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种类全解析:细菌性、病毒性与真菌性肺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肺炎种类全解析:细菌性、病毒性与真菌性肺炎

蒲罗丽

(龙泉驿区柏合镇公立卫生院,四川 成都,610105)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涉及到肺部的组织、特别是肺泡发炎。肺炎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其中患者的年龄、身体抵抗力、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肺炎的发展和严重程度。

除此之外吸入有毒物质、过敏原、或因慢性呼吸道病变也有可能导致肺炎。

引起肺炎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归根结底主要分为三类: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

一、细菌性肺炎解析

1. 细菌性肺炎简介

细菌性肺炎是由各种细菌感染引发的肺部疾病,它主要发生在肺实质,影响肺泡和支气管,常见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相较于其他两种肺炎,细菌性肺炎的症状往往更为严重,包括高热、咳嗽(可能伴随脓痰)、胸痛等。

2. 细菌性肺炎发病阶段

(1)细菌侵入:细菌性肺炎的发病首先因细菌侵入肺部。细菌入侵肺泡后,先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随后扩散至邻近的呼吸道和肺实质,当局部的身体防御力无法抵抗,细菌就开始迅速繁殖。

(2)肺部炎症反应:繁殖的细菌释放毒素,引发免疫系统的反应。此阶段局部防御性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等)急速增多,尝试消灭细菌。

同时,炎症化学介质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等产生,导致肺泡壁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此过程会导致局部组织肿胀、充血及伤害。

(3)肺泡充盈:大量炎症细胞和渗出液聚集在肺泡内,造成肺泡充盈。患者此时会出现气急、咳嗽、咳痰等症状。

此时肺部病变形成的痰结块会附着在肺泡湿滑表面,沿着支气管树上移,导致患者咳出带血浓痰。

(4)痊愈与并发症:随着炎症反应的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抗生素)和机体免疫力的加强,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肺泡内的渗出液被吸收,痰结块排出,并发症减少。

3.细菌性肺炎发病过程对应的症状

发热与寒战:细菌性肺炎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发热症状,体温可升至38-40℃。发热初期可能伴有寒战,也就是全身不受控制的颤抖。

咳嗽与痰:患者会出现持续咳嗽,初期可能为干咳,逐渐转为湿咳,痰量微少至中等,痰质较稠,呈脓性,颜色可为黄绿色或铁锈色。

胸痛:部分细菌性肺炎患者可出现急性胸痛,多为刺痛或钝痛,尤其是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呼吸困难:由于感染导致肺部充血、水肿,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发绀(指甲、嘴唇等色素沉着)现象。

乏力与食欲减退: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甚至消瘦,这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机体的生理应激水平。

相比起病毒性的全身攻击,细菌性感染更偏向一个部位的共生,症状比病毒性更缓,不过这个不绝对。

最好的选择还是提早就医。

二、病毒性肺炎解析

1. 病毒性肺炎简介

病毒性肺炎是由各种病毒引发的肺部感染,其中较为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

  1. 病毒性性肺炎发病阶段:

(1)病毒性肺炎的发病原因,首先是病毒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当病毒侵入人体后,通常先在呼吸道黏膜表面繁殖,靠着呼吸道过程中的气流进一步传播。

(2)病毒定植与繁殖:当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后,病毒会定植在黏膜细胞并开始繁殖,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咽痛、轻度咳嗽等症状,在初期,病毒性肺炎与普通感冒的症状相似,较难识别。

这也是鼻拭子为什么可以检测出病毒肺炎的原因。

(3)病毒进一步侵袭肺部:随着病毒繁殖和扩散,病毒从上呼吸道进一步侵袭到下呼吸道,感染肺泡,引发肺组织炎症。

炎症导致肺泡壁破裂,肺泡间隙充满液体,妨碍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从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4)人体免疫反应:感受到病毒入侵的细胞会迅速启动免疫反应,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激活免疫细胞,帮助寻找并清除病毒。

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细胞会破坏受感染的细胞,但也可能同时损伤周围正常细胞,这会导致局部肺部组织损伤,产生炎症和充血,加重病情。

(5)恢复或恶化:伴随着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病毒感染的进程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免疫系统清除病毒,患者逐渐康复,另一种情况是感染恶化,可能诱发急性肺损伤、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3,病毒性肺炎发病过程对应的症状

发病突然:病毒性肺炎患者通常在短时间内出现症状,如从健康状态迅速转为可见的不适。

高热与寒战:病毒性肺炎患者常伴随发热,体温通常在38摄氏度以上,病程早期或恶化时,可能出现寒战。

呼吸道症状:病毒性肺炎患者常表现为干咳、咳痰、喉咙痛、声音嘶哑等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喘息、气急等呼吸困难症状。

胸部不适与疼痛:部分病毒性肺炎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胸痛等胸部不适感,呼吸深或咳嗽时,疼痛加剧。

肌无力与关节痛:病毒感染时身体对抗病毒,可能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和关节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有很多种,其病程及表现差异较大,患者表现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以医生的观点为准。

三、真菌性肺炎解析

真菌性肺炎是由各类真菌感染肺部所致。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曲霉、念珠菌、隐球菌等,真菌性肺炎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病或艾滋病的患者等。

其症状与其他类型肺炎相似,但往往病程更为漫长且不易发现。

1.病毒性性肺炎发病阶段:

(1)真菌侵入:真菌性肺炎的发病过程始于真菌进入呼吸系统。常见的真菌包括念珠菌、曲霉、隐球菌等,通过吸入孢子、暴露于受感染的环境中或与患者接触而感染。

(2)菌丛定植与繁殖:当真菌进入肺部后,真菌孢子会在肺组织建立菌落,并开始繁殖,在这个阶段,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尚无明显症状,同时病情是否会加重取决于个体免疫力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

(3)免疫系统应对:健康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并消除肺部的真菌入侵,阻止病情恶化,然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等)在真菌侵入后,免疫系统可能无法有效应对,从而导致病情恶化。

(4)感染扩散:随着病情发展,真菌侵犯的范围逐渐扩大,导致肺组织的炎症、坏死,甚至出现空洞等现象,严重时,感染会从肺部扩散至全身,如脑部、肝脏、肾脏等,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真菌性肺炎的症状并无绝对特异性,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其中部分真菌性肺炎患者,可能伴有皮肤损害,如出现红斑、皮疹、疱疹等,尤其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皮肤病变可能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