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CT检查诊断分析。方法选取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CT影像表现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血管束异常39例,肺气肿水叶中央型和肺大疱23例,磨玻璃或浸润性改变25例,线状影19例,蜂窝影23例,支气管扩张10例,结节影34例。结论CT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用以了解病变的程度,如有无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及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CT检查还可排除其他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肿瘤等。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影像检查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60例最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详细的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然后经过手术治疗并送病理切片,将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的病理诊断进行分析,计算多层螺旋CT与MRI在检查中对宫颈癌的正确诊断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的检出率为75.63%;MRI对宫颈癌的检出率为91.25%,经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吻合率为78.75%;MRI对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吻合率为93.13%,经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影像学检查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中正确率高,且对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分辨力较高,是进行宫颈癌手术前的最佳检查手段,为宫颈癌手术的开展做了较好的铺垫。

  • 标签: 研究 MRI 检查 宫颈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放射影像诊断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44例肺结核合并艾滋病的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2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14例患者为浸润型肺结核,肺部边缘模糊,并呈现出斑片状阴影。9例患者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肺部两边分布相对均匀的小结节影块。10例患者伴有胸腔积液,肺部两侧呈现均匀密度的阴影,11例患者为原发型肺结核,肺门及纵膈淋巴结增大。结论对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实施X线检查,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日后患者的治疗提供宝贵的建议。

  • 标签: 肺结核 艾滋病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CT影像诊断在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79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下,漏诊率为17.72%,误诊率为2.53%,诊断符合率为82.28%,CT检查下,漏诊率为3.80,误诊率为0.00%,诊断符合率为96.20%。CT检查的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毛刺征、空泡征等特征的检出率上对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影像进行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诊断价值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X线 CT影像 周围型小肺癌 诊断价值 影像学特征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检查在胆囊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32例胆囊癌患者经CT扫描检查显示,浸润型13例、肿块型16例、结节型3例。结论采用CT检查对胆囊癌的大小、边界、密度、形态、周围组织及周围器官侵犯情况都能清晰显示,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胆囊癌 CT影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PECT联合诊断级CT扫描及MRI对肿瘤骨转移疑难病例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肿瘤骨转移患者行全身骨显像,不典型病例加做诊断级CT扫描,对上述方法仍旧不能诊断的患者行MRI扫描,对上述三种方法诊断效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次骨扫描对肿瘤骨转移及其他骨骼病变诊断准确率为66.50%;骨扫描联合CT扫描诊断肿瘤骨转移或其他骨骼病变诊断准确率为79.19%;骨扫描结合MRI扫描诊断准确率89.85%。三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怀疑或排除肿瘤骨转移患者建议行骨扫描;对疑难病例加做诊断级CT扫描,对仍然不能诊断的患者建议加做MRI扫描,实现多种检查方式互补,明确疑难病例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肿瘤骨转移 SPECT-CT CT扫描 MR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断层超声影像技术(TomographicUltrasoundImaging)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断层超声影像技术检查发现脉络丛囊肿的胎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二维检查,然后对胎儿颅脑实施三维容积检查从而最终得到容积数据再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断层超声影像对胎儿脉络丛囊肿的诊断情况发现,检测出脉络丛囊肿的50例胎儿中单侧囊肿和双侧囊肿的例数分别是32例和18例。与胎儿颅脑MRI诊断相比较,使用断层超声成像诊断的正确率高达100.00%,并且与MRI诊断的正确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胎儿颅脑实施断层超声影像技术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断层超声影像技术 胎儿 脉络丛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辨识与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SPN)与早期肺癌的影像资料,以提升早期肺癌检出率。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影像学检查的76例SP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76例患者中,肺癌56例,肺结核12例,炎性结节5例,错构瘤3例;肺上叶前段、右中叶为肺癌多发部位,CT表征主要是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结论对SPN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并明确SPN与早期肺癌征象,能够进一步提升两者鉴别精确性,SPN患者应主动进行健康检查,以确保疾病发现与治疗及时性。

  • 标签: 肺内孤立性结节 早期肺癌 影像学检查 诊断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大面积脑梗死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诊治的9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并分析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为疾病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结果90例患者中,20例诊断为颞叶梗死,17例诊断为额叶梗死,14例诊断为枕叶梗死,11例诊断为顶叶梗死,16例诊断为基底节区梗死,8例诊断为小脑半球梗死,4例诊断为脑侧室梗死。患者均发现血肿和高密度影,梗死性质和部位不同CT影像学各异。结论CT在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图像特征较为明显,可准确判断梗死病变部位,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CT扫描 影像学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钼靶X线影像在乳腺疾病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价值。方法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00例疑似乳腺疾病患者,其均在术前接受钼靶X线影像检查,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分别给予B超与钼靶X线影像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情况。结果试验组检出率、准确率分别为98.0%、98.0%,与对照组82.0%、75.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影像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中,有助于提升检出率与准确率。

  • 标签: 乳腺疾病 钼靶X线影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CT诊断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其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对患者采用CT检查诊断,对慢性支气管炎应有CT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的CT检查显示为支气管管壁增厚、肺气肿、肺大泡、刀鞘状支气管、肺内炎症、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等影像表现。CT诊断用以了解病变的程度,如有无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及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本组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CT表示以支气管血管束异常、肿气肿、结节影和磨玻璃或浸润性改变为最多见,其次为支气管血管束异常、磨玻璃或浸润性改变、有线状影表现、肺气肿表现。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CT诊断,诊断正确率高,可以了解病程变化情况,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CT检查 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周围型肺癌的X线诊断影像学动态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影像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对其早期X线诊断影像学动态进行分析。结果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在早期的病症是平均15mm左右、中等密度的肺內单发结节状病灶,早期病灶内部具有空泡征,进展期出现空洞,早期其边缘具有毛刺和胸膜萎缩征等,进展期边缘症状加重。结论在X线诊断影像学动态方面,周围型肺癌患者症状是15mm左右的病灶,病灶内部有空泡征,病灶边缘有有毛刺和胸膜萎缩征等。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X线诊断 影像学动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晚期肝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应用介入影像医学技术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诊断为晚期肝门胆管癌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介入影像医学技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1.6±2.6)个月,6个月内生存率为78.6%,7~12个月为42.9%,18个月为14.3%。结论介入影像医学技术在晚期肝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影像医学技术 晚期肝门胆管癌 姑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研究选择采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颌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颌面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影像技术诊断,分析患者颌面部骨折所存在的CT影像技术的表现,和患者CT影像技术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误诊率情况。结果颧骨颧弓骨折CT表现为线样骨折,且呈现为M型错位骨折,下颌骨骨折表现为粉碎性、斜形、纵行、横行性骨折,CT影像技术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0.00%,准确性为80.00%,误诊率为20%。结论采用CT影像技术对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确定患者的骨折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行的帮助,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诊断技术。

  • 标签: 颌面部骨折 CT影像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内空洞性病变的CT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60例肺内空洞性病变的CT影像结果。结果肺结核31例,其中右肺中叶11例,上叶尖后段11例,下叶后基底段4例,下叶背段5例,病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空洞壁厚薄不均,空洞壁或空洞周围有钙化,空洞周围多存在卫星病灶;肺癌19例,其中右肺中叶6例,上叶舌段4例,上叶尖后段3例,下叶基底段2例,下叶背段2例,肺门区2例,病灶多呈深分叶、边缘毛糙,空洞壁厚薄不均;肺脓肿10例,其中右肺中叶3例,下叶背段3例,下叶后基底段3例,病灶为圆形或椭圆形,内缘光滑,外缘较模糊,空洞壁厚,多见液平面。结论CT对肺内空洞性病变的诊断能力强,综合分析各类空洞性病变的CT影像学表现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 标签: 肺内空洞性病变 CT 影像表现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中枢神经细胞瘤(CNC)是罕见的疾病类型,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在现代医学中MRI检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我国临床检查的水平,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CNC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而MRI的应用可以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影像学支持,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本文叙述了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病理特点以及神经影像特征以及诊断

  • 标签: 中枢神经细胞瘤(CNC) 神经影像 脑室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颌面骨折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就诊的颌面骨折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影像技术诊断,即对骨折部位、塌陷程度、骨折线、碎骨片移位进行显示,并根据诊断情况行手术和保守治疗。观察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80例患者经CT扫描和三维重建,其图像中患者骨折线走向、骨折部位、范围、碎骨片移位等能清晰显示。骨折类型颧骨颧弓骨折4例、鼻骨骨折15例、下颌骨骨折26例、复合骨骨折35例。其中行保守治疗者17例、手术治疗者63例,治疗后行CT复查,所有患者颌面基本对称,伤口均为Ⅰ愈合,且骨折部位复位良好。结论颌面骨折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经CT影像技术诊断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升其临床疗效。

  • 标签: 颌面骨折 CT影像技术 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78例疑似支气管、气管异物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所采取的诊断方法不同分为运用螺旋CT诊断的观察组与采取X线诊断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异物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异物征象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位诊断中螺旋CT明显比X线诊断更具优势,能准确定位异物大小、位置、形态、病变情况等,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指导。

  • 标签: 放射影像技术气管 支气管异物 诊断 检出率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回顾67份临床超声声像图的资料,其患者为首发症状为右下腹痛和被怀疑是急性阑尾炎病症。诊断之后被被怀疑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通过做超声的检查并结合相应病症的临床抗炎治疗,这些患者的疾病症状都得到了缓解,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从而可以给患者确诊。可以得出结论超声检查的诊断率在对于患有上述病症的患者进行诊断时是比较高的,应用超声检查对临床医学的发展极为有利。从而引出本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对超声波的特性进行讲述,对超声检查的价值如何应用于诊断以右下部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

  • 标签: 超声波特性 医学诊断 右下部腹痛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内镜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5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本组150例患者均经超声内镜技术以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测诊断。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内镜以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特异度进行计算并对比。结果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40例患者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0例患者排除胆总管结石。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内镜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97.14%(136/140),特异度为90.00%(9/10);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87.86%(123/140),特异度为50.00%(5/10)。组间对比,超声内镜技术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均显著高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的效果确切,准确度与特异性均优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超声内镜 影像学表现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