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与应用。方法对200例我院收治的胸部外伤病人,用16层螺旋CT螺旋扫描后,运用多种后处理,如MPR、VR等技术进行三维重建成像及观察肋骨骨折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在诊断肋骨骨折,较X线平片提供更多准确的影像信息,能完整显示肋骨骨折位置、形态、数量及胸部并发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法医学鉴定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

  • 标签: 肋骨骨折 多层螺旋三维重建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确保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螺旋CT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30例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其中骨巨细胞瘤患者占15例,非骨巨细胞瘤患者占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增强对比剂,对比2组患者CT增强值的差异性。结果骨巨细胞瘤患者增强后CT值以及CT增加值明显高于非骨巨细胞瘤患者(P<0.05)。结论增强扫描CT值,可以有效提高骨巨细胞瘤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增强扫描CT值 骨巨细胞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利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种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对不同程度狭窄状况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64层螺旋C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64层螺旋CT能明显提高诊断效果,且其对轻度患者诊断效果明显提高,可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64层螺旋CT 诊断 不同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增强扫描中高压注射器的应用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应用高压注射器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98例为对照组,再选取2015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应用高压注射器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10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度6例、中度4例、重度1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度2例、中度1例、重度0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注射器应用于增强扫描中,操作简单,诊断的准确率高,检查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应用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对脊柱骨折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运用CT扫描与X线平片,分析其检查效果。结果诊断符合率上,CT组为97.5%,X线组为82.5%,P<0.05。结论临床诊断上,CT检查的准确性更高,有利于对于复杂隐匿性脊柱骨折的诊断,有利于临床确诊、治疗和恢复情况的观察,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脊柱骨折 X线 体层摄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评定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推行螺旋CT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CT科室2013年05月-2015年11月接收的40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已接受病理证实,并予以X线检查以及CT检查,并对2种检查方案的精准性进行客观评定和比对。结果研究中,CT检查出38例(95.00%)肠梗阻患者,X线检查出31例(77.50%)肠梗阻患者;CT检查出40例(100.00%)结肠癌患者,X线检查出4例(10.00%)结肠癌患者,2组各项指标综合对比后有差距(P<0.05)。结论在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推行CT方案效果突出,建议推广。

  • 标签: X线检查 CT检查 结肠癌 精准性 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根据国家尘肺病的诊断标准,目前电焊工尘肺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胸部高千伏摄影。胸片由于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对于小阴影的诊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及假阴性,本文采用常规胸部CT加HRCT技术,对76例I期电焊工尘肺作应用价值研究。

  • 标签: HRCT 电焊工尘肺 I期尘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集的68例甲状腺病变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甲状腺良性病变部位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并对CT检查病理结果符合率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统计发现68例甲状腺病变患者中,CT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患者有55例(80.88%),恶性病变患者13例(19.12%)。病理结果诊断良性病变患者有56例(82.35%),恶性病变12例(17.65%)。结论CT扫面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效果显著,能有效区分患者病情良性还是恶性,可为临床诊断良恶性甲状腺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甲状腺 良恶性病变 CT表现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的60结肠癌患者,对这些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复发评价方面分别采用病理切片诊断和CT进行诊断,比较分析这两种诊断结果。结果在术前诊断率方面,CT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6.7%,术后结肠癌复发方面,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7.5%。结论对于结肠癌患者在术前或者术后复发方面采用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同时在诊断中操作简单,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诊断 术前结肠癌 结肠癌复发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疑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和三维后处理,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将诊断结果与内窥镜或手术判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0例患儿经内窥镜及手术均确定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存在,以坚果类异物最多。经多排螺旋CT扫描,所有患者均能清晰观察到气管支气管处有形状不一、边界清晰的高密度影,并有局部气管支气管狭窄表现及一系列间接征象,其异物位置检测结果与内窥镜或手术判断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00%。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可以借助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有效诊断,图像清晰、直观,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 气管支气管异物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LAM的CT表现、临床特征、肺功能及肺穿刺检查结果。结果2例均为育龄期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CT显示两肺弥漫分布的多个大小不一的囊状透亮区,囊腔直径3~l8mm,壁厚约1mm,且薄壁显示清晰,分布均匀,无明显的间质纤维化和结节影。结论PLAM在CT上有特征性表现,同时结合临床特征可诊断该病。

  • 标签: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片和CT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以及CT扫面进行诊断,对比其诊断率。结果患者经X线片诊断之后其诊断准确率为44%,经CT扫描诊断之后其诊断准确率为92%,经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时X线具有较低的诊断准确率,而CT能够直观的表现出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方向以及严重程度,并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此诊断方法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X线片 CT扫描 腰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血管CT低剂量扫描迭代算法重建在临床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的120例行腹部血管CT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检查的先后顺序分为三组进行图像检查的比较分析,A组患者应用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进行检查,B组应用低剂量的滤波反投影检查,C组患者则应用CT低剂量扫描迭代算法重建方法进行检查。分析患者CT检查的CT值、SNR及CNR值进行检查,进而分析检查的主观及客观图像的各项指标状况。结果C组的图像主观评分在2分以上的比例(100.00%)明显高于A组(82.50%)和B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35,P=0.0080)。C组患者的CT值、SNR及CNR三项指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血管CT低剂量扫描迭代算法重建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造影 低剂量扫描迭代算法 CT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3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患者,分析病理结果、检出率、特异度、灵敏度,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阳性结果26例,均属恶性肿瘤;阴性结果4例,其中1例穿刺结果显示为炎性细胞,经手术证实腺癌。4例发生并发症(13.3%),其中3例气胸(肺压缩30%以下),1例咯血。结论对肺部占位病变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检出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较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T引导 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 肺部占位病变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四维CT(4D-CT)和主动呼吸控制技术(ABC)用于肺部放射呼吸管理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肺部放射治疗患者施行呼吸运动管理,采用四维CT和主动呼吸控制技术的患者各10例。利用这两种技术分别计算PGTV/GTV,即计划靶区体积(PGTV)和静态大体肿瘤体积(GTV)的比值,对两种技术的照射靶区、计划时间、定位时间及治疗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探讨不同呼吸管理技术的适应症。结果四维CT和主动呼吸控制技术的PGTV/GTV值分别为3.08±1.19、1.94±0.42,以上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维CT技术的定位时间及照射时间均显著短于主动呼吸控制技术(P<0.05);这两种技术得出的计划时间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患者客观缓解率方面,使用主动呼吸控制技术为60.0%,使用四维CT为50.0%,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几率均为30.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维CT技术节省时间且耐受性较好,在对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进行呼吸管理时尤为适用;主动呼吸控制技术的照射体积比较小,适用于对体力较好的患者进行呼吸管理。

  • 标签: 四维CT 主动呼吸控制 肺部放射呼吸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其进行彩照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多排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95.84%(92/96);彩超检查的确诊率为76.04%(73/96),组间差异相比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彩超检测结果,临床诊断价值更加显著。

  • 标签: 多排螺旋CT 彩超检查 脂肪肝 肝脏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