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妇产科收治的4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0例)和单药治疗组(2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静脉化疗,单药治疗组仅适用甲氨蝶呤。结果两组在治疗后需进行刮宫手术的患者的比例无显著差异(χ2=0.37,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子宫大小、以及妊娠物的大小以及血流状况,血中HCG含量等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的保守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1,P<0.05)。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两药联用稳定性好,耐受性佳,不良反应较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 联合治疗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切口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11年3月68例腹部手术术后发生脂肪液化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患者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频电刀的应用,手术缝合技术,手术操作方法及手术暴露时间长短的关系。结论围手术期,手术期合理处理,正确熟练掌握手术缝合技术,手术操作方法及高频电刀的合理应用,有利于预防和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早期采用TDP照射及换药时采用挤压排液法可减少切口脂肪液化,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避免医疗纠纷。

  • 标签: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高频电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妇科手术患者护理腹部切口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38例进行妇产科腹部手术的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然后观察护理效果如何。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护理以后已痊愈出院。结论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积极护理是很重要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尽早出院。

  • 标签: 腹部切口 妇科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子宫切口愈合不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升高,剖宫产子宫切口因感染导致愈合不良,而致围生期不良结局的报道有增加的趋势。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致子宫切口憩室的病例也不断增加,以致生活质量受影响。文章通过复习文献,并进一步阐述子宫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引起足够的关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观察腹式横切口剖宫产不同切口处理方法对产妇术后恢复、伤口的影响。方法总结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8例资料,按照产妇自主选择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选择新式剖宫产手术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选择改进的剖宫产手术的48例产妇为观察组,术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手术时间7.8±3.2min,手术后无腹膜前筋膜出血现象和腹壁下血管损伤现象,统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改进的剖宫产手术对产妇术后恢复和伤口的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腹式横切口 切口处理 剖宫产手术 腹膜前筋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对比环乳晕切口和放射状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接诊的患乳腺纤维瘤的183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93例患者,施行放射状切口进行治疗;研究组包含90例患者,施行环乳晕切口进行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切口甲级愈合率、美观满意率、双侧乳房对称率均明显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放射状切口相比,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更为优秀,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环乳晕切口 放射状切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白内障患者接受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老年白内障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选择不同切口,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切口、上皮修复时间、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效果更为突出,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角膜切口 角巩膜缘切口 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73例,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乳房对称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乳房对称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放射状切口,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环乳晕切口 传统放射状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比较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后外侧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数字序列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后外侧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8h、12h、24h、48h,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与常规后外侧切口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微、并发症少等优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切口入路 微创小切口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后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实验对象为2014年5月1日到2015年2月1日于我院接收治疗的96例行乳腺手术的患者,将她们随机地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试验组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对照组经其它切口位置行乳腺手术;手术后,对两组行乳腺手术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除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的切除总有效率为72.9%,试验组患者的切除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临床上,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效果较好,可以较好地治愈乳腺疾病、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乳晕切口 乳腺手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骨科手术患者2700例为研究对象,发生切口感染患者3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其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2700例骨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0例,感染率为1.11%。其中引起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超过3h、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合并糖尿病、在非层流室手术、有参观人员、是接台手术、手术部位在腰髋部及以下等。结论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要求临床医务人员需加强手术室管理,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妇产科712例腹部切口患者的护理。结果对患者饮食、健康、康复指导,心理护理,对腹部切口的严密观察护理,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促进了切口的愈口,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对患者腹部切口的有效护理,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感染,促进切口愈合,避免医疗纠纷,让患者满意。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将剖宫产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产妇30例,设为切口感染组,另取30例未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分析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切口感染与体质量指数、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瘢痕子宫、术中所用时间、阴道检查次数以及肛诊次数等因素都有关,观察组这些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对感染的认识,合理控制基础疾病,适当降低阴道检查、肛查次数,提高手术操作技巧,缩短手术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切口感染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实施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进行的严密护理和康复指导,可以促进了伤口愈合。结论通过对本院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的风险,避免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壁横切口剖宫产临床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10月份到2012年12月份收治的40例需要进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产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2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分娩,实验组则采用新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进行分娩,对两组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实验组产妇经手术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新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以及切口愈合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 产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中出现脂肪液化后的治疗方法、出现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对象是从自2010年7月到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出的29例,患者均出现因为腹部切口手术导致的脂肪液化现象,根据患者液化现象和伤口愈合的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甲组为渗液较少的患者8例,乙组为渗液较多的患者15例,丙组为伤口完全不愈合的患者6例。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9例患者在接受了术后的治疗后伤口均良好愈合,没有发生感染情况。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腹部切口手术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合理选用高频电刀;在手术后一旦发现患者的伤口出现渗液或者无法愈合的现象一定要及时治疗,对于患者伤口出现的渗液或愈合情况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 脂肪液化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贝复济在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20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缝合皮下组织后皮下喷贝复济,缝合皮肤后再次喷贝复济,术后3天腹壁切口换药时切口喷贝复济,术后一周去掉切口覆盖的纱布后每日喷贝复济2次,至术后满二周。对照组常规缝合皮肤。观察二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143,P<0.05)。术后3个月疤痕形成情况,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615,P<0.05)。术后6个月疤痕形成情况,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χ2=8.539,P<0.05)。结论贝复济能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切口愈合不良发生,减少疤痕形成,且价格便宜,尤其适用于腹壁脂肪厚、疤痕体质、贫血等有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者,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贝复济 剖宫产 切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处妊娠(Ca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浙医二院妇产科收治的CSP患者24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治愈17例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化疗后清宫术;4例B超引导下经腹孕囊注射MTX后清宫术;2例患者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1例行子宫全切术。结论提倡在有条件的医院,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应作为治疗CSP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瘢痕 切口 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我院普外科进行腹部手术并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激光照射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具有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部 切口脂肪液化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直肠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89例直肠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口愈合情况与患者术前基础情况,术中切口处理,术后切口护理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切口处理及皮下引流管的放置,术后切口动态观察及处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直肠癌 切口感染 护理