.2)、(45.6±4.2)、(213.0±13.7)、(117.8±10.7)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营养心肌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伤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芪冬颐心口服液 轮状病毒性肠炎 心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