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肺组织细胞增多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收治的1例肺组织细胞增多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肺组织细胞增多好发于吸烟人群,临床上多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以及反复气胸。X线表现为中上肺野多发小结节状改变,晚期表现为多发囊状以及纤维化改变。病理表现为嗜酸性肉芽肿。约一半病人经激素或不经任何治疗后症状缓解,三分之一病人病情急性加重,导致呼吸衰竭。结论肺组织细胞增多是一种罕见疾病,容易误诊,HRCT对诊断很重要,确诊需要病理。治疗以激素治疗为主。

  • 标签: 肺组织细胞增多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肺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1].本研究是对自2008.5-2013.3本院收治的43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相关体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华法林 病理生理特征 呼吸功能障碍 静脉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西利宾胺预防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在我所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486人,分为观察组,238例,对照组248例,两组均给予2RHZE/4RH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西利宾胺治疗,对照组加服肌苷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肝损害21例(21/238)占8.8%,对照组发生肝损害64例(64/248)占25.8%两组比较P〈0.05。结论西利宾胺能较好预防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肝损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西利宾胺 抗结核药 肝损害 预防
  • 简介:患者,男性,82岁,因右侧胸痛伴活动后气急2d入院。查体:血压16/11KPa,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未见怒张,心脏听诊(一),右肺语颤音较左肺略减弱,双肺叩诊呈过清音,肝浊音界正常,无杵状指。胸片示:右肺上野可见条弧形透亮阴影,其内可见受压肺缘,纵隔居中,两肋膈角锐利。入院后给予休息、吸氧等保守疗法,

  • 标签: 嗜酸粒细胞性 糖皮质激素 引流治疗 胸水 并发 气胸
  • 简介: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临床效果。方法218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必净组、乌司他丁(UTI)组及血必净+UTI联合治疗组。测定纤支镜肺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监测血浆降钙素原(PCT)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评估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纤支镜肺灌洗液IL-6、TNF-α及血浆PCT均明显下降(P〈0.05),T细胞亚群水平明显提高(P〈0.05),免疫功能改善。结论血必净联合UTI可更有效改善脓毒血疗效,与强力抗感染、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 标签: 血必净 UTI 脓毒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蛋白S基因1(proteinS,PROSl)T1378C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人群肺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经放射性肺通气/灌注显像和(或)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PTE患者100例,对照组为来自同一地区,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100例。Massarray技术平台进行芯片点制及质谱检测PROS1T1378C的多态性。结果病例组存在TC基因型的频率是8%,对照组TC基因型的频率是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3,P〈0.05);病例组C基因型的频率是5%,对照组的等位基因的频率是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2,P〈0.05)。结论PROS1T1378C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人肺栓塞的发生可能有关。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蛋白S基因
  • 简介:目的避免不典型、小面积肺血栓栓塞的误诊误治。方法选择来自不同社区医院的34例不典型、小面积肺血栓栓塞的患者,通过回顾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治疗结果,结合目前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并寻找其延误诊治的原因。结果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均可以误诊为肺血栓栓塞,需要细致的搜集病史、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才能够明确诊断。结论不典型、小面积肺血栓栓塞容易误诊误治,应当引起全科医生的注意。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误诊误治 社区医院 小面积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OS)是指各种原因的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肺癌是SVCOS的最常见病因,病情来势凶,护理难度大,患者心理负担重。我科自1994年7月至今共收治12例肺癌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护理体会 综合症 肺癌 综合治疗 血液回流障碍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41例以气促、气喘为主诉症状的焦虑患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所有患者均由呼吸专科医师在患者就诊时据患者的主诉、体征、支气管激发试验及患者对哮喘相关治疗的反应进行初步判断,填写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再在心身科专科医师指导下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填写,若诊断为焦虑障碍即予以心身专科抗焦虑治疗。追踪随访3个月以上,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SDS、SAS、ACT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中女性占绝对多数(95%),进行心身科专科治疗后患者气促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ACT、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最长随访为12月,部分患者虽有气促、胸闷症状的反复发作,但在心身科调整治疗后症状能较快改善及缓解。在未进行哮喘治疗的情况下无一例因哮喘发作入院及死亡。结论以气促为主诉症状的焦虑患者易误诊为哮喘,女性尤为突出。合理运用ACT、SDS、SAS等评分可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焦虑症 气促
  • 简介: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重症脓毒血患者心肺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重症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集束化治疗)及乌司他丁组(30例,在常规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30万U静脉滴注,每日3次).人组后持续监测心脏指数,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D-二聚体(D-dimer)和血氧等指标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乌司他丁组心脏指数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D-dimer和cTnI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治疗后Treg和Th17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Treg/Th17比值降低趋于正常化(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提高脓毒血患者心脏指数(+),减轻心肌损伤程度,升高患者氧合指数,改善心肺功能,抑制微血栓形成,阻止继发性损伤;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Treg及TH17表达,逆转Treg/Th17失衡,改善细胞免疫,有益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

  • 标签: 重症脓毒症 乌司他丁 氧合指数 肌钙蛋白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目的对乌司他丁联合常规疗法对慢阻肺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SP蛋白、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诊断并进行治疗的慢阻肺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9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数、肺表面活性物相关蛋白D(SP-D)和肺部和活化控制趋因子(PARC/CCL18)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834,P=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血气指数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各项指数均有显著改善,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SaO2、p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533,P=0.012;t=3.030,P=0.003;t=2.577,P=0.012),PaCO2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4.734,P=0.004);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治疗后研究组PEF和FEV1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4.830,P=0.000;t=3.630,P=0.002);并且治疗后两组患者PARC/CCL18和SP-D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研究组两项指标的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823,P=0.008;t=4.693,P=0.000)。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常规疗法可更有效的提高慢阻肺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和PARC/CCL18、SP-D指标并且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乌司他丁 呼吸衰竭 血清SP蛋白 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
  • 简介:目的评估血乳酸水平及24小时乳酸清除率对慢阻肺急性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结合APACHEⅡ评分及AECOP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109例AECOPD患者24小时血乳酸及24小时乳酸清除率的变化。结果将AECOPD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合APACHEⅡ评分及AECOP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存活组98例患者24小时乳酸清除率为36.84±17.42%,死亡组11例患者24小时乳酸清除率为14.63±9.42%,死亡组患者24小时血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而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且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呈高水平;24小时乳酸清除率越低,患者住院天数越短。结论24小时乳酸清除率及血乳酸水平的检测对于评估AECOPD患者预后是一个较好的指标,血乳酸越高,乳酸清除率越低,患者预后越差。

  • 标签: AECOPD 乳酸 乳酸清除率
  • 简介:目的观察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在中重度低氧血行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9例中重度低氧血行无创通气患者,行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技术。结果149例中重度低氧血行无创通气患者行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技术,置管时间平均11.12±2.91min,置管过程中患者无氧气中断,置管后30min内X线定位置管成功率为81.9%,72小时内置管成功率达93.3%,置管前及置管后2min患者心率、血压、呼吸与血氧饱和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过程中未出现不良事件,置管后48小时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达98.0%。结论中重度低氧血行无创通气患者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是安全、可行的,置管成功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小,可以迅速使患者达到喂养的目标值,确保患者的营养供给,降低患者急性应激导致的并发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盲插法 螺旋型鼻肠管 中重度低氧血症 无创通气 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