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实际神经性耳鸣的病例使用艾司唑仑片治疗的效果,以分析艾司唑仑片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 68例神经性耳鸣的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将其平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另外,分组过程中并没有其它条件限制。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常规治疗及辅助添加艾司唑仑片治疗,同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只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好转率为 73.53%,研究组的治疗好转率为 94.12%。结论:艾司唑仑片在临床治疗神经性耳鸣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通常比常规治疗更具疗效,所以在临床治疗阶段适宜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艾司唑仑片神经性耳鸣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声频共振+药物联合应用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探究声频共振+药物联合应用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本院收治的神经性耳聋、耳鸣中盲选3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对照组15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15例患者接受声频共振+药物联合治疗,对对照组和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联合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接受声频共振+药物联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性耳聋 耳鸣 声频共振 药物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后路减压椎板骨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单段重度腰椎滑脱症的相关效果。方法从2015.1月~2018.5月我院收治的单段重度腰椎滑脱症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34例进行研究。对于所选取的病患,其中有35例,采用后路减压椎板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组1;另外35例采用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组2。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椎体复位的效果,植骨融合的情况、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发现,组1和组2在椎体复位的效果、植骨融合的情况以及对治疗满意程度的对比上,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不大(P>0.05);在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比上,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也无太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单段重度腰椎滑脱症病患,使用后路减压椎板骨融合或者是髂骨椎间植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病患椎体复位的情况良好并且植骨融合的概率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后路减压椎板骨 髂骨椎间植骨 单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发热、咽痛1d”于2018年4月5日入院。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月余,口服甲巯咪唑片(赛治)10mgqd,入院前3d改为7.5mgqd,期间未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8℃,畏寒、寒战,伴咽痛,食欲减退。

  • 标签: 甲巯咪唑 粒细胞缺乏 药物不良反应
  • 作者: 刘彩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彩芳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我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颅内病变患者进行调查,将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将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42例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85%(36/742)。术前评估中年龄大、基础疾病多、GCS评分低是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次手术、手术持续时间长、开颅手术比例高及术中出血量多是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长、引流量多、昏迷时间长及护理满意度低也是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应该对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从而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有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80例严重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感染患者SCL-90评分,病原体和SCL-90评分的变化。结果80例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占感染的66.25%。分泌物中检出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54株,占64.29%。25株蓝色阳性菌占29.76%;5株真菌占5.95%。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和敌意的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严重神经病变患者的主要致病菌。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减少;因此,医务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避免医院感染。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感染 临床特点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细节化护理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神经外科中收治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划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接受普通管理模式,调研组患者接受细节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调研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调研组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具低于常规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极具借鉴应用价值。

  • 标签: 细节化护理管理 神经外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之间,选取至我院神经外科进行实习的4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将其划分为两组,改进组护理人员接受持续质量改进法进行护理带教,普通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学习效果。结果(1)考核成绩改进组护理人员理论以及实践考核分数均高于普通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教学满意度改进组护理人员对于科室护理带教满意度评分高于普通组护理人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带教,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理人员学习效果,建议在护理带教活动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神经外科 护理带教
  • 简介:目的研究细节化管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中的医学价值。方法在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择取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案不同将其划分为改良组与普通组,改良组患者接受细节化护理管理,普通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改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改良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化管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建议在临床中大规模应用推行。

  • 标签: 细节化管理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研究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10日-2018年6月10日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88位脑卒中患者开展研究,依据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人员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入选患者护理效果、焦虑抑郁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焦虑抑郁评分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建立友好护患关系,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内科 脑卒中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护患沟通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调研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调研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69%,护患纠纷发生率为3.85%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患沟通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神经脊髓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也称Devic病或Devic综合征。大部分患者以视神经炎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以脊髓炎症状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以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就诊拖长确诊时间,有时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本院2018年8月收治一例以呕吐/乏力为首发症状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疾病的诊治做一探讨。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 中枢神经 治疗 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腕带标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有无应用腕带标识将所有患者划分为两组,标志组患者采用腕带标识,参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标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标志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发生的护理差错事件比参照组患者低个百分点,标志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腕带标识能够显著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差错事件发生风险,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风险。

  • 标签: 腕带标识 神经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干预对于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医学价值。方法在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择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定义为两组,综合组患者接受细节化管理干预,普通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护理人员各项工作评分均高于普通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均低于普通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管理干预对于提高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建议大规模推行。

  • 标签: 细节化管理干预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中药进行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三七制剂为例,精准称取1000g三七,并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500g。给予对照组三七常规粉碎技术,给予实验组三七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观察、对比两组三七片粉碎粒度及24h、48h、72h时的吸湿速度。结果粉碎后,两组三七中药粒度均高于粉碎前,且实验组三七中药粒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h时,实验组三七吸湿速度10.8%高于对照组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h、72h时实验组三七吸湿速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中能够降低药物粒度,提升中药成分利用率,避免中药制剂在使用中出现浪费情况,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药 细胞级粉碎 中药药剂学
  • 简介:目的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中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应用SPSS22.0对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功效分类及聚类分析,并运用SPSSmodeler14.1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中,补虚药所占比例最大(68.67%),其次为活血化瘀药(6.75%),最常使用的前10位中药为黄芪、当归、白术、鸡血藤、女贞子、党参、甘草、茯苓、枸杞子和熟地黄,黄芪-当归是最常用的药对,黄芪-补骨脂为置信度最高的药对,黄芪-白术-当归为最常用的药组,黄芪-补骨脂-当归为置信度最高的药组,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共得8个聚类组,黄芪、白术、当归是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核心中药。结论中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益气养血、健脾补肾为基本治法。

  • 标签: 肿瘤 白细胞减少 中药 用药规律
  • 简介:目的针对在临床医学检查过程中,分析了影响血细胞检测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50名志愿者进行临床体检。其中,志愿者的血型为O型。收集的血样进行处理。检查患有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患者。分析了可能影响血细胞检测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志愿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抗凝血比例下变化显著。结论在临床医学检查过程中,血液稀释和人为操作的比例会影响检查结果,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仪器的校准,以减少错误。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 检测质量 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