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医院的正常运营有赖于高质量的医疗设备和相关仪器。常规临床医疗设备在医院设备中占据着关键性地位,加强对此类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对于保障设备质量和使用性能,进一步推动医疗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浅析了预防性维修保养的含义,探究了医院常规临床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措施,以期为医院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医院 常规医疗设备 维修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粪和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不合格粪便标本、尿液标本各110份、130份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经统计发现,尿液常规样本不合格中样本量不足与样本污染比例偏高,分别为40.00%、39.23%;粪便常规样本不合格中样本量不足比例最高为82.73%。结论在粪便与尿液常规检验样本方面,应重视标本量与标本污染检查,提高检验样本合格率。

  • 标签: 不合格因素 尿液常规 粪便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尿常规临床检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法,观察组先清除阴道分泌物再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和蛋白质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因此在临床检验时,要严格按照尿液样本采集的规范操作,洁净阴道分泌物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病毒性脑炎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9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生化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比两组检出率及检出项目的差异。结果不同检查方式后,观察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能较为稳定、敏感、准确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有利的临床数据支持,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 病毒性脑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非脂肪肝和脂肪肝患者中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常规检验的患者(4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疾病分乙组、甲组,甲组是20例脂肪肝患者,乙组是20例非脂肪肝患者,总结血常规指标。结果甲组患者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大于乙组患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平均红细胞Hb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细胞容积、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细胞计数均大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小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患者的相关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非脂肪肝 脂肪肝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疗法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方法,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L-18水平明显较高,而在ENF-α、TCF-β1方面,观察组的水平则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在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疗法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 小儿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与妇科病变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妇科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000例妇科疾病患者(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分泌物采集,再采用广州江元AT-1600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仪对其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常规检验,分析妇科疾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并分析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1000例妇科疾病患者中,经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共检出978例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97.80%。阴道分泌物检验对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05%、98.10%、96.85%、95.12%。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对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妇科病变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达到良好水平,Kappa值均>0.7。结论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与妇科病变密切相关,可对妇科病变情况予以反映,可作为妇科病变的初步筛查手段。

  • 标签: 妇科 阴道分泌物 临床医学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糖尿病诊断当中采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分为检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检验组进行生化检验,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结果检验组检出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检出有效率为67.5%(27/4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诊断过程当中采取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病症的检出几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糖尿病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X线、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与我院传染科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X线诊断肺结核。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性和隐藏病灶、病灶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观察组的病灶显示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及肺结核病灶分布效果更好,准确性高,与常规X线相比较,临床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常规X线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在本院做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属于2016.03.03日至2017.08.08日),先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两天后再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将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动态心电图的前期收缩检出率(76.00%)、阵发性室上速检出率(18.00%)、窦性停搏检出率(8.00%)、阵发性心房颤动检出率(16.00%)、缺血性ST-T异常改变检出率(14.00%)都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56.00%、4.00%、2.00%、0.00%、2.00%、2.00%)(P<0.05)。结论和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和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比较情况。方法选取9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末梢血检验,予以研究组静脉血检验,比较观察实施不同检验方式患者的检验结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MCHC和Hb、RBC和PLT等指标检验结果低于研究组,MCV和WBC指标检验结果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检验结果和静脉血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末梢血检验,给予患者静脉血检验,既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而且还能提高该检验准确度和稳定性。

  • 标签: 末梢血检验 静脉血检验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成像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诊断,根据得到的诊断准确率,对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7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中,从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研究对象,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30例患者所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再通过超声造影成像进行联合诊断,对两组患者所获得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临床中准确的诊断结果为Ib期、Ⅲa期、Ⅲb期、Ⅲa期、Ⅲb期、IV期的患者分别有3、4、6、8、5、4,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超声诊断之后,Ib期、IIa期、Ⅲb期、Ⅲa期、Ⅲb期、IV期的患者分别有2、3、5、6、3、2,诊断准确率为70.0%,观察组临床中的准确诊断结果为Ib期、Ⅲa期、Ⅲb期、Ⅲa期、Ⅲb期、IV期的患者分别有2、5、5、9、4、5,观察组患者通过常规超声诊断以及超声造影成像联合诊断后,Ib期、Ⅲ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IV期的患者分别有2、4、5、9、2、4,诊断准确率达到了86.7%,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结论通过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成像进行联合诊断宫颈癌,诊断准确率较高,从而患者就会得到及时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广泛应用。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成像 宫颈癌诊断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200例,随后这200例患者均采取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两项检查,观察两组心电图的检出率。结果两种心电图的检出率均较高,但是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以及房性早搏成对等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阳性的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检查诸多冠心病等方面的疾病,临床效果显著,该检查的无创性较高,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临床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中标本溶血的影响与效果作探讨。方法选入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健康体检者40例,将其血液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观察A组20例用人工溶血,观察B组20例未发生溶血;将两组血液样本相关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组血液样本中ALT、AST、LDH、K+等指标水平比观察B组高,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血液中的部分血脂、肝功能电解质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患者接受常规生化检验时需依实际情况高度预防,整个过程中务必严格操作,保证所获数据准确无误。

  • 标签: 常规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检测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20日—2017年9月21日期间本院检验科检测结果正常的血液标本200份(对照组)和检测结果异常的血液标本200份(观察组)。将两组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假阴性率、阳性率依次为4.50%、34.00%;观察组的假阳性率为33.00%;对照组异常标本多为白细胞异常,和红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数目低下分别进行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情况下联合使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使临床诊断正确率提高,降低漏诊率,有利于疾病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对牙列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牙列缺失患者,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修复;观察组46例,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所有患者均按照标准修复流程执行操作,根据修复后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度等指标,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牙列缺失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效果可靠,患者修复后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均比较理想,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牙列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2000例血常规检验者,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n=1000)采用静脉血采血方法,对照组(n=1000)给予末梢血采血方法,对比两组受检者检验情况。结果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末梢血和静脉血作为血常规检验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检验,其实测值更为准确,且稳定性较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健康体检人员50例,每个体检人员需要进行三份外周静脉血,并将其放在4摄氏度、25摄氏度以及32摄氏度的水浴箱内,分析在不同时间内的测定结果。结果放置4个小时后,RDW在32摄氏度环境更高,在12小时后,MCHC在25摄氏度环境下较低,24小时后,HCT在25摄氏度环境下较高。结论在不同保存时间和温度下,发现全血标本会影响实际的监测效果,为了确保检测准确性,需要在2小时内给予有效检测。

  • 标签: 不同保存时间 温度 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常规疗法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分别应用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当中的疗效。方法从本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所有小儿肺炎患儿当中选取其中的92例作为本次的试验研究对象,将这92例患儿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吸入组两组,两组患儿各有46例;常规组的46例患儿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吸入组的46例患儿在常规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常规组71.74%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吸入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比常规组高出许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吸入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进行小儿肺炎的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常规疗法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检查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确诊的4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将其设为研究组,并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40名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质性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单核细胞计数(MONO)、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红蛋白浓度(HGB)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采用血常规检查可获得理想效果,有助于为糖尿病患者的确诊工作提供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检查 糖尿病 诊断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