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疑心源性晕厥病例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方法把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疑似心源性晕厥病史的患者100例进行了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把两组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两组都采用12导动态心电分析仪,对其24h内的心电图进行记录,对其晕厥发生的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老年组缓慢性心率失常的概率较多,显著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以快速性心率失常为主,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发作性晕厥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有必要进行动态心电图并对其病因进行检查,给予及时的治疗。

  • 标签: 可疑心源性 晕厥病例 动态心电图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血液检测模式的采取和血液检测结果的最终判定情况,将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质量与安全性。为此,选择一种正确且科学的血液检测模式,确保血液检测的安全性,显得很有必要。基于此,文章就血站中两种常见的血液检测模式加以分析。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测 血液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单侧输尿管积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单侧输尿管积水患者按仰卧位或侧卧位侧腰部作冠状切面,行俯卧位脊柱肾区纵向扫查,仰卧位下腹部探测,嘱患者适度充盈膀胱,空腹及排便后检查,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时先找到积水的肾盂,沿肾盂找到输尿管,并向下追踪观察至膀胱。结果本组42例单侧输尿管积水患者,输尿管结石30例,其中,输尿管第一狭窄部结石11例,第二狭窄部结石10例,第三狭窄部结石9例;输尿管单纯不同程度积水12例,其中,输尿管狭窄3例,输尿管肿瘤2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上段不同程度积水,未探到结石及其他异常回声6例。结论B超检查单侧输尿管积水的阳性率高,且能针对引起积水的原因做出病因诊断。在患者出现肾绞痛时行急诊检查,其确诊率更高;可动态观察病情,可重复性强,对患者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优于X射线检查等。

  • 标签: 超声检查 输尿管 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在眼科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34例,对眼外伤B超检查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眼科检查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其中包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损伤情况存在,并且其中出现玻璃体病变的主要有114眼,出现视网膜出血情况主要有22眼、眼内异物19眼以及外伤性视网膜脱离11眼等。结论超声检查不受屈光间质混浊等情况的影响,其相对于光学检查具有更加有效的检测效果,并且超声检查不会受到眼部异物性质的影响,对球内和球壁以及球外异物等都能够进行鉴别,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的主要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测 眼科检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血清胆碱酯酶是临床生化检查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广泛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预后观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胆碱酯酶与许多临床疾病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感染、恶性肿瘤等。本文就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对血清胆碱酯酶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胆碱酯酶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分泌检测的情况与清洁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女性患者,对其生殖道分泌物采用图片显微镜检测滴虫和霉菌等。结果50例患者中,滴虫患者为2例,感染率为4%,霉菌为10例,感染率为20%,滴虫和霉菌混合型感染的患者为1例,感染率为2%,滴虫、霉菌感染的患者分泌物清洁度等级大多为III-IV度,清洁度为II度的患者也存在滴虫及霉菌感染的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收治的女性患者中,阴道分泌物中滴虫和霉菌感染的几率较高,分泌物清洁度与滴虫和霉菌感染有一定关联,因此应加大生殖健康的宣传力度,充分做好健康普查工作。

  • 标签: 生殖道分泌物 滴虫 霉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流感病毒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和实时荧光RT-PCR两种方法进行相关流感病毒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RT-PCR检测法阳性患者有78例,阳性率为48.75%;GICA检测法阳性患者有73例,阳性率为45.63%。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发现结果一致的患者数为61例,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CA检测方法操作便捷,检验快速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流感病毒疫情及临床检验中有价值的筛选方法。

  • 标签: 流感病毒 检验方法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液检查中不合格标本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检验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血液检测中出现不合格的102例不标本。结果此次血液检测中发现的102例不合格标本中,溶血34例,占33.33%;凝血23例,占22.55%;送检延迟14例,占13.73%;标本采集不规范21例,占20,59%;血液量过少/量不准10例,占9.80%。结论血液标本不合格不仅会影响检验的准确性,还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延误患者病情的治疗,在临床规避中,医院检验科需加强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严格规范血液送检流程,以提升血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检测 不合格标本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6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取100例正常体检组作为对照分析。观察两组经检测后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载脂蛋白a1、LDL-C、ApoB等指标结果。结果经比较得知,实验组患者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ApoB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HDL-C、载脂蛋白a1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检测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糖尿病患者其血糖值和血脂指数有显著相关性,血糖升高可显示血脂异常,更易诱发血管并发症,临床应高度重视对糖尿病患者血脂的检测,以便更好控制患者血糖和并发症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血脂检测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酶免仪和全自动加样器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在血液检测中具有的重要性。方法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加全自动加样器检测血站血液标本,用手工程序和手工加样检测血站血液标本,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结果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加全自动加样器检测血站血液标本灵敏度高、精密度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均优于手工操作。讨论全自动设备应用于血站血液检测中效果显著,结果准确可靠性高,且在血站血液检测中应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作用非常大。

  • 标签: 全自动酶免仪 全自动加样器 血站 血液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TORCH感染检测与治疗的效果,为孕前TORCH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检测的9000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9000例孕妇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分析9000例孕妇孕前TORCH感染患者检测与治疗效果情况。结果9000例孕妇检测出CMV、HSV、TOX、RV分别为47例、16例、9例、32例,感染率分别为0.52%、0.18%、0.10%、0.36%,孕前感染率为1.2%,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通过ELISA对孕前TORCH感染患者的检测,确诊患者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提高孕前TORCH感染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 标签: 孕前TORCH感染 孕前检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HIV自愿咨询和检测的现状以及HIV检测和感染情况。研究时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方法各种HIV自愿咨询者按照相关表格登记,抽取3ml左右静脉血检测分析。结果600名自愿检测者中HIV抗体阳性为5人,阳性检出率为0.83%,21~40岁阳性检出率为1.39%最高。讨论加强HIV方面的知识宣传,提高检测数量和质量

  • 标签: HIV自愿咨询和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HCG胶体金快速检测中出现的部分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β-HCG所得结果不相符的原因研究分析。方法利用HCG检测试纸(胶体金法)对3489例标本进行HCG定性检测后,再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进行β-HCG定量检测,把检测结果不相符的16份标本再次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β-HCG、α-HCG,研究其相关性。结果13份样本中存在着浓度较高的α-HCG。结论HCG胶体金快速检测中出现有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β-HCG所得结果不完全相符时,应针对这些标本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尽可能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有用的信息。

  • 标签: HCG 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alpha 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beta 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检测对于临床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接收的70例乳腺癌患者归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归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免疫指标的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究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细胞含量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从而准确的评价和介入治疗,对于临床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免疫指标检测 结果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重症肝炎患者感染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3例已确诊感染的重症肝炎患者(感染组),60例非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对照组),在确诊感染的第一天,两组患者抽静脉血做血培养,同时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清PCT浓度。以PCT≥0.5ng/ml为阳性诊断标准,对感染组PCT阳性的患者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一周后检测血清PCT浓度。结果感染组57例患者PCT≥0.5ng/ml,6例<0.5ng/ml,而对照组仅1例患者PCT≥0.5ng/ml,59例正常,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灵敏度为90.5%,特异性为97.5%。57例PCT阳性患者抗生素治疗后53例PCT<0.5ng/ml。结论血清PCT检测较血培养法快速、灵敏,对重症肝炎患者感染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感染 重症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筛查中HPV检测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229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查,将其中高度怀疑存在宫颈癌病变的体检者进一步进行病理活组织检查,分析HPV对早期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结果2290例体检者中HPV高危阳性72例,占3.14%;HPV低危阳性15例,占0.65%;其中16、18高危阳性13例,占3.01%。HPV总阳性率为3.79%;有34例患者为低级别以上病变,占总体检者的0.43%。HPV低危感染中尖锐湿疣检出病例数为13例,占86.66%;HPV低危感染中尖锐湿疣未检出病例数为17例,占13.33%。结论HPV低危感染与尖锐湿疣有关,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率更高。同时HPV感染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HPV检测 宫颈癌筛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溃疡患者免疫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口腔溃疡治疗患者44例,健康体检患者45例,均给予免疫功能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体检患者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明显优越于口腔溃疡患者,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溃疡对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发生口腔溃疡时,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够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

  • 标签: 口腔溃疡 免疫功能 检测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与评价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AutoLumoA2000)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并结合厂家要求对AutoLumoA2000化学发光测定仪测定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分析灵敏度、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干扰试验进行验证。结果灵敏度为0.001AU/ml;高值和低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4.27%、4.36%,批间精密度分别为6.75%、5.03%;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回收实验回收率R为94.21%;临床样本添加1000mg/dl血红蛋白、20mg/dl胆红素、3000mg/dl后测得结果满足偏差均不大于±15%。结论经验证,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定量检测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性能验证 CMV IgM 化学发光AutoLumo A2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检测及治疗情况。方法将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阿莫西林+替硝唑+硫糖铝治疗;对照组使用克拉霉素+果胶铋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为92.00%。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每组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萎缩性胃粘膜者,使用阿莫西林+硫糖铝+替硝唑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理特征 联合治疗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