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与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将8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1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诺和灵R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频次以及血糖达标时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的低血糖发生频次相近(P>0.05)。结论诺和锐在治疗糖尿病时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相对诺和灵R而言更少,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类似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30或者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的经济型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对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以及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取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经济学上的对比分析。结果采用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的药物成本为728.0元;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进行治疗的药物成本为476.0。使用门冬胰岛素30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出现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1%和15.67%。结论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用药选择或者药品定价等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2 型糖尿病 门冬胰岛素30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应用于糖尿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病情需要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很多,其中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下肢及面部水肿等。经胰岛素治疗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明显高于研究组的8%,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最多见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在对糖尿病患者施以胰岛素治疗时,需充分认识各种不良反应的诱因及症状,掌握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处理能力,加强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伴甲亢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断糖尿病同时伴甲亢患者7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甲亢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患者血清中T3、T4值明显下降,TSH值明显增高,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常于对照组,但胰岛素用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伴甲亢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患者不良反应较少,胰岛素用量减少,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复方甲亢片 糖尿病伴甲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面向慢性糖尿病患者,探索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具体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100名慢性二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五十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糖尿病病患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和糖尿病临床治疗办法,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实施胰岛素泵辅助的糖尿病治疗办法。控制好药物、治疗时机等可控性变量,用不同方式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段时间,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通过科学的评定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都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在一年类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对于慢性二型糖尿病病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助于患者提高对临床服务的满意程度,提升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水平,减少护理的负担,减少患者再住院的几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质治疗办法。

  • 标签: 胰岛素泵 慢性二型糖尿病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长期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临床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展开观察与评析。结果经临床评估结果统计得出,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相比无较大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长期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疏导患者各个不良情绪,使患者各个积极乐观的面对治疗。

  •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22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有效性,并规范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保证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注射治疗 糖尿病 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并作体会。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100例为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常规分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接受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无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与治疗前有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更佳。

  • 标签: 胰岛素 给药方法 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情况以便在发现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分析对象群体来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份药剂科收集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随机抽取300例并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胰岛素用药方式差异将其分组,分别为A组(单纯胰岛素强化方案)、B组(甘精胰岛素方案)、C组(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治疗方案),各组均有100例,整理和归纳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39例出现胰岛素治疗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在各组患者中A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相对最高,而B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相对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药物对血糖指标进行控制过程中要对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诱因、临床表现等有系统的表现,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保障用药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讨论临床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应用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日两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低血糖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按时进餐、按时监测血糖两项指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胰岛素泵治疗是常见的手段。配合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概率,确保患者能够获得稳定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积极心理,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糖尿病 胰岛素泵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价值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集且符合标准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充当试验对象,并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分组,对照组41例接受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41例接受胰岛素泵治疗,评估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具体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等几项指标。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的FPG、2hPBG指标水平均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事件率也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治疗,降糖效果安全、理想,而且具有起效快、用量少的特点,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治疗价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近年来笔者经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口服降糖药物及其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22.5%;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和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低血糖反映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的先后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77例患者为对照组,行胰岛素皮下多点治疗注射与护理,后77例为观察组,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在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从而探讨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治的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将其作为参照组。采用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测完成后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在左心功能指数方面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对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超声 左心功能 慢性心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本病的致残率也较高,因此为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我科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的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其中的4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方法将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并采取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包括选择适宜的时机、预防肌肉的萎缩锻炼及预防关节变形、采用Bobath法对肌肉功能进行康复训练、自理生活能力训练、心理护理等,1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后将两组的肌力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1),锻炼后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可自主进食、更衣,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来说,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可以预防偏瘫患者致残或可以帮助其保持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功能锻炼 脑梗死 偏瘫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408名。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8名,对照组200名。两组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及运动疗法,并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加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予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津力达颗粒,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FPG、2hPG、HbAlc、HOMA-β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实验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津力达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合理选择。

  • 标签: 津力达颗粒 2型糖尿病 胰岛&beta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给予3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安装胰岛素泵持续滴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结果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0.5~2d酮体消失,2~5d血糖控制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安装胰岛素泵患者应加强置泵前后的护理,保证血糖控制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泵 护理
  • 简介:(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瓦房店11630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Ⅰ组28例,Ⅱ组28例,Ⅰ组给予胰岛素剂量0.05U/(Kg.h)到0.10U/(Kg.h)进行治疗;Ⅱ组给予胰岛素剂量0.11U/(Kg.h)到0.20U/(Kg.h)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尿酮转阴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糖下降速度上Ⅰ组明显快于Ⅱ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两种不同胰岛素剂量进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但使用剂量较小血糖下降的速度比较适中,可有效避免发生低血糖。

  •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12-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剂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剂量为0.5U·kg-1·d-1。A组胰岛素治疗分为2次在进餐前的30min以皮下注射,B组胰岛素注射分为三次在三餐前的30min进行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值、空腹C肽、餐后血糖值、餐后C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以及血糖达到控制目标的时间。结果B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空腹C肽、餐后C肽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A组(P<0.05),血糖达到控制目标的时间较A组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时,相对于分二次注射,分三次于进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血可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并且起效较快,还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次数。

  • 标签: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